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106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锦纶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分离装置;包括分离仓;分离仓一端的一侧设有分离组件,分离仓内部的底部设有集尘组件,分离仓的一侧设有滑板,滑板顶部的两端设有第一挡板,分离仓一侧的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分离仓的一侧设有干燥仓,干燥仓内部的底部设有翻料组件,干燥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干燥组件,干燥仓一端面的底部转动设有第二翻盖,分离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一驱动电机、过滤网、出料口、安装板、第二挡板、支撑板、凸轮、第一转轴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废丝粒子进行充分的分离,且能够将废丝粒子进行转移,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锦纶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再生纤维纱线从开始认知直到再生原料在各类纺织品中应用越来越广,现今纤维的循环利用发展已颇具规模;在过去,天然纤维的回收利用只是与低质量织物的生产相关联,但今天的情况非常不同,随着全球资源再生认知不断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废纤维资源被回收利用再生纤维,再生纤维的使用有效提高了纺织品的资源可持续性,有效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球消费者对再生纤维热衷使用对资源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购物者越来越重视这种再生纤维对全球资源再生的重要性;伴随着国际再生纤维的GRS全球回收标准出台,再生纤维已成为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0003]锦纶废丝在再生时需要经过分离和干燥,而现有的分离设备在分离锦纶废丝时,无法将灰尘和废丝完全分离开来,从而影响了废丝再生后的质量,且在分离时无法收集被分离出的灰尘,导致灰尘掉落到装置的底部,长久以来,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再则,现有的干燥设备在对废丝粒子进行干燥时,难以对废丝粒子进行适当的翻转移动,很容易造成废丝粒子堆积在一起,导致受热不均匀,干燥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废丝粒子无法进行高效分离及无法对废丝粒子进行均匀干燥的不足,提供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分离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分离装置,包括分离仓;所述分离仓一端的一侧设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仓内部的底部设有集尘组件,所述分离仓的一侧设有滑板,所述滑板顶部的两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分离仓一侧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分离仓的一侧设有干燥仓,所述干燥仓内部的底部设有翻料组件,所述干燥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干燥组件,所述干燥仓一端面的底部转动设有第二翻盖,所述分离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分离仓远离连接板一侧的底部转动设有第一翻盖;
[0006]所述集尘组件包括固定在分离仓内部底部两端的滑轨及滑动设置在滑轨内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设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一侧滑动设有滑动板。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分离仓一端面靠近连接板一侧中间位置处的第一固定板及设置在第一固定板顶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套设有凸轮,所述分离仓内部靠近第一翻盖一侧顶部的两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位置处铰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顶部的两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分离仓远离第一翻盖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分离仓内部靠近出料口一侧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弹簧。其中,设置分离组件可以对废丝粒子和灰尘进行有效的分离,保证了废丝粒子再生后的质量。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呈L型,所述滑块与滑轨之间相互适配。其中,设置为L型,使
得滑块与滑轨更好的贴合在一起,防止滑块与滑轨脱离。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轴承,且轴承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分离仓内部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设置轴承可以使得第一转轴转动的更加稳定。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贯穿出料口延伸至分离仓的外侧,所述过滤网与出料口之间相互适配。其中,过滤网贯穿出料口便于过滤网将分离过后的废丝粒子排出分离仓的内部。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组件包括设置在干燥仓顶部两端中间位置处的进气管及设置在干燥仓顶部中间位置处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套设有加热板,所述干燥仓一侧底部的两端设有出气管。其中,设置干燥组件可以对废丝粒子进行干燥,保证了废丝粒子再生时的质量。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翻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靠近第二翻盖一端面一侧底部的第二固定板及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板顶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靠近伺服电机一端的外侧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干燥仓内部的两端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靠近伺服电机一端的外侧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外侧的中间位置处皆套设有转辊,所述转辊的外侧设有拨片,所述干燥仓内部的底部设有干燥箱,所述干燥仓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其中,设置翻料组件可以防止废丝粒子堆积在一起,便于废丝粒子的干燥。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呈Z字型,所述第二转轴水平距离的长度小于干燥仓宽度的二分之一。其中,设置为Z字型,便于第二转轴在干燥仓的内部旋转。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分离组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将会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凸轮进行转动,凸轮转动将会顶起过滤网,从而使得过滤网拉动弹簧,弹簧产生形变被拉伸,凸轮随着第一转轴不停的转动,使得过滤网也不停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过滤网顶部的废丝粒子被不停的抖动,由于过滤网为倾斜设置,所以在抖动的过程中,废丝粒子会不断的向右移动,而灰尘将会从过滤网上落下,落入到集尘箱中,废丝粒子最终会从出料口中移出,掉落到滑板上,然后从第二进料口中进入到干燥仓中进行干燥,便于人们的使用。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干燥组件,在进气管中通入氮气,由于氮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在干燥仓中通氮气时,刚通入的氮气将会聚集在干燥仓的顶部,而随着氮气越积越多,空气将会从出气管中被排出干燥仓的内部,使得干燥仓的内部被充满了氮气,营造了一个适合干燥的环境,使得废丝粒子干燥效率更高,当干燥仓的内部充满氮气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进行工作,第二驱动电机将会带动第二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加热板被带动旋转,而加热板的内部设有电池,通过打开加热板,加热板将会产生热量,大大增加了干燥的效率。
[0017]3、本技术通过设置翻料组件,当废丝粒子从分离仓的内部移动到干燥仓的内部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将会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一皮带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所以在第一皮带轮转动时,第二皮带轮也会转动,
第二皮带轮转动带动第四转轴转动,从而使得两组转辊同步转动,拨片将会跟着转辊转动,从而对干燥箱内部的废丝粒子进行翻转移动,避免了废丝粒子的堆积,通过伺服电机的反向转动,可以来回翻转废丝粒子,使得废丝粒子干燥的更快。
[0018]4、本技术通过设置集尘组件,当废丝粒子在过滤网上抖动时,粒子上的灰尘将会掉落到集尘箱的内部,当废丝粒子抖动完成之后,通过打开第一翻盖,然后拉动集尘箱,将集尘箱移出分离仓的内部,然后打开滑动板,将集尘箱内部的灰尘清理干净,最后将集尘箱推回到原来的位置处即可,使得粒子分离时的灰尘不会堆积在装置中,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9]5、本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一驱动电机、过滤网、出料口、安装板、第二挡板、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分离装置,包括分离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一端的一侧设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仓内部的底部设有集尘组件,所述分离仓的一侧设有滑板,所述滑板顶部的两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分离仓一侧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分离仓的一侧设有干燥仓,所述干燥仓内部的底部设有翻料组件,所述干燥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干燥组件,所述干燥仓一端面的底部转动设有第二翻盖,所述分离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分离仓远离连接板一侧的底部转动设有第一翻盖;所述集尘组件包括固定在分离仓内部底部两端的滑轨及滑动设置在滑轨内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设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一侧滑动设有滑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分离仓一端面靠近连接板一侧中间位置处的第一固定板及设置在第一固定板顶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套设有凸轮,所述分离仓内部靠近第一翻盖一侧顶部的两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位置处铰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顶部的两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分离仓远离第一翻盖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分离仓内部靠近出料口一侧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L型,所述滑块与滑轨之间相互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锦纶废丝再生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菁刘冰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景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