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09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包括机箱,机盖,层压机机体,压板,长通孔,工作台,安装座,控制面板,观察窗,通风网框,底座,机架,电动伸缩推缸,缓冲式自保护顶针结构,顶针间隙可调节移动轨结构,可高度调节支撑杆结构和快速拆卸推杆结构;所述的机箱上部螺栓连接有机盖;所述的机盖上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层压机机体;所述的层压机机体的输出轴贯穿机盖内部中间部位,并且与压板上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顶针本体,固定管,外挡圈,下挡环,上挡环和缓冲保护弹簧的设置,可进行顶起缓冲保护,避免组件过重或者发生黏连造成顶起崩溅问题。过重或者发生黏连造成顶起崩溅问题。过重或者发生黏连造成顶起崩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层压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过程中,层压工艺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关键一步。将钢化玻璃、EVA、电池片、EVA、玻璃纤维、背板由下至上敷设好,输送进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使EVA熔化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最后冷却取出组件,制备加工双玻光伏组件。
[0003]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生产过程中,作为层压机下腔的加热板一直处于加热状态,一般层压机的高温输送布是贴着加热板将敷设好的电池片组件输送进层压机进行层压。而输送过程中层压机上腔体是升起状态,上下腔体是分开的,腔体内温度不均匀,敷设好的电池片组件在高温输送布上贴着加热板输送时下层温度上升快而上层温度上升慢,上下层的受热温度不一致,这样层压出来的电池组件出现气泡等不良品的机率大大的增加;层压机层压时上下腔需要密封,才能使腔内达到一定的真空度;由于层压机层压时层压腔内温度高、腔体密封、腔体空间狭小,高温输送布顶升机构的驱动及控制部分必须留在层压腔体外,以防止气缸、电气部分老化和损坏。
[0004]目前为了保证层压机工作效率,因而应用到顶针机构。
[0005]但是现有的层压机顶针机构还存在着不具备缓冲功能,无法进行间隙调节操作,不具备高度调节功能和不便于拆卸维护的问题。
[0006]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其中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包括机箱,机盖,层压机机体,压板,长通孔,工作台,安装座,控制面板,观察窗,通风网框,底座,机架,电动伸缩推缸,缓冲式自保护顶针结构,顶针间隙可调节移动轨结构,可高度调节支撑杆结构和快速拆卸推杆结构;
[0009]所述的机箱上部螺栓连接有机盖;所述的机盖上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层压机机体;所述的层压机机体的输出轴贯穿机盖内部中间部位,并且与压板上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长通孔从左到右依次等距开设在工作台内部;所述的工作台左右两端均螺栓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的机箱左上侧螺钉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机箱下部左右两侧出口处均螺栓连接有观察窗和通风网框;所述的机箱底部四角部位均螺栓连接有底座;所述的机架下部左右两侧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推缸;
[0010]所述的缓冲式自保护顶针结构和顶针间隙可调节移动轨结构相连接;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支撑杆结构和快速拆卸推杆结构均与机箱相连接;所述的缓冲式自保护顶针结构包
括顶针本体,固定管,外挡圈,下挡环,上挡环和缓冲保护弹簧;所述的顶针本体插接在固定管内部;所述的固定管下部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套接有外挡圈;所述的顶针本体上部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套接有下挡环,下部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套接有上挡环;所述的缓冲保护弹簧套接在顶针本体外壁。
[0011]优选的,所述的顶针间隙可调节移动轨结构包括直线滑轨,倒U型间隙移动调节滑块,调节螺栓,调节管和缓冲垫;所述的直线滑轨上部外壁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套接有倒U型间隙移动调节滑块,且通过调节螺栓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倒U型间隙移动调节滑块上部螺纹连接有调节管;所述的调节管内部下侧设置有缓冲垫。
[0012]优选的,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支撑杆结构包括安装底座,轴承,调节螺杆,移动螺母和调节柄;所述的安装底座内部中间部位镶嵌有轴承;所述的调节螺杆下端过盈配合设置在轴承内圈内部;所述的调节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杆外壁中下部焊接有调节柄。
[0013]优选的,所述的快速拆卸推杆结构包括U型支架,圆孔,拆卸杆,快拆拉环,阻挡铁销,阻挡圈和顶簧;所述的U型支架垂直段内部中间部位开设有圆孔;所述的圆孔内部设置有拆卸杆;所述的拆卸杆一端焊接有快拆拉环,另一端焊接有阻挡铁销;所述的拆卸杆外壁中间部位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设置有阻挡圈;所述的拆卸杆外壁套接有顶簧。
[0014]优选的,所述的缓冲保护弹簧设置在固定管和上挡环之间,所述的缓冲保护弹簧采用圆柱形不锈钢弹簧。
[0015]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管插接在长通孔内部。
[0016]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管通过外挡圈插接在调节管内部上侧,其中外挡圈与调节管之间螺钉连接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的直线滑轨横向螺栓连接在电动伸缩推缸输出杆之间的上端。
[0018]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底座均螺栓连接在机箱内侧底部左右两端中间部位。
[0019]优选的,所述的移动螺母均纵向焊接在机架左右两端。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技术中,所述的顶针本体,固定管,外挡圈,下挡环,上挡环和缓冲保护弹簧的设置,可进行顶起缓冲保护,避免组件过重或者发生黏连造成顶起崩溅问题。
[0022]2.本技术中,所述的直线滑轨,倒U型间隙移动调节滑块,调节螺栓,调节管和缓冲垫的设置,可根据组件的大小进行调节顶针本体之间的间距,以便于进行顶起操作。
[0023]3.本技术中,所述的安装底座,轴承,调节螺杆,移动螺母和调节柄的设置,可根据顶起高度需求进行调节,以便于进行顶起输出操作。
[0024]4.本技术中,所述的U型支架,圆孔,拆卸杆,快拆拉环,阻挡铁销,阻挡圈和顶簧的设置,可进行快速拆卸,方便维护,以保证机构使用稳定性,提高维修效率。
[0025]5.本技术中,所述的机箱,机盖,层压机机体和压板的设置,可进行拆卸,方便维护。
[0026]6.本技术中,所述的观察窗和通风网框的设置,可进行观察维护,并可进行散热保护。
[0027]7.本技术中,所述的底座的设置,保证底部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的缓冲式自保护顶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的顶针间隙可调节移动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技术的可高度调节支撑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技术的快速拆卸推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
[0034]1、机箱;2、机盖;3、层压机机体;4、压板;5、长通孔;6、工作台;7、安装座;8、控制面板;9、观察窗;10、通风网框;11、底座;12、机架;13、电动伸缩推缸;14、缓冲式自保护顶针结构;141、顶针本体;142、固定管;143、外挡圈;144、下挡环;145、上挡环;146、缓冲保护弹簧;15、顶针间隙可调节移动轨结构;151、直线滑轨;152、倒U型间隙移动调节滑块;153、调节螺栓;154、调节管;155、缓冲垫;16、可高度调节支撑杆结构;1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包括机箱(1),机盖(2),层压机机体(3),压板(4),长通孔(5),工作台(6),安装座(7),控制面板(8),观察窗(9),通风网框(10),底座(11),机架(12),电动伸缩推缸(13),缓冲式自保护顶针结构(14),顶针间隙可调节移动轨结构(15),可高度调节支撑杆结构(16)和快速拆卸推杆结构(17);所述的机箱(1)上部螺栓连接有机盖(2);所述的机盖(2)上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层压机机体(3);所述的层压机机体(3)的输出轴贯穿机盖(2)内部中间部位,并且与压板(4)上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长通孔(5)从左到右依次等距开设在工作台(6)内部;所述的工作台(6)左右两端均螺栓连接有安装座(7);所述的机箱(1)左上侧螺钉连接有控制面板(8);所述的机箱(1)下部左右两侧出口处均螺栓连接有观察窗(9)和通风网框(10);所述的机箱(1)底部四角部位均螺栓连接有底座(11);所述的机架(12)下部左右两侧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推缸(13);所述的缓冲式自保护顶针结构(14)和顶针间隙可调节移动轨结构(15)相连接;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支撑杆结构(16)和快速拆卸推杆结构(17)均与机箱(1)相连接;所述的缓冲式自保护顶针结构(14)包括顶针本体(141),固定管(142),外挡圈(143),下挡环(144),上挡环(145)和缓冲保护弹簧(146);所述的顶针本体(141)插接在固定管(142)内部;所述的固定管(142)下部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套接有外挡圈(143);所述的顶针本体(141)上部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套接有下挡环(144),下部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套接有上挡环(145);所述的缓冲保护弹簧(146)套接在顶针本体(141)外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层压机顶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间隙可调节移动轨结构(15)包括直线滑轨(151),倒U型间隙移动调节滑块(152),调节螺栓(153),调节管(154)和缓冲垫(155);所述的直线滑轨(151)上部外壁从左到右依次滑动套接有倒U型间隙移动调节滑块(152),且通过调节螺栓(153)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倒U型间隙移动调节滑块(152)上部螺纹连接有调节管(1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峰王绍龙廖满元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宏成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