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限位板以及设置在定位板上的调节组件,其中,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钢筋孔,所述竖向钢筋穿设在钢筋孔中,所述限位板置于钢筋孔内,且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可调整限位板在钢筋孔内的位置,并将竖向钢筋固定在钢筋孔的内壁上。本申请可以对多种横截面大小的钢筋进行固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特别涉及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物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结构的建筑物中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在施工中钢筋需要精确地浇筑在设计位置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在施工现场中需要用到框架结构的预制柱,由于预制柱预留的钢筋数量比较多,现场定位困难,传统的定位通过木模板开孔定位,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大误差,容易导致混凝土浇筑时钢筋整体偏位,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部均匀,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下降、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能、使用年限下降,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
[0003]公开号为CN20902532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包括由4根母杆首尾连接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母杆的形状为L形,L形包括杆头和杆身,所述杆头上设有供角部钢筋插入的第一定位槽和用于与相邻母杆上杆身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杆身上设有用于与相邻母杆上杆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孔和可移动设置在杆身上的活动块,活动块上开设有供中间钢筋插入的第二定位槽,且该活动块可在杆身上来回移动并通过锁紧机构锁定。
[0004]针对上述中的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装置不能有效地对不同横截面的钢筋进行固定进行固定,故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对多种横截面大小钢筋的固定,本申请提供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应用于固定竖向钢筋,包括定位板、限位板以及设置在定位板上的调节组件,其中,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钢筋孔,所述竖向钢筋穿设在钢筋孔中,所述限位板置于钢筋孔内,且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可调整限位板在钢筋孔内的位置,并将竖向钢筋固定在钢筋孔的内壁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组件调整限位板在钢筋孔内的位置,使得竖向钢筋桶同时与限位板和钢筋孔内壁相互抵接,进而可以将不同横截面的竖向钢筋1的固定在钢筋孔内。
[0008]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座、螺纹杆、涡轮盘以及与涡轮盘啮合的涡轮杆,所述定位板开设有推动腔,所述钢筋孔内壁开设有推动孔,所述推动腔与推动孔相连通,所述螺纹杆、涡轮盘以及涡轮杆均置于推动腔内,所述螺纹座的一端滑动穿过推动孔与限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杆远离螺纹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涡轮盘的端面上,且螺纹杆与涡轮盘同轴线设置,且所述涡轮杆的一端转动伸出定位板侧壁。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涡轮杆带动涡轮盘转动,转动的涡轮盘带动螺纹杆转动,转动的螺纹杆带动螺纹座和限位板移动,从而实现对钢筋孔内竖向钢筋1的固定。
[0010]可选的,所述定位板包括薄端以及与薄端一体设置的厚端,所述厚端开设有卡接槽,一组定位装置的薄端可卡接至另一组相邻定位装置的卡接槽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组定位装置可在同一水平面上,实现同时对多个竖向钢筋1进行的固定。
[0012]可选的,所述厚端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薄端上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一组定位装置的第一螺孔与另一组相邻定位装置的第二螺孔转动穿设有第一螺栓。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多组定位装置之间的固定与拆卸,通过组合多组定位装置,实现对多根竖向钢筋1的固定,通过拆卸组合起来的定位装置,方便了多组定位装置的运输与存放。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均呈长条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均设置为长条状,提高了两组定位装置连接可调整的角度,从而实现对具有不同间距和形状竖向钢筋1组的固定,提高了实用性。
[0016]可选的,所述定位板垂直与竖向钢筋1长度方向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调整座,所述所定位板远离调整座的端面上设置有调整杆,一组定位装置的调整杆可拆卸设置在另一组相邻定位装置的调整座中。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同时在竖向钢筋1长度方向上对竖向钢筋1进行固定,提高了固定效果。
[0018]可选的,所述调整座远离定位板的端面上开设有调整槽,所述调整座上开设有第三螺孔,所述调整杆上开设有多个第四螺孔,且所述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中穿设有第二螺栓。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调整杆伸入调整座的深度,实现了对沿竖向钢筋1长度方向上的相邻定位装置之间的间距调整,从而可以更好地根据实际需求对竖向钢筋1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示出调节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竖向钢筋;2、定位板;21、钢筋孔;22、推动孔;23、薄端;231、第二螺孔;24、厚端;241、卡接槽;242、第一螺孔;3、限位板;4、调节组件;41、螺纹座;42、螺纹杆;43、涡轮盘;44、涡轮杆;45、轮盘;5、第一螺栓;6、调整座;61、第三螺孔;62、调整槽;7、调整杆;71、第四螺孔;8、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1
‑
图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应用于固定竖向钢筋1,参考图1,该竖向钢筋1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2、限位板3以及调节组件4;其中,限位板3和调节组件4
均安装在定位板2上,调节组件4用于调整限位板3在定位板2中的位置,并将竖向钢筋1固定穿设在定位板2中。
[0025]参考图1和图2,定位板2开设有钢筋孔2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钢筋孔2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竖向钢筋1贯穿钢筋孔21;调节组件4包括螺纹座41、螺纹杆42、涡轮盘43以及涡轮杆44;其中,钢筋孔21内壁开设有推动孔22,定位板2中开设有推动腔,且推动孔22与推动腔连通,限位板3的一个端面与竖向钢筋1抵接,限位板3远离竖向钢筋1的端面与螺纹座41的一端焊接,螺纹座41远离限位板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2,螺纹杆42远离螺纹座41的一端沿涡轮盘43轴线方向焊接在涡轮盘43的一个端面上,涡轮盘43与涡轮杆44啮合,涡轮杆44的一端转动穿过定位板2侧壁。
[0026]转动涡轮杆44,转动的涡轮杆44带动涡轮盘43转动,转动的涡轮盘43带动螺纹杆42转动,转动的螺纹杆42带动螺纹座41和限位板3与竖向钢筋1之间的间距,进而可将不同截面积大小的竖向钢筋1固定在钢筋孔21中。
[0027]参考图1和图2,涡轮杆44穿过定位板2的一端焊接有轮盘45,转动轮盘45带动涡轮杆44转动,可节省操作人员固定竖向钢筋1的体力。
[0028]参考图1和图2,定位板2包括薄端23以及与薄端23一体设置的厚端24,厚端24开设有卡接槽241,且卡接槽241内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应用于固定竖向钢筋(1),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2)、限位板(3)以及设置在定位板(2)上的调节组件(4),其中,所述定位板(2)上开设有钢筋孔(21),所述竖向钢筋(1)穿设在钢筋孔(21)中,所述限位板(3)置于钢筋孔(21)内,且与所述调节组件(4)连接,所述调节组件(4)可调整限位板(3)在钢筋孔(21)内的位置,并将竖向钢筋(1)固定在钢筋孔(21)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螺纹座(41)、螺纹杆(42)、涡轮盘(43)以及与涡轮盘(43)啮合的涡轮杆(44),所述定位板(2)开设有推动腔,所述钢筋孔(21)内壁开设有推动孔(22),所述推动腔与推动孔(22)相连通,所述螺纹杆(42)、涡轮盘(43)以及涡轮杆(44)均置于推动腔内,所述螺纹座(41)的一端滑动穿过推动孔(22)与限位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螺纹杆(42)螺纹连接,螺纹杆(42)远离螺纹座(4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涡轮盘(43)的端面上,且螺纹杆(42)与涡轮盘(43)同轴线设置,且所述涡轮杆(44)的一端转动伸出定位板(2)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子竖向钢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包括薄端(23)以及与薄端(23)一体设置的厚端(2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鹏,陈勇,尹俊淇,
申请(专利权)人:谭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