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车架及后叉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具体为一种摩托车车架及后叉。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
[0003]摩托车的车架和后叉之间的连接多是通过轴销连接,而一般的铆钉式的轴销固然能够有效地防止车架与后叉之间脱落,但是铆钉式的轴销难以进行拆卸不便于维修,而螺纹连接式的轴销会应振动而松脱,无法有效地保障车辆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及后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摩托车的车架和后叉之间的连接多是通过轴销连接,而一般的铆钉式的轴销固然能够有效地防止车架与后叉之间脱落,但是铆钉式的轴销难以进行拆卸不便于维修,而螺纹连接式的轴销会应振动而松脱,无法有效地保障车辆的安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车架及后叉,包括车架和后叉,所述后叉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右侧面底部。
[0006]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车架及后叉,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00)和后叉(200),所述后叉(200)安装在所述车架(100)的右侧面底部,所述车架(100)包括:车架头管组件(110),所述车架头管组件(110)包括:车架头管本体(111);转向限位片(112),所述转向限位片(112)设置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11)的左侧面底部;上边管组件(120),所述上边管组件(120)设置在所述车架头管组件(110)的右侧面,所述上边管组件(120)包括:两个上边管(121),两个所述上边管(121)相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11)的右侧面;座椅后固定支架(122),所述座椅后固定支架(122)设置在两个所述上边管(121)之间远离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11)的一端;两个后尾架固定支架(123),两个所述后尾架固定支架(123)一一对应的设置在两个所述上边管(121)的底部远离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11)的一端;尾管(130),所述尾管(130)安装在所述上边管组件(120)上远离所述车架头管组件(110)的一端;下边管组件(140),所述下边管组件(140)设置在所述车架头管组件(110)的右侧面,所述下边管组件(140)在所述上边管组件(120)的下端,所述下边管组件(140)与所述上边管组件(120)相连接,所述下边管组件(140)包括:两个下边管(141),两个所述下边管(141)相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11)的右侧面,所述下边管(141)在所述上边管(121)的下端,所述下边管(141)上远离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11)的一端与所述上边管(121)上远离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11)的一端相连接;两个支撑管(142),两个所述支撑管(142)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下边管(141)的外壁上远离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11)的一端,所述支撑管(142)上远离所述下边管(141)的一端与所述上边管(121)相连接;两个后叉固定支架(143),两个所述后叉固定支架(143)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下边管(141)的折弯处,所述后叉固定支架(143)包括:后叉固定支架本体(143a);固定孔(143b),所述固定孔(143b)开设在所述后叉固定支架本体(143a)的前表面右侧底部,所述固定孔(143b)为阶梯形孔;第一固定槽(143c),所述第一固定槽(143c)开设在所述固定孔(143b)上内径较大的孔洞的内腔侧壁上;所述后叉(200)包括:后叉边管组件(210),所述后叉边管组件(210)包括:两个后叉边管(211);两个后轮固定片(212),两个所述后轮固定片(212)一一对应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后叉边管(211)的右端面;链罩固定支架(213),所述链罩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灵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驰辉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