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19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属于屋顶建筑设备领域。其包括涡轮通道、风道以及遮雨罩,所述涡轮通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屋顶通风道上的螺丝孔,所述涡轮通道内转动连接有叶片,所述风道与所述涡轮通道固定连接,所述风道的外表面由弧面和平面构成,所述遮雨罩与所述风道可拆卸连接,所述遮雨罩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上设置有钢化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集通风、彩光和防漏于一体的功能,功能结构更完善,使用更加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


[0001]本技术属于屋顶建筑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

技术介绍

[0002]屋顶通风器也叫屋顶自然通风器和屋面自然通风器,主要围绕空气动力学风载体型理论中“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也就是风作用于物体表面时,迎风面为压力,背风面及顺风向的侧面为吸力的原理。屋顶通风器的整体设计通常为流线圆弧型,既能保证通风器本体强度,也有效减轻通风器本体所承受的风压,利用通风器本体高度和弧形所形成的大容积,有效提高室内空气收集和排放能力。
[0003]目前的屋顶通风器通常为涡轮通风器,即利用自然风力推动叶片运转,因运转产生离心力诱使空气流动,由于叶片质量轻、厚度薄,即使是微风也能带动其运转。目前的屋顶通风器,通常需要同时考虑通风、采光以及避雨等问题,由于兼顾的因素较多,因而通常会存在设计缺陷,如兼顾通风和采光等因素,通常又会出现漏水等因素,无法达到功能设计的最大化。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其具有集通风、彩光和防漏于一体的功能,功能结构更完善,使用更加方便。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包括涡轮通道、风道以及遮雨罩,所述涡轮通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屋顶通风道上的螺丝孔,所述涡轮通道内转动连接有叶片,所述风道与所述涡轮通道固定连接,所述风道的外表面由弧面和平面构成,所述遮雨罩与所述风道可拆卸连接,所述遮雨罩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上设置有钢化玻璃。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涡轮通道的顶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风道的所述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孔对应的固定槽,所述螺栓孔和固定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面上设置有嵌槽,所述嵌槽内设置有磁铁,所述遮雨罩由球面和不锈钢柱构成,所述透光孔设置于所述球面上,所述不锈钢柱固定于所述球面的底部,所述球面通过不锈钢柱插入所述嵌槽内磁吸固定。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化玻璃的下表面设置有椭圆面。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蚊虫进入屋内的防虫罩。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涡轮通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防虫网。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虫网由外框和网格构成,所述涡轮通道的底部设置有丝杆、角铁以及螺母,所述角铁的一端与所述丝杆滑动连接,另一端抵接所述外框,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角铁的底部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涡轮通道为圆柱型结构,所述叶片与所述涡轮通
道同心设置。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道采用不锈钢材料一体成型。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面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疏水涂层。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将涡轮通道通过螺丝和螺丝孔固定在房屋的通风道上,然后安装好风道和遮雨棚,由于风道的外表面由弧面和平面构成,当其处于屋顶上时,弧面表面流速快,气压低,而涡轮通道和风道内流速小气压高,使得屋内的空气实现上升趋势,带动叶片转动,进而实现通风,同时,由于遮雨罩的存在,使得雨水从遮雨罩外缘留下,不会流入风道和涡轮通道内,除此之外,由于遮雨罩上设置有透光孔,透光孔上的钢化玻璃能起到很好的透光作用,又能避免雨水进入涡轮通道和风道内,以此实现具有集通风、彩光和防漏于一体的功能,功能结构更完善,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涡轮通道和风道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3为涡轮通道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4为风道的立体结构图。
[0022]附图标识:
[0023]100、涡轮通道;101、叶片;102、螺栓孔;103、螺丝孔;104、防虫网;105、丝杆;106、角铁;107、螺母;200、风道;201、弧面;202、平面;203、嵌槽;204、磁铁;205、防虫罩;206、固定槽;300、遮雨罩;301、透光孔;302、钢化玻璃;303、球面;304、不锈钢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进一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公开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内”、“中”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合先叙明。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照1至4,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包括涡轮通道100、风道200以及遮雨罩300,所述涡轮通道1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屋顶通风道200上的螺丝孔103,所述涡轮通道100内转动连接有叶片101,所述风道200与所述涡轮通道100固定连接,所述风道200的外表面由弧面201和平面202构成,所述遮雨罩300与所述风道200可拆卸连接,所述遮雨罩300上设置有透光孔301,所述透光孔301上设置有钢化玻璃302。
[0029]使用时,通过将涡轮通道100通过螺丝和螺丝孔103固定在房屋的通风道200上,然后安装好风道200和遮雨棚,由于风道200的外表面由弧面201和平面202构成,当其处于屋顶上时,弧面201表面流速快,气压低,而涡轮通道100和风道200内流速小气压高,使得屋内的空气实现上升趋势,带动叶片101转动,进而实现通风,同时,由于遮雨罩300的存在,使得雨水从遮雨罩300外缘留下,不会流入风道200和涡轮通道100内,除此之外,由于遮雨罩300上设置有透光孔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通道、风道以及遮雨罩,所述涡轮通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屋顶通风道上的螺丝孔,所述涡轮通道内转动连接有叶片,所述风道与所述涡轮通道固定连接,所述风道的外表面由弧面和平面构成,所述遮雨罩与所述风道可拆卸连接,所述遮雨罩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上设置有钢化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通道的顶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风道的所述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孔对应的固定槽,所述螺栓孔和固定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上设置有嵌槽,所述嵌槽内设置有磁铁,所述遮雨罩由球面和不锈钢柱构成,所述透光孔设置于所述球面上,所述不锈钢柱固定于所述球面的底部,所述球面通过不锈钢柱插入所述嵌槽内磁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建筑用保护罩屋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辉冯志佳李国飞黄杰灵张婵飞李文豪黄丁辉黄木生李杰霖潘碧玲蒋嘉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