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Ⅳ型瓶缠绕成型内部充压压力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046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Ⅳ型瓶缠绕成型内部充压压力设计方法,步骤为:在预处理的内胆表面粘贴沿环向和纵向的应变测量传感器;将内胆固定于缠绕设备上,连接应变测量系统,应变测量仪器固定于缠绕轴上;开启应变测量系统并清零,按产品实际张力制度施加初始张力,在内胆上缠绕1层环向纤维,缠绕完后应变值为负值,开启充压阀向内胆充压直至其应变值恢复至0,记录此时充压压力P0;按实际缠绕铺层顺序和张力制度,缠绕环向层和纵向层啊,在环向缠绕中每缠绕2~6层环向层,开启充压使环向应变值变为0,在纵向缠绕中每缠绕4~8层纵向层并确认纵向应变值>0时开启充压使环向应变值变为0,记录每次充压后充压压力和缠绕层数;缠绕完后按得到的数据设计充压压力。的数据设计充压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Ⅳ型瓶缠绕成型内部充压压力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气瓶
,具体的说是一种Ⅳ型瓶缠绕成型内部充压压力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源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已规划在202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10万量,2030

203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量。高压储氢瓶作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必可不少的关键部件,在未来蕴含巨大的市场规模。我国目前批量制造和应用的储氢瓶为Ⅲ型瓶,而国外已实现Ⅳ型瓶的技术成熟和应用。相较于Ⅲ型瓶,Ⅳ型瓶具有疲劳性能好、储氢密度高和成本低等优势,国内正在积极布局和快速推进开发。
[0003]Ⅳ型瓶由于采用塑料内胆,其缠绕成型的难度增大,主因是缠绕过程中需要对纤维施加张力,而塑料内胆的刚度小,在纤维缠绕过程中内胆极容易变形和坍塌,导致内胆破坏或缠绕无法顺利记性。为了解决塑料内胆刚度小的问题,往往在缠绕成型过程中对内胆内部充入一定的压力,以提高内胆的刚度,满足缠绕成型的要求。充压压力作为Ⅳ型瓶的关键工艺参数,若设计不合理,会造成缠绕无法实施或缠绕效果不佳,降低气瓶的性能。目前,针对Ⅳ型瓶缠绕充压压力的设计,暂未见有具体的方法,往往依据经验进行设计,并进行大量的试缠和性能试验,反复进行调整优化,耗时费力,并增加了研发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Ⅳ型瓶缠绕成型内部充压压力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对充压压力进行快速设计,并提高充压压力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缩短Ⅳ型瓶的缠绕工艺调试时间,提升Ⅳ型瓶的缠绕成型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Ⅳ型瓶缠绕成型内部充压压力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塑料内胆表面进行预处理,提高塑料内胆与粘接剂的结合力;步骤二、在塑料内胆表面分别粘贴沿环向和纵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环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粘贴于塑料内胆筒身中部区域,纵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粘贴于塑料内胆筒身和封头,应变测量传感器粘贴后在其表面涂抹密封胶,对其进行保护;步骤三、将粘贴过应变测量传感器的塑料内胆连接可充气式缠绕轴,并固定于缠绕设备上,连接应变测量系统,梳理并固定测量线路于一端,将应变测量仪器固定于缠绕轴上,开启应变测试电脑,调试应变测量系统,确认旋转状态下应变测量传感器全部正常;步骤四、开启应变测量系统,并进行清零操作,按照产品的实际张力制度施加初始张力,在塑料内胆上面先缠绕1层环向纤维,缠绕结束后,观察环向应变的测试结果,应变值应为负值,剔除明显异常或损坏的应变结果,开启充压阀,通过充压装置向塑料内胆内部进行缓慢充压,直至环向应变值重新恢复至0,关闭充压装置并保压,确定应变值不变化后,记
录此时的充压压力P0;步骤五、按照实际的缠绕铺层顺序和张力制度,继续缠绕环向层和纵向层,按照步骤四方法进行操作,在环向缠绕过程中每缠绕2~6层环向层,开启充压,使环向应变值重新恢复为0,在纵向缠绕过程中每缠绕4~8层纵向层,并确认满足纵向应变值>0的条件下,开启充压,使环向应变值重新恢复为0,记录每次充压后的充压压力和此时的缠绕层数;步骤六、全部缠绕结束后,按照得到的数据设计充压压力,塑料内胆的初始充压压力按照步骤四中得到的P0进行设计,充压压力的梯度变化按照步骤五中所得到数据进行设计,保证充压压力在缠绕前达到要求值,分别给出缠绕层数和此时的充压压力值。
[0006]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的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对塑料内胆表面进行打磨、高温火焰或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应变测量系统为电阻式变测量系统或光纤光栅式应变测量系统,所述应变测量传感器为电阻式应变片或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应变测量系统选用无线应变测量系统,所述应变测量仪器通过磁吸或其他方式固定于缠绕轴上,在缠绕时应变测量仪器随工件旋转,并通过无线信号将应变数据发射到应变检测电脑上。
[0009]进一步的,环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沿圆周均匀布置在筒身中间区域,数量为4~8个。
[0010]进一步的,环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的数量为6个。
[0011]进一步的,纵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根据气瓶长度均布粘贴在塑料内胆筒身,粘贴数量不小于3个,其中1个位于筒身中间位置,且与环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错开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充压装置配置有减压阀和压力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0.01MPa。
[0013]进一步的,步骤四和步骤五中对塑料内胆内部实施充压时,充压速率应不大于0.002MPa/S,压力每增加0.01MPa,保压≥10S。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Ⅳ型瓶缠绕成型内部充压压力设计方法,采用应变反馈调节来进行内部充压压力的设计,通过保证内部充压产生的拉伸应变与缠绕张力产生的压缩应变平衡,确定充压压力制度。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可以实现一次性完成充压压力的设计,快速直观,避免充压压力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通过本方法得到的内胆充压压力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可以有效避免内胆局部变形、内胆坍塌等影响气瓶性能的问题发生,缠绕实施的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种Ⅳ型瓶缠绕成型内部充压压力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塑料内胆表面进行打磨,提高塑料内胆表面粗糙度;或者对塑料内胆表面进行高温火焰、低温等离子等表面处理技术,显著增加塑料内胆的表面活性,提高塑料内胆与粘接剂的结合力;步骤二、在塑料内胆表面分别粘贴沿环向和纵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环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粘贴于塑料内胆筒身中部区域,纵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粘贴于塑
料内胆筒身和封头,应变测量传感器粘贴后在其表面涂抹密封胶,对其进行保护;步骤三、将粘贴过应变测量传感器的塑料内胆连接可充气式缠绕轴,并固定于缠绕设备上,连接应变测量系统,梳理并固定测量线路于一端,将应变测量仪器固定于缠绕轴上,开启应变测试电脑,调试应变测量系统,确认旋转状态下应变测量传感器全部正常;步骤四、开启应变测量系统,并进行清零操作,按照产品的实际张力制度,施加初始张力,在塑料内胆上面先缠绕1层环向纤维,缠绕结束后,观察环向应变的测试结果,应变值应为负值,剔除明显异常或损坏的应变结果,开启充压阀,通过充压装置,向塑料内胆内部进行缓慢充压,直至环向应变值重新恢复至0,关闭充压装置并保压,确定应变值不变化后,记录此时的充压压力P0;步骤五、按照实际的缠绕铺层顺序和张力制度,继续缠绕环向层和纵向层,按照步骤四方法进行操作,在环向缠绕过程中每缠绕2~6层环向层,开启充压,使环向应变值重新恢复为0,在纵向缠绕过程中每缠绕4~8层纵向层,并确认满足纵向应变值>0的条件下,开启充压,使环向应变值重新恢复为0,记录每次充压后的充压压力和此时的缠绕层数;步骤六、全部缠绕结束后,按照得到的数据设计充压压力,塑料内胆的初始充压压力按照步骤四中得到的P0进行设计,充压压力的梯度变化按照步骤五中所得到数据进行设计,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Ⅳ型瓶缠绕成型内部充压压力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塑料内胆表面进行预处理,提高塑料内胆与粘接剂的结合力;步骤二、在塑料内胆表面分别粘贴沿环向和纵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环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粘贴于塑料内胆筒身中部区域,纵向设置的应变测量传感器粘贴于塑料内胆筒身和封头,应变测量传感器粘贴后在其表面涂抹密封胶,对其进行保护;步骤三、将粘贴过应变测量传感器的塑料内胆连接可充气式缠绕轴,并固定于缠绕设备上,连接应变测量系统,梳理并固定测量线路于一端,将应变测量仪器固定于缠绕轴上,开启应变测试电脑,调试应变测量系统,确认旋转状态下应变测量传感器全部正常;步骤四、开启应变测量系统,并进行清零操作,按照产品的实际张力制度施加初始张力,在塑料内胆上面先缠绕1层环向纤维,缠绕结束后,观察环向应变的测试结果,应变值应为负值,剔除明显异常或损坏的应变结果,开启充压阀,通过充压装置向塑料内胆内部进行缓慢充压,直至环向应变值重新恢复至0,关闭充压装置并保压,确定应变值不变化后,记录此时的充压压力P0;步骤五、按照实际的缠绕铺层顺序和张力制度,继续缠绕环向层和纵向层,按照步骤四方法进行操作,在环向缠绕过程中每缠绕2~6层环向层,开启充压,使环向应变值重新恢复为0,在纵向缠绕过程中每缠绕4~8层纵向层,并确认满足纵向应变值>0的条件下,开启充压,使环向应变值重新恢复为0,记录每次充压后的充压压力和此时的缠绕层数;步骤六、全部缠绕结束后,按照得到的数据设计充压压力,塑料内胆的初始充压压力按照步骤四中得到的P0进行设计,充压压力的梯度变化按照步骤五中所得到数据进行设计,保证充压压力在缠绕前达到要求值,分别给出缠绕层数和此时的充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荣沂姜维关洪涛张向东赵光焯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