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环化合物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6
‑
7个双环的化合物衍生物,及其用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通过作为PRMT5抑制剂可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由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引起的疾病。
技术介绍
[0002]PRMT(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是使用辅因子SAM(S
‑
腺苷甲硫氨酸)将甲基基团转移到靶蛋白中的精氨酸的酶。到目前为止,共有9种PRMT同种型(PRMT1
‑
9)已为人所知,且这些主要分为3种类型。已知PRMT1、2、3、4、6和8——属于I型PRMT——引起精氨酸单甲基化和不对称二甲基化,属于II型PRMT的PRMT5和PRMT9诱导精氨酸单甲基化和对称二甲基化。同时,PRMT7——III型PRMT——主要引起精氨酸的单甲基化。PRMT诱导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存在的各种底物的甲基化,从而调节细胞中的重要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增殖、分化和剪接。
[0003]PRMT5是II型PRMT中主要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它与甲基小体蛋白50(MEP50)形成功能复合物,以引起靶蛋白的甲基化。PRMT5通过甲基化靶蛋白(包括细胞核中的组蛋白和诸如p53、NFκB、PI3K/AKT和CRAF的非组蛋白)参与白血病、淋巴瘤、胶质母细胞瘤、肺癌和乳腺癌的形成。具体而言,众所周知,PRMT5的癌症形成是随着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和迁移的促进而发生的。此外,根据多篇报道,已知PRMT5的表达越高,癌症患者的预后越差。相反,已经观察到当PRMT5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1]其中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碳或氮;Y是碳、氧或氮;Z是碳;n是0或1的整数;m是0到2的整数;是单键或双键;R1是
‑
D
‑
R
10
;其中D是直接键、
‑
O
‑
、
‑
C(=O)
‑
、
‑
C≡C
‑
或
‑
CR
11
R
12
‑
;R
10
是氢、卤素、羟基、氰基、烷基、羟烷基、卤代烷基、卤代烷基磺酸酯、二烷基氨基、烷基氨基烷基、二烷基氨基烷基、二烷基氨基羰基烷基、饱和或不饱和碳环基、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饱和或不饱和碳环基
‑
烷基或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
‑
烷基;R
11
和R
12
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或烷基;碳环或杂环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羟基、卤素、氧代、甲酰基(
‑
CHO)、腈、烷基、烷氧基、羟基烷基、羟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卤代烷基、腈烷基、烷基羰基、烷硫基羰基、烷氧基羰基、卤代烷基羰基、碳环基、碳环基羰基、(烷基)(卤代烷基)氨基、(烷基)(杂环基)氨基、杂环基和杂环基
‑
烷基;R2是氢或烷基;R3是氢或烷基;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氢或烷基;R8是氢、卤素、烷基、烷氧基或氨基;和R9是氢、卤素或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1和X2各自独立地为CH或N;当n为0时,Y为CH2、O或NH;且当n为1时,Y为CH或N;当m为0时,Z为CH2或CH;当m为1时,Z为CH或C;当m为2时,Z为C;且是单键或双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
‑
D
‑
R
10
;其中D是直接键、
‑
O
‑
、
‑
C(=O)
‑
、
‑
C≡C
‑
或
‑
CR
11
R
12
‑
;R
10
为氢、卤素、羟基、氰基、C1‑
C7烷基、羟基
‑
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磺酸酯、二(C1‑
C7烷基)氨
基、C1‑
C7烷基氨基
‑
C1‑
C7烷基、二(C1‑
C7烷基)氨基
‑
C1‑
C7烷基、二(C1‑
C7烷基)氨基羰基
‑
C1‑
C7烷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饱和或不饱和的4至10元杂环基、饱和或不饱和的C3‑
C
10
碳环基
‑
C1‑
C7烷基,或饱和或不饱和的4至10元杂环基
‑
烷基;且R
11
和R
12
各自独立地为氢、羟基或C1‑
C7烷基。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0
为卤素、C1‑
C7烷基、羟基
‑
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或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
‑
烷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碳环或杂环可以被1至5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羟基、卤素、氧代、甲酰基、腈、C1‑
C7烷基、C1‑
C7烷氧基、羟基
‑
C1‑
C7烷基、羟基卤代
‑
C1‑
C7烷基、C1‑
C7烷氧基
‑
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腈
‑
C1‑
C7烷基、C1‑
C7烷基羰基、C1‑
C7烷硫基羰基、C1‑
C7烷氧基羰基、卤代
‑
C1‑
C7烷基羰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羰基、(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氨基、(C1‑
C7烷基)(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氨基、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和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
‑
C1‑
C7烷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碳环或杂环可以被1至5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羟基、卤素、甲酰基、C1‑
C7烷基、羟基
‑
C1‑
C7烷基、C1‑
C7烷氧基
‑
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C1‑
C7烷基羰基、C1‑
C7烷氧基羰基、卤代
‑
C1‑
C7烷基羰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羰基、(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氨基、(C1‑
C7烷基)(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氨基和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
‑
C1‑
C7烷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杂环可以被1或2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羟基、卤素、甲酰基、C1‑
C7烷基、羟基
‑
C1‑
C7烷基、C1‑
C7烷氧基
‑
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C1‑
C7烷基羰基、C1‑
C7烷氧基羰基、卤代
‑
C1‑
C7烷基羰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饱和或不饱和的C3‑
C
10
碳环基羰基和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
‑
C1‑
C7烷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碳环可以被1或2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卤代
‑
C1‑
C7烷基、(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氨基和(C1‑
C7烷基)(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氨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
‑
D
‑
R
10
;其中D是直接键;R
10
是氢、卤素、氰基、C1‑
C7烷基、卤素
‑
C1‑
C7烷基、二(C1‑
C7烷基)氨基
‑
C1‑
C7烷基、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或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
‑
烷基;且杂环可以被1或2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羟基、卤素、甲酰基、C1‑
C7烷基、C1‑
C7烷氧
基、羟基
‑
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腈
‑
C1‑
C7烷基、C1‑
C7烷基羰基、C1‑
C7烷氧基
‑
C1‑
C7烷基、C1‑
C7烷氧基羰基、卤代
‑
C1‑
C7烷基羰基和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2为氢或C1‑
C7烷基;R3为氢或C1‑
C7烷基;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
C7烷基;R8为氢、卤素、C1‑
C7烷基、C1‑
C7烷氧基或氨基;且R9是氢、卤素或C1‑
C7烷基。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是单键。12.根据权利要求1
‑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杂环是饱和或不饱和4至8元烃,其具有1或2个选自N和O的杂原子。13.根据权利要求1
‑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杂环选自四氢吡啶、二氢吡啶、哌啶、二氢吡喃、四氢吡喃、吡咯烷、2
‑
氧杂
‑6‑
氮杂螺庚烷、氮杂环丁烷、吗啉、3,3a,4,5,6,6a
‑
六氢
‑
1H
‑
环戊二烯并[c]吡咯、氧杂环庚烷、2
‑
氧杂
‑5‑
氮杂双环[2.2.1]庚烷、吡啶基、四氢呋喃、8
‑
氮杂双环[3.2.1]辛烷、哌嗪、2
‑
氮杂螺环[3.3]庚烷、2
‑
氧杂
‑7‑
氮杂螺环[3.4]辛烷、2
‑
氮杂双环[2.2.1]庚烷、3
‑
氧杂
‑8‑
氮杂双环[3.2.1]辛烷、3,4
‑
二氢
‑
1H
‑
吡咯并[1,2
‑
a]吡嗪、3,4,6,7,8,8a
‑
六氢
‑
1H
‑
吡咯并[1,2]
‑
a]吡嗪、嘧啶、吡唑、2
‑
氧杂
‑7‑
氮杂螺环[3.5]壬烷和氧杂环丁烷。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杂环选自四氢吡啶、二氢吡啶、哌啶、四氢吡喃、吡咯烷、2
‑
氧杂
‑6‑
氮杂螺庚烷、氮杂环丁烷、吗啉、3,3a,4,5,6,6a
‑
六氢
‑
1H
‑
环戊二烯并[c]吡咯、吡啶基、8
‑
氮杂双环[3.2.1]辛烷、哌嗪、2
‑
氮杂螺环[3.3]庚烷、吡唑和氧杂环丁烷。15. 根据权利要求1
‑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碳环选自环己烷、环己烯、环丙烷、环丁烷和环戊烷。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D为直接键、
‑
O
‑
、
‑
C(=O)
‑
或
‑
C≡C
‑
;R
10
是卤素、C1‑
C7烷基、羟基
‑
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或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
‑
烷基;碳环或杂环可以被1至5个选自以下的取代基取代:羟基、卤素、甲酰基、C1‑
C7烷基、羟基
‑
C1‑
C7烷基、C1‑
C7烷氧基
‑
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C1‑
C7烷基羰基、C1‑
C7烷氧基羰基、卤代
‑
C1‑
C7烷基羰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饱和或不饱和C3‑
C
10
碳环基羰基、(C1‑
C7烷基)(卤代
‑
C1‑
C7烷基)氨基、(C1‑
C7烷基)(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氨基和饱和或不饱和4至10元杂环基
‑
C1‑
C7烷基;杂环选自四氢吡啶、二氢吡啶、哌啶、四氢吡喃、吡咯烷、2
‑
氧杂
‑6‑
氮杂螺庚烷、氮杂环
丁烷、吗啉、3,3a,4,5,6,6a
‑
六氢
‑
1H
‑
环戊二烯并[c]吡咯、吡啶基、8
‑
氮杂双环[3.2.1]辛烷、哌嗪、2
‑
氮杂螺环[3.3]庚烷、吡唑和氧杂环丁烷;且碳环选自环己烷、环己烯和环丙烷。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光学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或同位素变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4
‑
[3
‑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2
‑
[3
‑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7‑
甲氧基
‑
4,5
‑
二氢
‑
3H
‑2‑
苯并氮杂
䓬
‑1‑
酮;2
‑
[3
‑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7‑
羟基
‑
4,5
‑
二氢
‑
3H
‑2‑
苯并氮杂
䓬
‑1‑
酮;2
‑
[3
‑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7‑
(三氟甲氧基)
‑
4,5
‑
二氢
‑
3H
‑2‑
苯并氮杂
䓬
‑1‑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三氟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2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7‑
(三氟甲氧基)
‑
4,5
‑
二氢
‑
3H
‑2‑
苯并氮杂
䓬
‑1‑
酮;2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7‑
乙氧基
‑
4,5
‑
二氢
‑
3H
‑2‑
苯并氮杂
䓬
‑1‑
酮;[2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氧代
‑
4,5
‑
二氢
‑
3H
‑2‑
苯并氮杂
䓬
‑
7基] 三氟甲磺酸酯;2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氧代
‑
4,5
‑
二氢
‑
3H
‑2‑
苯并氮杂
䓬
‑7‑
甲腈;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异丁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3,3
‑
三氟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5‑
氧代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8‑
基]
‑
3,6
‑
二氢
‑
2H
‑
吡啶
‑1‑
甲酸叔丁酯;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2,3,6
‑
四氢吡啶
‑4‑
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乙酰基
‑
3,6
‑
二氢
‑
2H
‑
吡啶
‑4‑
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乙酰基
‑4‑
哌啶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
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乙基
‑
3,6
‑
二氢
‑
2H
‑
吡啶
‑4‑
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异丙基
‑
3,6
‑
二氢
‑
2H
‑
吡啶
‑4‑
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6
‑
二氢
‑
2H
‑
吡喃
‑4‑
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四氢吡喃
‑4‑
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吗啉代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哌啶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二甲基氨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二乙基氨基甲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4
‑
甲基
‑1‑
哌啶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氧杂
‑6‑
氮杂螺环[3.3]庚
‑6‑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甲氧基氮杂环丁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甲基吗啉
‑4‑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4,4
‑
二氟
‑1‑
哌啶基)甲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4
‑
氟
‑1‑
哌啶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5
‑
二甲基
‑1‑
哌啶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3,3a,4,5,6,6a
‑
六氢
‑
1H
‑
环戊二烯并[c]吡咯
‑2‑
基甲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羟基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R)
‑2‑
甲基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羟基甲基)
‑1‑
哌啶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4
‑
甲氧基
‑1‑
哌啶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4
‑
氧氮杂环庚烷
‑4‑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羟基
‑3‑
甲基
‑
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羟基甲基)吗啉
‑4‑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3,3
‑
二氟
‑1‑
哌啶基)甲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氟
‑1‑
哌啶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羟基
‑1‑
哌啶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4
‑
羟基
‑1‑
哌啶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S)
‑2‑
(羟基甲基)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R)
‑2‑
(羟基甲基)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乙基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S)
‑2‑
(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R)
‑2‑
(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氟吡咯烷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3,3
‑
二氟吡咯烷
‑1‑
基)甲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4
‑
乙酰基哌嗪
‑1‑
基)甲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4
‑
甲基哌嗪
‑1‑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氧杂
‑5‑
氮杂双环[2.2.1]庚
‑5‑
基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吡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
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4
‑
吡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氟
‑4‑
吡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2,6
‑
二氯
‑4‑
吡啶基)甲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2,3
‑
二氟
‑4‑
吡啶基)甲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6
‑
氟
‑3‑
吡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
‑
氟
‑4‑
吡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5
‑
氟
‑2‑
吡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四氢吡喃
‑4‑
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四氢吡喃
‑2‑
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环己基甲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四氢呋喃
‑2‑
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甲基
‑3‑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乙基
‑3‑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乙酰基
‑4‑
哌啶基)甲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2,2
‑
三氟乙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二甲基氨基)乙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吗啉代乙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2
‑
氧代吡咯烷
‑1‑
基)乙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吡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6
‑
氧代
‑3‑
哌啶基)氧
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5‑
氧代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8‑
基]氧基]哌啶
‑1‑
甲酸叔丁酯;8
‑
[(1
‑
乙酰基
‑4‑
哌啶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乙酰基
‑3‑
哌啶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乙酰基吡咯烷
‑3‑
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3R)
‑1‑
乙酰基吡咯烷
‑3‑
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3S)
‑1‑
乙酰基吡咯烷
‑3‑
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乙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丙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环丙烷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3
‑
[[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5‑
氧代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8‑
基]氧基]氮杂环丁烷
‑1‑
甲酸甲酯;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甲基
‑4‑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乙基
‑4‑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异丙基
‑4‑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环丙基
‑4‑
哌啶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环丁基
‑4‑
哌啶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氧杂环丁烷
‑3‑
基)
‑4‑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甲基氮杂环丁烷
‑3‑
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乙基氮杂环丁烷
‑3‑
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异丙基氮杂环丁烷
‑3‑
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
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氧杂环丁烷
‑3‑
基)氮杂环丁烷
‑3‑
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乙基氮杂环丁烷
‑3‑
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甲基吡咯烷
‑3‑
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3R)
‑1‑
乙基吡咯烷
‑3‑
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
‑
吡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2S)
‑1‑
异丙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甲基
‑4‑
哌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乙基
‑4‑
哌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4
‑
甲基吗啉
‑2‑
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4
‑
乙基吗啉
‑2‑
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甲基吡咯烷
‑3‑
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甲基
‑3‑
哌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6‑
氟
‑8‑
(吗啉代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6‑
氟
‑8‑
[(1
‑
甲基
‑4‑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乙基
‑4‑
哌啶基)氧基]
‑
2,2
‑
二甲基
‑
3H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2
‑
二甲基
‑8‑
(吗啉代甲基)
‑
3H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2
‑
二甲基
‑8‑
[(1
‑
甲基
‑4‑
哌啶基)氧基]
‑
3H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2
‑
二甲基
‑8‑
(4
‑
吡啶基甲氧基)
‑
3H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8
‑
(1
‑
乙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
2,2
‑
二甲基
‑
3H
‑
1,4
‑
苯并氧氮杂环庚烷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吗啉代甲基)
‑
2,
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3,3,3
‑
三氟丙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8
‑
(环己基甲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8
‑
(环己烯
‑1‑
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4
‑
(三氟甲基)环己烯
‑1‑
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5‑
氧代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8‑
基]
‑
3,6
‑
二氢
‑
2H
‑
吡啶
‑1‑
甲酸叔丁酯;8
‑
[(1
‑
乙酰基
‑4‑
哌啶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8
‑
(1
‑
乙酰基氮杂环丁烷
‑3‑
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8
‑
[(3R)
‑1‑
乙酰基吡咯烷
‑3‑
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8
‑
[(3S)
‑1‑
乙酰基吡咯烷
‑3‑
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1
‑
甲基
‑4‑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8‑
[(1
‑
乙基
‑4‑
哌啶基)氧基]
‑1‑
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8
‑
[(1
‑
环丁基
‑4‑
哌啶基)氧基]
‑4‑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1
‑
四氢呋喃
‑3‑
基
‑4‑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1
‑
(氧杂环丁烷
‑3‑
基)
‑4‑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1
‑
甲基
‑3‑
哌啶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1
‑
甲基吡咯烷
‑3‑
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1
‑
甲基吡咯烷
‑3‑
基)氧基
‑
2,3
‑
二氢
‑
1,4
‑
苯二氮
䓬
‑5‑
酮;4
‑
[(2R)
‑3‑
(3,4
‑
二氢
‑
1H
‑
异喹啉
‑2‑
基)
‑2‑
羟基
‑
丙基]
‑1‑
甲基
‑8‑
[(1
‑
甲基
‑3‑
哌啶基)甲氧基]
‑
2,3
‑
二氢
‑
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慎容济,金珍熙,李俊,朴淑暻,李号渊,崔现皙,金世赫,康恩芝,李豪烈,郑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爱思开生物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