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16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顶部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蓄热桶,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活动端与竖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其中一个蓄热桶蓄热达到极限时,此时电机转动带动两个蓄热桶转动半圈,使得两个蓄热桶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位于另一个蓄热桶上的出气管正对进气管,进而对烟气中的热气进行蓄能,在该蓄热桶内蓄热达到极限时,此时电机转动使得两个蓄热桶再次转动半圈后位置交换,进而再次对烟气中的热气进行蓄能,如此反复,使得蓄热桶可以有效的对烟气中的热能进行吸收,避免热能浪费。费。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蓄热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能耗增大与能源紧张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由于相变蓄热材料凭借其蓄热量大、温度稳定的特点,使得使用相变蓄热材料制成的相变蓄热换热器以广泛应用于工业上,对工业上排出的烟气中的热能进行蓄热换热。
[0003]目前的相变蓄热换热器都是设置单个的变蓄热换热器,使得相变蓄热换热器在长时间换热过程中,其内部的蓄热体进行蓄热的效果会越来越差,从而导致对烟气内热量的吸收交货降低,造成了热能的浪费,影响热能的收集效果。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顶部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蓄热桶,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活动端与竖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上端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出气管,两个所述出气管分别与两个蓄热桶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两个所述蓄热桶内壁均嵌设有蛇形管,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对蛇形管内泵水的泵水机构。
[0008]优选地,所述出气管内安装有仅允许烟气从进气管进入蓄热桶内的单向阀。
[0009]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与其中一个出气管管口正对。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通过设置第一圆盘、第一环形槽、第一圆环、出气管和进气管,进气管内进入的烟气通过与其正对的出气管进入其中一个蓄热桶内,在其中一个蓄热桶蓄热达到极限时,此时驱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与竖杆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蓄热桶转动半圈,使得两个蓄热桶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位于另一个蓄热桶上的出气管正对进气管,进而对烟气中的热气进行蓄能,在该蓄热桶内蓄热达到极限时,此时电机转动使得两个蓄热桶再次转动半圈后位置交换,进而再次对烟气中的热气进行蓄能,如此反复,使得蓄热桶可以有效的对烟气中的热能进行吸收,避免热能浪费;
[0012]2、通过设置蛇形管、泵水机构和排水机构,向进水管内冷水,使得冷水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蛇形管内,进而冷水对蓄热桶内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得冷水加热为热水,进而热水通过第二连接管从出水管流出,进而可以对蓄热桶内的热量进行换热重复利用,节能高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壳体、2竖杆、3蓄热桶、4电机、5第一圆盘、6第一环形槽、7第一圆环、8出气管、9单向阀、10进气管、11蛇形管、 12第二圆盘、13第二环形槽、14第二圆环、15第一连接管、16进水管、17第三环形槽、18第三圆环、19第二连接管、2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参照图1

3,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 内顶部转动连接有竖杆2,竖杆2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蓄热桶3,进一步的,两个蓄热桶3内壁上方开设有出气孔,便于对吸热后的烟气排出,壳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活动端与竖杆2上端固定连接,壳体1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5,第一圆盘 5上端开设有第一环形槽6,第一环形槽6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圆环7,第一圆环7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出气管8,两个出气管8分别与两个蓄热桶3内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环形槽6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两个蓄热桶3内壁均嵌设有蛇形管11,壳体1上安装有对蛇形管11内泵水的泵水机构。
[0020]进一步的,在两个蓄热桶3转动时,此时两个第一连接管15带动第二圆环14在第二环形槽13内壁滑动,两个第二连接管19带动第三圆环18在第三环形槽17内壁滑动,不会影响在两个蓄热桶3转动时无法对蛇形管11内泵水,进而可以稳定的对蓄热桶3内的热量进行吸收。
[0021]出气管8内安装有仅允许烟气从进气管10进入蓄热桶3内的单向阀9,避免蓄热桶3内的热量回流。
[0022]进气管10与其中一个出气管8管口正对,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圆环7与第一环形槽6内的三侧内壁均为密封滑动连接,使得只有出气管8与进气管10正对时,烟气才可以通过该出气管8进入蓄热桶3内。
[0023]本技术中,向进气管10内通入烟气,由于此时进气管10与其中一个出气管8管口正对,进而烟气通过该出气管8进入与该出气管8相对应的蓄热桶3内,进而该蓄热桶3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蓄热,同时通过进水管16向第二环形槽13内泵入冷水,使得冷水通过两个第一连接管15进入两个蛇形管11内,随后冷水在两个蛇形管 11内流动时对两个蓄热桶3内的热量进行吸收升温,随后升温后的热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管19进入第三环形槽17内,随后热水通过出水管20流出;
[0024]在与出气管8相对的蓄热桶3内蓄热达到极限时,此时电机4转动,进而竖杆2带动
两个蓄热桶3转动半圈,使得两个蓄热桶3位置对换,进而位于另一个蓄热桶3上的出气管8正对进气管10,进而另一个蓄热桶3可以对烟气中的热气进行蓄能,在该蓄热桶3内蓄热达到极限时,此时电机4转动使得两个蓄热桶3再次转动半圈后位置交换,进而再次对烟气中的热气进行蓄能,如此反复,使得两个蓄热桶3可以交替性的对烟气中的热能进行吸收,避免热能浪费。
[0025]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相变蓄热换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顶部转动连接有竖杆(2),所述竖杆(2)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蓄热桶(3),所述壳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活动端与竖杆(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5),所述第一圆盘(5)上端开设有第一环形槽(6),所述第一环形槽(6)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圆环(7),所述第一圆环(7)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出气管(8),两个所述出气管(8)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金金朱崇田马彦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朗惠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