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的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的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属于地下室抗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CN112281834A)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杆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包括设置在锚杆体顶端的预应力传递装置,该预应力传递装置包括第一板部件、第二板部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的连接件。实际施工过程中,该连接件通常采用圆筒、锥筒或钢板,并且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连接件与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进行连接固定。这样产生的问题主要在于:采用焊接制作预应力传递装置难以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效率低;而且质量稳定性差、精度不高。另外,圆筒、锥筒作为连接件虽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但是不利于浇筑的混凝土填充到圆筒、圆锥的内部,影响地下室底板的整体性和圆筒、圆锥的防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精准地控制预应力传递装置的尺寸,并且便于现浇混凝土填充整个预应力传递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铸造的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的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其包括第一板部件(1)、第二板部件(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件(1)和第二板部件(2)的连接件,所述第一板部件(1)和第二板部件(2)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件(1)、第二板部件(2)和所述连接件一体铸造成型,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3)垂直于所述第一板部件(1)、第二板部件(2),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部件(1)和第二板部件(2)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件(1)和所述第二板部件(2)均具有相互对应的中心通孔(4),若干个所述连接件围绕所述中心通孔(4)均匀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平行于所述中心通孔(4)的径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的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靠近中心通孔(4)的端部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板(3)远离中心通孔(4)的端部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的抗浮锚杆用预应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有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侧边缘的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兴,刘培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弘兴抗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