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蹲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05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蹲便器,包括便坑本体,便坑本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前坑和后坑,后坑内设有下水道洞口,前坑两侧分别设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之间距离由前坑的后端向前坑的前端方向逐渐增大。由于蹲便器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为倒八字型设置,因此,在这种倒八字型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的指引下,人们如厕时通常将左脚和右脚分别放在倒八字型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上,左右脚的脚尖之间距离大于后脚跟之间距离,左脚掌和右脚掌也呈现为倒八字型。采用这种如厕姿势与自然下蹲姿势相符合,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容易维持身体平衡,有利于舒缓下肢疲劳,用户体验较好。用户体验较好。用户体验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蹲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蹲便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蹲便器和座便器在公共厕所中被广泛投入使用。
[0003]采用蹲姿如厕能够减少感染皮肤病的风险,蹲便器以其卫生、如厕更顺畅、对身体有益、节水等优势成为公共场所人们高频使用的厕所用具。
[0004]蹲便器包括便坑本体,便坑本体后端中部设有下水道洞口,便坑本体两侧分别设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传统的蹲便器中,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通常平行设置。
[0005]人们在使用传统的蹲便器排便时,由于蹲便器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平行设置,因此,在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互相平行的指引下,人们通常将左脚和右脚分别放在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上时,左脚掌和右脚掌也互相平行。
[0006]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自然下蹲时,两脚通常呈倒八字型,左右脚的脚尖之间距离大于后脚跟之间距离。采用这种蹲姿比较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0007]可见,使用现有技术的蹲便器排便时,人们的如厕姿势与自然下蹲姿势往往有较大差别,导致比较难以维持身体平衡,容易引发下肢疲劳,需要调整蹲姿,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蹲便器,如厕姿势与自然下蹲姿势相符合,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容易维持身体平衡,有利于舒缓下肢疲劳。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蹲便器,包括便坑本体,便坑本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前坑和后坑,后坑内设有下水道洞口,前坑两侧分别设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之间距离由前坑的后端向前坑的前端方向逐渐增大。
[0011]进一步,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组合为倒八字型。
[0012]进一步,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的后端均设有鞋印标志。
[0013]进一步,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均设有防滑结构。
[0014]进一步,防滑结构为防滑纹。
[0015]进一步,防滑结构后方设有防滑延伸面。
[0016]进一步,前坑的前端设有防尿液溅出结构。
[0017]进一步,防尿液溅出结构为向上竖立的半圆弧结构。
[0018]进一步,便坑本体包括男性便坑本体和女性便坑本体,男性便坑本体中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之间距离大于女性便坑本体中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之间距离。
[0019]进一步,女性便坑本体中,前坑和后坑交接处向便坑本体中部缩进。
[0020]总的说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1]由于蹲便器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为倒八字型设置,因此,在这种倒八字型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的指引下,人们如厕时通常将左脚和右脚分别放在倒八字型的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上,左右脚的脚尖之间距离大于后脚跟之间距离,左脚掌和右脚掌也呈现为倒八字型。采用这种如厕姿势与自然下蹲姿势相符合,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容易维持身体平衡,有利于舒缓下肢疲劳,用户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男性蹲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女性蹲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略去防尿液溅出结构)。
[0025]附图标记:
[0026]1‑
便坑本体;21

左脚踏板;22

右脚踏板;23

防滑延伸面;3

鞋印标志;4

防尿液溅出结构;5

下水道洞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申请人经过调研,发现传统的蹲便器存在以下问题:
[0028]首先,与自然下蹲距离有异的不适下蹲距离会引发不同程度的下肢疲劳,破坏身体平衡。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蹲便器仅以成人、儿童为依据进行尺寸划分,通用蹲便器缺乏针对不同性别的形状结构思考。例如,女性人群常常因为蹲便器内坑尺寸过大而被迫增加下蹲距离,导致稳定性不足;男性人群由于小便斗不足而使用结构统一的蹲便器排泄时,经常发生排泄物飞溅等问题。不同性别生理、心理及稳定性具有显著差异。
[0029]其次,现有蹲便器没有如厕方向引导设计,容易造成排泄物不能被冲出的水全覆盖,便盆内坑的排泄物冲洗不干净的现象,影响后续用户使用。
[0030]最后,蹲便器的脚踏板底纹缺少有效引导设计,用户使用时需要反复调整两脚开合角度和下蹲距离才能达到舒适状态。
[0031]因此,申请人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蹲便器,引导用户按照正确的方向如厕(背对下水道洞口5),在脚踏板进行细节设计,包括将脚踏板纹路设计为与内坑形状相符的外扩纹路,同时提出在脚跟处设计后脚跟鞋印标志3造型,有效引导用户下蹲时脚部更舒适摆放姿态与位置,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0032]下面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3]如图1

图3所示,一种蹲便器,包括便坑本体1,便坑本体11包括互相连接的前坑和后坑,后坑内设有下水道洞口5,尿液从前坑流向后方的后坑后,经下水道洞口5流走。
[0034]前坑两侧分别设有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组合为倒八字型。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之间距离由前坑的后端向前坑的前端方向逐渐增大。
[0035]人们在使用本技术的蹲便器排便时,由于蹲便器的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为倒八字型设置,因此,在这种倒八字型的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的指引下,人们如厕时通常将左脚和右脚分别放在倒八字型的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上,左右脚的脚尖之间距离大于后脚跟之间距离,左脚掌和右脚掌也呈现为倒八字型。采用这种如厕姿势与自然下蹲姿势相符合,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容易维持身体平衡,有利于舒缓下肢疲劳,用户体验
较好。
[0036]为了更好地提醒用户下蹲的最佳位置,本技术在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的后端均设有鞋印标志3。普通成人下蹲时,无需仔细观察反复移动以确定合适的下蹲位置,只需要将自己的脚后跟对准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设置的鞋印标志3,便可获得比较合适的如厕位置,避免在下水道洞口5处弹起污水弄脏用户。
[0037]为了防止用户如厕时跌倒,本技术在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上均设有防滑结构。具体地,防滑结构为防滑纹。
[0038]防滑结构后方设有防滑延伸面23,防滑延伸面23半包围环绕于后坑外围。防滑延伸面23既增加了脚踏板的防滑面积,又使得蹲便器的整体结构更加完整,外观更加美观。
[0039]为了防止用户小便时尿液溅出坑体外,前坑的前端设有防尿液溅出结构4。优选地,防尿液溅出结构4为向上竖立的半圆弧结构。
[0040]蹲便器分为男女性适用的两种形状。男性便坑本体1中的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之间距离大于女性便坑本体1中的左脚踏板21和右脚踏板22之间距离,女性便坑本体1的前坑和后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便坑本体,便坑本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前坑和后坑,后坑内设有下水道洞口,前坑两侧分别设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之间距离由前坑的后端向前坑的前端方向逐渐增大。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组合为倒八字型。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的后端均设有鞋印标志。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均设有防滑结构。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蹲便器,其特征在于:防滑结构为防滑纹。6.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奇黄丹顾希语
申请(专利权)人:明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