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异形化的悬吊带的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935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2
一种升降系统,该升降系统具有至少在一侧上异形化的悬吊带(1)和至少一个驱动辊或驱动轮(4.1),其中该悬吊带在其相应的驱动侧上环绕地盘绕该驱动辊或驱动轮以在部分圆周上传递驱动力,其中至少该悬吊带的与该驱动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沿该悬吊带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异形部(2)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辊或导向辊,该至少一个引导辊或导向辊布置在该驱动轮的紧邻处、其表面与该异形部互补地形成、且接合到该异形部中,其中所述异形部以及引导辊或导向辊被形成为且被布置成使得该悬吊带藉由该引导辊在该驱动轮上被引导、优选地居中地被引导。导。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异形化的悬吊带的升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系统,该升降系统具有至少在一侧上异形化的悬吊带和至少一个驱动辊或驱动轮,其中该悬吊带在其相应的驱动侧上环绕地盘绕该驱动辊或驱动轮以在部分圆周上传递驱动力。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升降技术上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悬吊带。在此,首先可以提及的是平带,这些平带必须藉由鼓形的轮被引导,带能够在这些鼓形的轮上被定中心。对此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这最终导致了驱动轮和导向轮的结构宽度相对较大。此外,在使用鼓形的轮时,位于带中央的拉伸载体或帘线比外部的帘线受到的负载更大。这可能导致使用寿命减短。
[0003]其他类型的悬吊器件是多楔带或多楔三角带,即具有沿带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突起,这些突起在牵引轮或驱动轮上被引导至沟纹中。在那里,理论上多个悬吊器件或升降带可以紧密地彼此并排而置。然而,如果这些悬吊器件以其通常光滑的背部、但藉由光滑的、没有异形化的导向辊被引导,则这些悬吊器件必须再次被实施成鼓形的以进行定中心,这就包含了上述的缺点。
[0004]替代性地,可以对朝向导向轮(即在向上运行至导向轮之前)的多楔带进行拈转,即围绕其纵向轴线旋转一次,从而使得在导向轮上也可以实现引导至沟纹中。然而,由于这种“拈转”尤其在带纵向方向上也需要额外的结构空间。此外,在扭转/拈转时,边缘区域中的帘线比中央的帘线受到的负载更大,因此在此也不排除使用寿命缩短。
[0005]另一方面,具有异形部的牵引带、悬吊带或拉紧带的设计方案出于各种原因被视为有利的,由此例如在增大轮与带之间的力传递方面,以实现牵引器件的更好的引导或者以影响拉伸载体与橡胶基质之间的剪切力。
[0006]最后,多楔带还可以在两侧(即不仅在驱动侧/牵引侧上、而且在背侧上)设有轮廓部或肋部,从而使得对具有导向装置的整个传动装置而言可以实现相对紧凑的结构方式。
[0007]放置在驱动辊上或环绕地盘绕驱动辊的带侧通常是驱动侧,而环绕地盘绕导向辊的相反的带侧通常被称为带背部或带背侧。还将术语“牵引侧的”用作术语“驱动侧的”的同义词。同样,代替术语“背侧的”,使用命名“导向侧的”。
[0008]DE 34 11 772 A1公开一种传动带,在该传动带的驱动侧上形成有凸起和凹陷,这些凸起和凹陷以配对轮廓延伸,该配对轮廓是在属于带传动装置或升降系统的带轮的外周上形成的。在此,在凸起的区域中相应地布置有沿纵向方向形成的牵引绳。由此使传动带与带轮之间的表面压力均匀。
[0009]在驱动侧上具有凸起和凹陷的这种悬吊器件是专门为升降装置开发的,以便在牵引轮上确保特别的摩擦配合以及轴向引导。在此,驱动轮设有互补的沟纹并且光滑的背部不受力地、在没有牵引传递的情况下在光滑的、鼓形的导向轮上运行。
[0010]在技术上,这种悬吊带的光滑的背侧还可以被用作牵引侧。在这种情况下,光滑的
背部在同样光滑的、鼓形的牵引轮上运行。于是,异形化的悬吊器件侧与异形化的导向轮不受力地相接合。
[0011]上述两个系统(即在异形化的一侧上的驱动装置或在光滑的一侧上的驱动装置)具有如下缺点:需要使用至少一个光滑的、鼓形的轮。鼓形的、光滑的轮必须宽于该悬吊器件,这是因为必须要可以实现对该悬吊器件轴向定向。如上文已经说明的,在鼓形的轮上引导平坦的一侧的情况下必须为较大的辊宽度/轮宽度提供足够的空间,这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结构宽度相对较大。因此,使用鼓形的、光滑的轮限定了系统的最小结构宽度。
[0012]也可以通过将悬吊器件拈转180
°
来实现使用尽可能小的系统结构宽度。借助这种配置可以实现的是,悬吊绳的异形化的一侧相应地与异形化的轮相接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1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系统,其中可以实现针对悬吊元件和辊的尽可能小的系统宽度,即该升降系统由此需要尽可能小的结构空间并且允许较窄的通道引导,该升降系统需要尽可能易于制造的构件并且在驱动辊和驱动装置方面能够尽可能可变地实施。
[0014]该目的通过主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了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
[0015]在此,至少该悬吊带的与该驱动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沿该悬吊带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异形部。此外,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辊或导向辊,该至少一个引导辊或导向辊布置在该驱动轮的紧邻处、其表面与该异形部互补地形成、且接合到该异形部中,其中所述异形部以及引导辊或导向辊被形成为且被布置成使得该悬吊带藉由该引导辊在该驱动轮上被引导、优选地居中地被引导。
[0016]借助这种设计方案,原则上可以省去驱动辊的鼓形部并且因此省去较大的且远超过悬吊器件的宽度的驱动辊的宽度,这是因为在驱动辊上对悬吊带的引导或定中心不是藉由驱动辊自身来进行,而是藉由处于邻近处的、异形化的引导辊来进行。引导辊和驱动辊可以以彼此平行的轴线布置,即彼此并排、彼此上下地齐平地布置,从而使得结构空间最小化。在这个意义上,特别简单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于:该悬吊带在该驱动侧被实施成光滑且不具有异形部的。在此,可以使用非常细长的驱动辊。
[0017]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于:该引导辊或导向辊在向上运行至该驱动轮的回行段上和/或在从该驱动轮向下运行的回行段上接合到该异形部中。以这种方式可以特别简单地实现在一侧或在两侧进行引导,尤其还可以在驱动辊或驱动轮的旋转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引导。
[0018]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于:该驱动轮至少在其针对该悬吊带而设的支承宽度的一部分上设有该表面的额外地对该悬吊带进行定中心的鼓形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没有完全省去驱动辊或驱动轮的鼓形部,而是例如仅设置有极小地形成的鼓形部或具有仅较小的、侧向的延伸尺寸的鼓形部。由于悬吊带藉由引导辊被定位,因此可以使用极小的鼓形部或者甚至可以完全省去鼓形部。藉由鼓形部进行引导的原理具有如下缺点,即:如上文已经简要谈到的,这导致在悬吊器件的轴向截面上压力分布不同。此外,与光滑的轮相连接的悬吊器件具有均匀的压力分布,这对悬吊器件和轮中的磨损产生有利影响。
[0019]另一个在此意义上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于:该驱动轮设有至少一个对该悬吊带进行定中心的挡圈。在此,然而根据应用情形必须权衡:挡圈处的磨损现象有没有抵消额外地进行定中心的优点。
[0020]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于:该引导辊以及该驱动辊或驱动轮被布置成使得对该驱动轮的宽度PW与该悬吊带的宽度TMW的比值以下公式成立:
[0021][0022]通过异形化的引导辊在光滑的驱动辊的紧邻处的根据本技术的布置方式,可以将鼓形的、光滑的驱动辊或驱动轮的宽度减小到最小。
[0023]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于:该悬吊带被形成为根据EP 2 146 919 B1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器件。完全引用EP 2 146 919 B1的与之相关的内容。在此涉及的是一种牵引器件,该牵引器件可以被牵引轮驱动并且被形成为复合绳。并行放置的单绳各自被具有预先确定的厚度的弹性体层包裹从而形成具有总直径的拉伸载体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升降系统,该升降系统具有至少在一侧上异形化的悬吊带(1)和至少一个驱动辊或驱动轮(4,4.1,4.2,4.3),其中该悬吊带在其相应的驱动侧上环绕地盘绕该驱动辊或驱动轮以在部分圆周上传递驱动力,其特征在于,至少该悬吊带(1)的与该驱动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沿该悬吊带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异形部(2)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辊或导向辊(5),该至少一个引导辊或导向辊布置在该驱动轮的紧邻处、其表面与该异形部互补地形成、且接合到该异形部中,其中所述异形部(2)以及引导辊或导向辊被形成为且被布置成使得该悬吊带藉由该引导辊在该驱动轮上被引导,该引导辊(5)以及该驱动辊或驱动轮(4,4.1,4.2,4.3)被布置成使得对该驱动轮的宽度PW与该悬吊带的宽度TMW的比值成立的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部(2)以及引导辊或导向辊被形成为且被布置成使得该悬吊带藉由该引导辊在该驱动轮上被居中地引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悬吊带(1)在该驱动侧被实施成光滑且不具有异形部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引导辊或导向辊(5)在向上运行至该驱动轮的回行段上和/或在从该驱动轮向下运行的回行段上接合到该异形部中。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贝特
申请(专利权)人:康蒂泰克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