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49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花孔板受力点处开裂,减少设备故障率的换热器的支撑结构,包括下端固定在基座上的立柱,立柱的上端通过弹性部件与换热器的下花孔板弹性连接。上述方案中,立柱与下花孔板之间的连接由刚性连接变为弹性连接,由于热交换器\预热器温工况时温差大产生波动时,弹性连接可根据温差不同进行调整、缓冲,从根本上解决支撑变形、开裂以及花孔板开裂问题,从而避免烟气泄漏、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的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化工、电力、热力行业中的高效换热设备,其中铜矿企业中熔铜、电解铜箔以及脱铜工序中都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换热器。例如名称为《脱铜废液中硫酸镍的收集系统》(授权公告号:CN204151087U)的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依次布置的抽真空装置、反应釜、冷却结晶槽和过滤器,所述冷却结晶槽的入料端与反应釜的浓缩液出口相连,冷却结晶槽的出料端与过滤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抽真空装置的抽气口与反应釜顶部设置的排气口相连,所述收集系统还包括换热器和用于储存脱铜废液的低位槽,换热器的进液端与低位槽的出料端相连,换热器的出液端通向反应釜的进料口,所述换热器和低温槽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泵送脱铜废液的第一泵。通过换热器的布置可以事先对脱铜废液进行蒸汽加热处理,这样使得投入到反应釜内的脱铜废液相对靠近真空浓缩所需的温度条件,进而有效缩减脱铜废液在反应釜内的停留时间。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底部支撑均采用钢管或方管进行刚性连接的硬支撑,由于热交换器/预热器温工况时温差大,可达500~600度,长时间多频次的升温、降温作业(生产及检修时须开停车时都存在),底部支撑管会出现弯曲、开裂现象,或造成花孔板受力点处开裂造成烟气泄漏,虽然厂家设计有所考虑,但随产能提升、工艺变化支架很难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花孔板受力点处开裂,减少设备故障率的换热器的支撑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换热器的支撑结构,包括下端固定在基座上的立柱,立柱的上端通过弹性部件与换热器的下花孔板弹性连接。
[0005]上述方案中,立柱与下花孔板之间的连接由刚性连接变为弹性连接,由于热交换器/预热器温工况时温差大产生波动时,弹性连接可根据温差不同进行调整、缓冲,从根本上解决支撑变形、开裂以及花孔板开裂问题,从而避免烟气泄漏、环境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支撑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0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08]图3为支撑结构在换热器中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有图1

图3所示,一种换热器的支撑结构,包括下端固定在基座上的立柱10,立柱10的上端通过弹性部件20与换热器A的下花孔板B弹性连接。立柱10与下花孔板B之间的连
接由刚性连接变为弹性连接,由于热交换器\预热器温工况时温差大产生波动时,弹性连接可根据温差不同进行调整、缓冲,从根本上解决支撑变形、开裂以及下花孔板B开裂问题,从而避免烟气泄漏、环境污染的问题。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部件20包括设置在立柱10内腔中的弹簧21,弹簧21的轴芯位于铅垂方向布置,弹簧21的下端固定在立柱10内腔中的定位板11上、弹簧21的上端凸伸至立柱10上端外部并抵接在下花孔板B上。通过弹簧21的弹性特征来吸收温差不同时产生的波动,在对换热器A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又能避免开裂失效的风险。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弹簧21的上端连接有碟簧22,所述的碟簧22整体呈开口向下的浅盘状,盘底221的下板面与弹簧21上端抵接、上板面与下花孔板B焊接。弹簧21和碟簧22构成组合可调式弹性支撑,可根据温差不同进行调整,装配,碟簧22与下花孔板B固定连接,实现可靠支撑。
[0012]为了实现组合可调式弹性支撑与立柱10之间的连接,立柱10的上端外周设置有法兰盘12,碟簧22的浅盘的盘口处设置有外置翻边222,螺杆41穿过法兰盘12、外置翻边222上开设的连接孔a后用螺母42限位,法兰盘12、外置翻边222之间留有余隙,保证碟簧22可在铅垂方向上运动。
[0013]为了保证碟簧22以及弹簧21在铅垂方向运动的稳定性,法兰盘12与外置翻边222之间夹置有支撑环30,支撑环30中部开设有供弹簧21穿过的通孔,法兰盘12上盘面向上凸伸设置有导向柱43,导向柱43位于铅垂方向布置,导向柱43插置于支撑环30以及外置翻边222上开设有导向孔b内构成导向配合,从而保证碟簧22以及弹簧21只能够在铅垂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0014]进一步的,支撑环30上与螺杆4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供螺杆41穿过的过孔31。
[0015]为了保证碟簧22以及弹簧21在铅垂方向运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倾斜、卡滞的现象,所述的螺杆41在法兰盘1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4个,导向柱43在法兰盘1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2个。
[0016]由于换热器A体积非常大、重量也大,因此立柱10和弹性部件20在下花孔板B下方间隔布置有多组,从而对换热器A进行可靠、稳定的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的支撑结构,包括下端固定在基座上的立柱(10),其特征在于:立柱(10)的上端通过弹性部件(20)与换热器(A)的下花孔板(B)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部件(20)包括设置在立柱(10)内腔中的弹簧(21),弹簧(21)的轴芯位于铅垂方向布置,弹簧(21)的下端固定在立柱(10)内腔中的定位板(11)上、弹簧(21)的上端凸伸至立柱(10)上端外部并抵接在下花孔板(B)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弹簧(21)的上端连接有碟簧(22),所述的碟簧(22)整体呈开口向下的浅盘状,盘底(221)的下板面与弹簧(21)上端抵接、上板面与下花孔板(B)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立柱(10)的上端外周设置有法兰盘(12),碟簧(22)的浅盘的盘口处设置有外置翻边(222),螺杆(41)穿过法兰盘(12)、外置翻边(222)上开设的连接孔(a)后用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池舟孙先如宋飞王爱荣顾瑞袁雪生
申请(专利权)人:金隆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