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越野摩托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90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轮越野摩托车架,包括车头立管,车头立管呈中空管状结构,该车架还包括油箱支撑组件、坐垫托架组件和发动机安装组件;油箱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且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的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车头立管的同一侧;坐垫托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托架和右后托架,且上支撑梁的后端插接在左后托架和右后托架前侧的槽口处;发动机安装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安装基座和右安装基座,左安装基座和右安装基座的前端设有安装槽,下支撑梁的后端插接在安装槽内,且左安装基座和右安装基座之间靠近车头立管的一侧设有发动机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便于检修、振动小、油箱防护效果好、便于车型拓展等有益效果。有益效果。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越野摩托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架,尤其是涉及一种两轮越野摩托车架,属于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社会中摩托车是一种十分普及的交通工具,而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中最为重要的支撑部件,具有承重、防撞和担负及固定摩托车大部分附属部件的功能,因此摩托车车架的结构形式和性能对整车的参数和性能影响很大。
[000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运动及竞技项目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目前,越野摩托车在多数体育运动中一直被人誉为勇敢者的运动,这项运动充分地体现了人与机械的完美结合,它集挑战性、技巧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由于这项运动极具挑战性、危险性,对摩托车自身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的越野摩托车车架是将多个管材焊接在一起而构成摩托车车架,一方面在受外力的影响下极其容易变形,降低了摩托车架的强度,另一方面不便于检测内部设备,且行驶过程中存在发动机振动大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感,另外油箱防护效果不佳,在摩托车发生倾翻时,油箱会与地面撞击,增大了撞损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两轮越野摩托车架。
[0005]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两轮越野摩托车架,包括车头立管,所述车头立管呈中空管状结构,该车架还包括油箱支撑组件、坐垫托架组件和发动机安装组件;所述油箱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且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的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车头立管的同一侧;所述坐垫托架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托架和右后托架,所述左后托架和右后托架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且上支撑梁的后端插接在左后托架和右后托架前侧的槽口处;所述发动机安装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安装基座和右安装基座,所述左安装基座和右安装基座的前端设有安装槽,所述下支撑梁的后端插接在安装槽内,且左安装基座和右安装基座之间靠近车头立管的一侧设有发动机安装座。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梁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上梁管和右上梁管,所述左上梁管和右上梁管的前段向内折弯并焊接在车头立管的后壁上侧,所述下支撑梁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下梁管和右下梁管,所述左下梁管和右下梁管的前段向内折弯并焊接在车头立管的后壁下侧。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与车头立管的连接处均焊接有加强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左上梁管、左下梁管与车头立管的连接处以及右上梁管、右下梁管与车头立管的连接处均焊接有第一支撑板,左上梁管与左下梁管之间以及右上梁管与右下梁管之间均焊接有第二支撑板,且左上梁管和右上梁管的后端处连接有加强梁。
[0010]作为优选,所述左下梁管和右下梁管的前侧对称设有覆盖件固定片。
[0011]作为优选,所述左安装基座和右安装基座均呈扁管形板状结构,且其中部向后弓,且左安装基座和右安装基座的上部及下部之间连接有两根平行的横梁。
[0012]作为优选,所述发动机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且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焊接在两根横梁上。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前侧面设有托板。
[0014]作为优选,位于上部的所述横梁侧壁焊接有减震板。
[0015]作为优选,所述车头立管的下端前侧设有转向限位块。
[0016]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下述优点:
[0017](1)本技术提供的油箱支撑组件与车头立管为整体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车头立管与油箱支撑组件的结合精度,结构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减小使用过程中的振动,能够提高摩托车的平稳性,而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感;
[0018](2)本技术提供的油箱支撑组件与坐垫托架组件和发动机安装组件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整机的检查维修;
[0019](3)本技术提供的油箱支撑组件能够将整个油箱包围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能够对油箱形成保护,当摩托车发生倾倒时,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与地面撞击,避免油箱直接与地面碰撞而发生损坏;
[0020](4)本技术提供的坐垫托架组件结构设计合理,强度高,能够提高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1](5)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安装组件设有两个发动机安装座,且发动机安装座上设有与发动机稳定结合的安装耳,使得发动机与整个车架连接的更加稳定,有效减少了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感;
[0022](6)本技术适用性强,便于车型拓展。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的右视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9]图7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中油箱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本技术中坐垫托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技术中坐垫托架组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技术中发动机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本技术中发动机安装组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5]图示说明:1

车头立管,11

转向限位块,2

油箱支撑组件,21

上支撑梁,211

左上梁管,212

右上梁管,22

下支撑梁,221

左下梁管,222

右下梁管,23

加强板,24

第一支撑
板,25

第二支撑板,26

加强梁,27

覆盖件固定片,3

坐垫托架组件,31

左后托架,32

右后托架,33

固定板,34

第一连接板,35

槽口,36

第二连接板,4

发动机安装组件,41

左安装基座,42

右安装基座,43

安装槽,44

发动机安装座,441

第一安装座,442

第二安装座,443

安装耳,45

横梁,46

托板,47

减震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越野摩托车架,包括车头立管(1),所述车头立管(1)呈中空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架还包括油箱支撑组件(2)、坐垫托架组件(3)和发动机安装组件(4);所述油箱支撑组件(2)包括上支撑梁(21)和下支撑梁(22),且上支撑梁(21)和下支撑梁(22)的前端均固定连接在车头立管(1)的同一侧;所述坐垫托架组件(3)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托架(31)和右后托架(32),所述左后托架(31)和右后托架(32)之间通过固定板(33)连接,且上支撑梁(21)的后端插接在左后托架(31)和右后托架(32)前侧的槽口(35)处;所述发动机安装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安装基座(41)和右安装基座(42),所述左安装基座(41)和右安装基座(42)的前端设有安装槽(43),所述下支撑梁(22)的后端插接在安装槽(43)内,且左安装基座(41)和右安装基座(42)之间靠近车头立管(1)的一侧设有发动机安装座(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越野摩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梁(21)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上梁管(211)和右上梁管(212),所述左上梁管(211)和右上梁管(212)的前段向内折弯并焊接在车头立管(1)的后壁上侧,所述下支撑梁(22)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下梁管(221)和右下梁管(222),所述左下梁管(221)和右下梁管(222)的前段向内折弯并焊接在车头立管(1)的后壁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轮越野摩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梁(21)和下支撑梁(22)与车头立管(1)的连接处均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凌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