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390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外壳、防爆阀、两个极柱组件和若干电芯;若干电芯固定设置于外壳内,外壳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极柱组件分别盖合设置于两个固定孔,各个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两个极柱组件电连接;外壳或极柱组件设有防爆孔,且防爆阀设有外圈部和内圈部,外圈部环绕设置于内圈部,内圈部与防爆孔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模组将外圈部环绕设置于内圈部,并将外圈部的轮廓设置为大于防爆孔的轮廓,使得外圈部与外壳重叠,固定时通过外圈部对防爆阀进行固定,使得焊接固定时产生的易爆点在外圈部上,在外壳的作用下消除易爆点的影响,降低固定时对内圈部的影响,保证防爆阀的正常工作。保证防爆阀的正常工作。保证防爆阀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封装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在国内发展,逐渐产生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例如,电池的安全问题。
[0003]目前的动力电池,通常是多个电芯相互连接形成的产物。为了避免空气对电芯的充电、放电的影响,通常在电芯外设置密封的保护壳,为了避免保护壳爆炸,通常会在保护壳上设置防爆阀进行防护,当保护壳内的压力大于一定数值,防爆阀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破坏,进而电池产生爆炸的问题。
[0004]但是,目前电池的保护壳通常为抽壳式结构,在保护壳上设置安装防爆阀的孔对壳体的平整度要求高,保护壳的侧壁容易出现弯曲,进而使得防爆阀与保护壳完全密封的难度高、易产生爆点,不便于电池组装成型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防爆阀难与壳体密封固定和防爆阀易产生爆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外壳、防爆阀、两个极柱组件和若干电芯;所述外壳中空密封设置,所述若干电芯固定设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防爆阀、两个极柱组件和若干电芯;所述外壳中空密封设置,所述若干电芯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极柱组件分别盖合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孔,各个所述电芯的正极与一个所述极柱组件电连接,各个所述电芯的负极与另一个所述极柱组件电连接;所述外壳或所述极柱组件设有防爆孔,且所述防爆阀设有外圈部和内圈部,所述外圈部环绕设置于所述内圈部,所述内圈部与所述防爆孔对应设置,且所述外圈部的轮廓大于所述防爆孔的轮廓,所述外圈部和所述内圈部用于盖合所述防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包括承载件、密封钉、极柱和绝缘件;所述承载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承载件盖合设置于所述固定孔,所述承载件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极柱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密封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且所述密封钉和所述极柱通过两者的预紧力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密封钉与所述承载件之间,且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极柱与所述承载件之间,所述绝缘件用于避免所述密封钉与所述承载件之间导电,且所述绝缘件用于避免所述极柱与所述承载件之间导电,所述绝缘件还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密封钉与所述承载件之间,所述第一绝缘体用于避免所述密封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盼斌张亚儒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