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井防砂固定阀,包括双通接头部,双通接头部两端分别设有下部油管短节和上部油管短节,双通接头部内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一端连通下部油管短节,第一流道另一端设有上球阀,第一流道通过上球阀与上部油管短节连通,第二流道一端连通上部油管短节,第二流道另一端设有下球阀,第二流道通过下球阀与下部油管短节连通,第一流道中设有筛孔,解决了油管内杂质过滤的问题。解决了油管内杂质过滤的问题。解决了油管内杂质过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洗井防砂固定阀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防砂井洗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合油田底部固定杆式泵或固定阀可打捞式管式泵使用,连接在抽油泵下部油管上的洗井防砂固定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部分油田区块的采油井采用底部固定杆式泵或固定阀可打捞式管式泵机抽,由于底部固定杆式泵本身结构限制,泵体的尾部无法安装过滤筛管。若安装在油管上,则经过一段时间后油管内的各类砂粒或异物会沉积在筛管上,无法通过正洗井排出,进而堵塞流道。若油管上无筛管,则在抽油泵正常工作时无法过滤掉砂粒或各类异物,这些杂质进入泵腔后无法及时排出,滞留在泵腔内导致卡泵,降低了泵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须一种既能满足采油井洗井冲砂用,又能实现进油时过滤砂粒作用的洗井防砂固定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洗井防砂固定阀,解决了油管内杂质过滤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井防砂固定阀,包括双通接头部,双通接头部两端分别设有下部油管短节和上部油管短节,双通接头部内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一端连通下部油管短节,第一流道另一端设有上球阀,第一流道通过上球阀与上部油管短节连通,第二流道一端连通上部油管短节,第二流道另一端设有下球阀,第二流道通过下球阀与下部油管短节连通,第一流道中设有筛孔。
[0005]优选的方案中,第一流道一端设有第一中间腔,第一中间腔端部设有第二过油孔,上球阀封堵第二过油孔,筛孔设在第一中间腔侧壁,双通接头部靠近下部油管短节的一端设有下阀罩,下阀罩内第二中间腔,第二中间腔与第二流道连通,第二中间腔端部设有第一过油孔,下球阀封堵第一过油孔。
[0006]优选的方案中,下阀罩下端设有销筒,销筒内设有可滑动的挡销装置,挡销装置端部抵靠下球阀,还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靠销筒底部内壁和挡销装置。
[0007]优选的方案中,挡销装置包括带杆滑塞和调整套,带杆滑塞外壁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贴紧销筒内壁,带杆滑塞一端和调整套螺纹套接,带杆滑塞另一端抵靠下球阀,调整套设有法兰结构,弹簧抵靠调整套的法兰结构。
[0008]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中空顶丝,中空顶丝外壁与调整套螺纹连接,中空顶丝端面顶紧带杆滑塞。
[0009]优选的方案中,双通接头部靠近上部油管短节的一端设有上阀罩,上球阀设在上阀罩内,上阀罩侧壁设有第三过油孔,第一流道通过第三过油孔与上部油管短节。
[0010]优选的方案中,销筒侧壁设有第四过油孔,第二流道通过第四过油孔与下部油管短节连通。
[0011]优选的方案中,下部油管短节端部设有下接箍,上部油管短节端部设有上接箍。
[0012]在下井作业时,现将洗井防砂固定阀连接在底部固定杆式泵泵座或固定阀可打捞
式管式泵下部,再随油管柱一起下入油井中设计位置,最后再进行其余下井作业。
[0013]正常采油或反洗井时,抽油泵下部尾管内的液体不断的流经洗井防砂固定阀进入抽油泵内,原油先流向双通接头部的第一流道,液体中携带的部分较大尺寸的砂粒、异物等杂质被双通接头部上的筛孔过滤掉,较小尺寸的砂粒、异物等杂质随液体流经上球阀进入抽油泵进油口处,部分较小尺寸的砂粒、异物等杂质因为重力作用沉积在上阀罩与上部油管短节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0014]在正洗井作业时,高压洗井液从洗井防砂固定阀上部流入,上球阀受液压作用关闭,下球阀受液压作用压缩弹簧打开,高压洗井液将油管内各类杂质异物冲洗掉后经洗井防砂固定阀进入尾管,最后排出至地面。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为底部固定杆式泵或固定阀可打捞式管式泵等尾部无法直接设计筛管的特殊类型抽油泵防砂洗井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既能满足正常采油作业时的防砂需求,又能满足双向洗井需求。
[0017](2)在双通接头部第一流道上的进液口处设计筛孔,可以过滤掉大部分从井底随原油携带上来的较大尺寸的砂粒、异物等杂质,避免堵塞固定阀。
[0018](3)在双通接头部上端的上阀罩与上部油管短节之间设计有环形沉砂空间,可以沉积部分砂粒、异物等杂质,上阀罩采用侧向过液设计,当进入固定阀的杂质因为重力作用向下沉积时,落到上阀罩锥面上后可以滑落到上阀罩与上部油管短节之间的环形空间中,避免直接落到上阀罩内堵塞上球阀,干扰上球阀正常工作。
[0019](4)下阀罩连接在双通接头部下端,下球阀中的阀球被挡销始终压紧座封在阀座上,当正常采油或反洗井时,液体不会经过下球阀进入到双通接头部的第二流道中,而只能从双通接头径向流道经筛孔过滤后进入,使固定阀起到了有效的防砂作用。当正洗井作业时,受油管上部高压洗井液的作用,上球阀关闭,下球阀中的阀球压缩挡销装置上的弹簧打开,油管上部冲洗下来的大小尺寸的砂粒、异物等杂质直接流经下球阀后进入尾管,最后排出至地面。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防砂效果好、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非常适用于油田出砂严重油井的防砂井洗井工艺,配合井下底部固定杆式泵或固定阀可打捞式管式泵使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挡销装置优化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挡销装置斜视图。
[0025]图中:上阀罩1;上球阀2;下阀罩3;第一过油孔301;下球阀4;下部油管短节5;下环形空间501;上接箍6;上部油管短节7;上环形空间701;双通接头部8;筛孔801;第一流道802;第二流道803;第一中间腔804;第二过油孔805;第三过油孔806;第二中间腔807;销筒9;第四过油孔901;挡销装置10;带杆滑塞1001;调整套1002;中空顶丝1003;密封圈1004;弹簧11;下接箍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
‑
3中,一种洗井防砂固定阀,包括双通接头部8,双通接头部8两端分别设有下部油管短节5和上部油管短节7,双通接头部8内设有第一流道802和第二流道803,第一流道802一端连通下部油管短节5,第一流道802另一端设有上球阀2,第一流道802通过上球阀2与上部油管短节7连通,第二流道803一端连通上部油管短节7,第二流道803另一端设有下球阀4,第二流道803通过下球阀4与下部油管短节5连通,第一流道802中设有筛孔801。
[0027]双通接头部8与下部油管短节5之间组成下环形空间501,双通接头部8与上部油管短节7之间组成上环形空间701。
[0028]优选的方案中,第一流道802一端设有第一中间腔804,第一中间腔804端部设有第二过油孔805,上球阀2封堵第二过油孔805,筛孔801设在第一中间腔804侧壁,双通接头部8靠近下部油管短节5的一端设有下阀罩3,下阀罩3内第二中间腔807,第二中间腔807与第二流道803连通,第二中间腔807端部设有第一过油孔301,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井防砂固定阀,其特征是:包括双通接头部(8),双通接头部(8)两端分别设有下部油管短节(5)和上部油管短节(7),双通接头部(8)内设有第一流道(802)和第二流道(803),第一流道(802)一端连通下部油管短节(5),第一流道(802)另一端设有上球阀(2),第一流道(802)通过上球阀(2)与上部油管短节(7)连通,第二流道(803)一端连通上部油管短节(7),第二流道(803)另一端设有下球阀(4),第二流道(803)通过下球阀(4)与下部油管短节(5)连通,第一流道(802)中设有筛孔(8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洗井防砂固定阀,其特征是:第一流道(802)一端设有第一中间腔(804),第一中间腔(804)端部设有第二过油孔(805),上球阀(2)封堵第二过油孔(805),筛孔(801)设在第一中间腔(804)侧壁,双通接头部(8)靠近下部油管短节(5)的一端设有下阀罩(3),下阀罩(3)内第二中间腔(807),第二中间腔(807)与第二流道(803)连通,第二中间腔(807)端部设有第一过油孔(301),下球阀(4)封堵第一过油孔(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洗井防砂固定阀,其特征是:下阀罩(3)下端设有销筒(9),销筒(9)内设有可滑动的挡销装置(10),挡销装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士文,张倩,刘建魁,杜林辉,成鹏,胡鑫,杨小伟,王磊磊,屈代容,张元圆,唐裔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