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773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包括方管焊接框架、依次设于方管焊接框架内部的升降机构、防尘罩退卸机构、底部旋转机构以及设于方管焊接框架上的控制机构和调试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立板、安装于立板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安装于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的第一减速器、安装于第一减速器上的丝杆组件以及安装于丝杆组件上的L型板框架;防尘罩退卸机构包括设于L型板框架下面的退卸机构滑轨、退卸机构滑块、退卸机构转接件、防尘罩退卸工装以及气液增压机构;底部旋转机构包括第二减速器、第二伺服电机、旋转组件、气爪组件、减震器底部夹紧组件以及旋转复位组件;解决了现有的防尘罩退卸无法适应不同型号油压减振器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减振器退卸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压减振器是机车车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地铁车辆、城市轻轨车辆和高速公路大型客运车辆转向架(车桥)一系悬挂、二系悬挂装置上的重要减振构件,是靠拉伸、压缩活塞杆往返运动形成液压阻尼力达到减振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减振阻尼效应和柔性的减振效果,是提高机车、车辆高速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安全性的关键部件。
[0003]目前油压减振器上的防尘罩在拆解作业时,需要将防尘罩完全拧松,并退卸出来。此过程一般使用手动工装进行拆解作业,未实现半自动和全自动拆解作业。油压减振器拆解作业需要的拆解扭矩≥1000Nm,需要用手动半月牙型的工装抱紧,并夹紧防尘罩。作业人员使用长度为2米的助力杆臂,对拆解工装施加扭矩。人工拆解作业占用空间较大,且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防尘罩的大小不一样,半月牙型的夹持工装不一样,更换较为麻烦,且需要使用螺母锁紧,切工装管理为人工管理,工装管理麻烦,且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通过在方管焊接框架内又上而下依次设置升降机构、防尘罩退卸机构、底部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L型板框架带动所述防尘罩退卸机构的防尘罩退卸工装向下移动;所述防尘罩退卸工装向内侧移动,夹紧油压减震器的防尘罩;通过底部旋转机构夹紧所述油压减振器的底部使其保持直立并驱动油压减振器旋转;所述升降机构随着所述油压减振器的旋转提升防尘罩,所述防尘罩退卸机构上的防尘罩退卸工装松开防尘罩,所述升降机构一并提升防尘罩退卸工装,底部旋转机构上的定位机构松开减振器的底部,并通过机器人将油压减振器移走;本技术实现油压减振器防尘罩的拆卸作业,取代了传统的使用手动工装和加力杆进行拆解作业,提升了检修作业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作业规范性;通过在方管焊接框架上设控制机构和调试机构,并采用拆解扭矩记录系统,实现减振器拆解作业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并将数据传至PLC中,MES系统与PLC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便于后期数据分析和查看;本技术具有自动作业和人工作业两种模式,在自动作业过程中,无需人员干预与自动六轴机器人进行逻辑交互,实现减振器的自动上料、自动下料和防尘罩拆解作业;采用伺服电机,针对不同的减振器的拆解工装进行自动定位拆解作业,提高了自动化水平;解决了现有的防尘罩退卸装置无法适应不同型号的油压减振器防尘罩自动拧松作业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包括方管焊接框架、由上而下依次设于所述方管焊接框架内部的升降机构、防尘罩退卸机构、底部旋转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方管焊接框架上的控制机构和调试机构;
[0006]所述方管焊接框架的内部设有水平支撑板;所述升降机构、所述防尘罩退卸机构
以及部分所述底部旋转机构均设于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上方;
[000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焊接于所述方管焊接框架上的立板、安装于所述立板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的第一减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减速器上的丝杆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丝杆组件上的L型板框架;
[0008]所述防尘罩退卸机构包括设于所述L型板框架下面的退卸机构滑轨、退卸机构滑块、退卸机构转接件、防尘罩退卸工装以及气液增压机构;所述退卸机构转接件共两块,分别间隔对称且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退卸机构滑块的底部;两块所述退卸机构转接件之间设有防尘罩退卸工装;所述防尘罩退卸工装包括相向设立的两个半环结构;
[0009]所述底部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直连的第二减速器、第二伺服电机、旋转组件、气爪组件、减震器底部夹紧组件以及旋转复位组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组件包括由上而下平行间隔安装于所述立板上的第一滚珠丝杆支撑座、第二滚珠丝杆支撑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支撑座和第二滚珠丝杆支撑座之间的丝杆;
[0011]所述丝杆上设有丝杆螺帽,所述丝杆螺帽的下面安装有立板丝杆转接件;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支撑座的中心;
[0012]所述丝杆螺帽沿着所述丝杆上下直线运动;
[0013]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支撑座的中心设有滚珠轴承。
[0014]进一步地,所述L型板框架安装于所述立板丝杆转接件上;所述丝杆螺帽通过驱动立板丝杆转接件运动进而带动驱动所述L型板框架上下升降运动;
[0015]所述立板上还竖向平行间隔设有升降滑轨;
[0016]两条所述升降滑轨设于所述丝杆的两侧,两条所述升降滑轨上对称且活动安装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与所述L型板框架相连,通过所述丝杆的上下运动,带动所述L型板框架沿所述升降滑轨上下运动。
[0017]进一步地,所述L型板框架包括与所述立板平行间隔设置的竖直板和与所述水平支撑板平行设置的水平板;
[0018]所述L型板框架的L形开口背离所述升降滑轨;
[0019]所述竖直板和所述水平板之间设有支撑斜板;
[0020]所述水平板上设有供油压减震器穿过的半孔。
[0021]进一步地,所述退卸机构滑轨在所述半孔的两侧左右对称设置;
[0022]所述退卸机构滑块在所述半孔两侧的所述退卸机构滑轨上分别设置;
[0023]所述退卸机构转接件共两块,分别间隔对称且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退卸机构滑块的底部;
[0024]两块所述退卸机构转接件之间设有防尘罩退卸工装;
[0025]所述退卸机构转接件为L形板,两个所述退卸机构转接件的L形开口朝向所述立板设置;
[0026]所述气液增压机构设于两个所述退卸机构转接件的L形开口之间;
[0027]所述防尘罩退卸工装包括相向设立的两个半环结构。
[002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所述气爪组件、所述减震器底部夹紧组件以及所述旋转复位组件均设于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减速器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均设于所述
水平支撑板的下方;
[0029]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侧面。
[0030]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减速器上方的第一转盘、平行间隔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上方的第二转盘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之间的多个支撑柱;
[0031]所述气爪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转盘上的气爪和安装于所述气爪上的气爪工装;
[0032]所述减震器底部夹紧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转盘上的减震器底部夹紧工装安装架和安装于所述减震器底部夹紧工装安装架上的减震器底部夹紧工装;所述气爪工装设于所述减震器底部夹紧工装的侧面,用于顶紧所述减震器底部夹紧工装;
[0033]所述减震器底部夹紧工装与所述气爪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器底部夹紧工装和所述气爪工装为可相互靠近和远离的对位结构,且两者与油压减振器底部耳环侧面嵌合;
[0034]所述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管焊接框架(1)、由上而下依次设于所述方管焊接框架(1)内部的升降机构(2)、防尘罩退卸机构(3)、底部旋转机构(4)以及设于所述方管焊接框架(1)上的控制机构(5)和调试机构(6);所述方管焊接框架(1)的内部设有水平支撑板(11);所述升降机构(2)、所述防尘罩退卸机构(3)以及部分所述底部旋转机构(4)均设于所述水平支撑板(11)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焊接于所述方管焊接框架(1)上的立板(21)、安装于所述立板(21)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22)、安装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2)输出端的第一减速器(23)、安装于所述第一减速器(23)上的丝杆组件(24)以及安装于所述丝杆组件(24)上的L型板框架(246);所述防尘罩退卸机构(3)包括设于所述L型板框架(246)下面的退卸机构滑轨(31)、退卸机构滑块(32)、退卸机构转接件(33)、防尘罩退卸工装(34)以及气液增压机构(35);所述退卸机构转接件(33)共两块,分别间隔对称且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退卸机构滑块(32)的底部;两块所述退卸机构转接件(33)之间设有防尘罩退卸工装(34);所述防尘罩退卸工装(34)包括相向设立的两个半环结构;所述底部旋转机构(4)包括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2)直连的第二减速器(41)、第二伺服电机(42)、旋转组件(43)、气爪组件(44)、减震器底部夹紧组件(45)以及旋转复位组件(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组件(24)包括由上而下平行间隔安装于所述立板(21)上的第一滚珠丝杆支撑座(241)、第二滚珠丝杆支撑座(242)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支撑座(241)和第二滚珠丝杆支撑座(242)之间的丝杆(243);所述丝杆(243)上设有丝杆螺帽(244),所述丝杆螺帽(244)的下面安装有立板丝杆转接件(245);所述丝杆(243)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支撑座(241)和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支撑座(242)的中心;所述丝杆螺帽(244)沿着所述丝杆(243)上下直线运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支撑座(242)的中心设有滚珠轴承(2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框架(246)安装于所述立板丝杆转接件(245)上;所述丝杆螺帽(244)通过驱动立板丝杆转接件(245)运动进而带动驱动所述L型板框架(246)上下升降运动;所述立板(21)上还竖向平行间隔设有升降滑轨(211);两条所述升降滑轨(211)设于所述丝杆(243)的两侧,两条所述升降滑轨(211)上对称且活动安装有升降滑块(212),所述升降滑块(212)与所述L型板框架(246)相连,通过所述丝杆(243)的上下运动,带动所述L型板框架(246)沿所述升降滑轨(211)上下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退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框架(246)包括与所述立板(21)平行间隔设置的竖直板(2461)和与所述水平支撑板(11)平行设置的水平板(2462);所述L型板框架(246)的L形开口背离所述升降滑轨(211);所述竖直板(2461)和所述水平板(2462)之间设有支撑斜板2463;所述水平板(2462)上设有供油压减震器穿过的半孔(24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压减振器防尘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琳张晓民
申请(专利权)人: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