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释放型补风口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消防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释放型补风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
‑
2017)新规范标准的实施,因其要求补风口需在储烟仓之下。在项目实际运行中,遇到问题如下:一、车库中,储烟仓底部高度经常为2.2m~2.4m,卡死车库控制高度,此时补风口需低于储烟仓高度,即补风口需低于车库控制高度。二、有吊顶的场所,受限于精装吊顶控制,补风口与排烟口高度常为一致,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现有的补风口结构不能改变其补风口的位置,只能固定设置,应用场景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释放型补风口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自动释放型补风口结构,包括风管、设置在所述风管顶部且与所述风管连通的密封盖、设置在所述风管底部且与所述风管连通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底部设有补风口,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释放型补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10)、设置在所述风管(10)顶部且与所述风管(10)连通的密封盖(20)、设置在所述风管(10)底部且与所述风管(10)连通的伸缩组件(30),所述伸缩组件(30)底部设有补风口(40),所述密封盖(20)上设有控制机构(50),所述控制机构(50)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密封盖(20)内侧的两组电磁阀组件(51),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电磁阀组件(51)之间且与所述伸缩组件(30)连接的连接件(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释放型补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组件(51)包括弹簧(511)、线圈(512)、弹性连接段(513)和两组永磁铁(514),所述弹簧(511)一端与所述密封盖(20)内侧连接,所述弹簧(511)另一端与所述线圈(512)一端连接,所述线圈(512)另一端与所述弹性连接段(513)连接,所述线圈(512)位于两组所述永磁铁(51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释放型补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2)包括连接板(521)、安装座(522)、连接杆(523)和锥形卡子(524),所述连接板(521)设置在所述伸缩组件(30)底部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蔡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