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吸收性物品,其是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具有优异的防止侧漏效果,并且穿着感优异。该折叠的吸收性物品(1)构成为在顶片(2)和背片(3)之间配置有吸收体(4);吸收性物品(1)的肌肤面侧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具有作为立起起点的基部(5A)和作为立起远端的自由端(5B)的立起襟翼(5);吸收性物品(1)以肌肤面侧为内侧,通过在和立起襟翼(5)重合的位置形成的折线(F1)朝宽度方向被翻折;立起襟翼(5)中,在比折线(F1)靠基部(5A)侧设置有基部侧弹性部件(7A),在比折线(F1)靠自由端(5B)侧设置有自由端侧弹性部件(7B),基部侧弹性部件(7A)以比自由端侧弹性部件(7B)强的收缩力进行设置。行设置。行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的吸收性物品
[0001]本技术涉及折叠的吸收性物品,该折叠的吸收性物品通过将带型的一次性尿布或者尿垫等吸收性物品可展开地折叠从而形成。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为了防止尿等的侧漏,在肌肤面侧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立起襟翼的吸收性物品。这种吸收性物品较多情况下是在使用前在宽度方向或者前后方向进行折叠从而以紧凑的状态被收纳在包装容器内。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带型的一次性尿布或者尿垫等的展开型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在肌肤面侧设置有立起襟翼,通过在宽度方向折成三折后,继续在前后方向折成三折从而进行折叠。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041307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
‑
157047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
‑
2022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虽然吸收性物品通过在肌肤面侧设置立起襟翼,能够防止穿着者排泄的尿等的侧漏,但是如果是具有更好的防止侧漏功能,且穿着感优异的吸收性物品则更令人期待。本技术针对所述事项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折叠的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优异的防止侧漏效果,并且穿着感优异。
[0010]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能够解决所述课题的本技术的吸收性物品,是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吸收性物品具有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且构成为在顶片和背片之间配置有吸收体;吸收性物品的肌肤面侧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立起襟翼,立起襟翼具有作为立起起点的基部和作为立起远端的自由端;吸收性物品以肌肤面侧为内侧,通过在和立起襟翼重合的位置形成的折线朝宽度方向被翻折;立起襟翼中,在比折线靠基部侧设置有基部侧弹性部件,在比折线靠自由端侧设置有自由端侧弹性部件,基部侧弹性部件以比自由端侧弹性部件强的收缩力进行设置。
[0012]本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在被折叠的状态下,由于在和立起襟翼重合的位置被翻折,因此容易地对立起襟翼赋予折痕。因此,若在使用时将吸收性物品的折叠进行展开,则立起襟翼容易地在保持着折痕的状态下起立。此时,通过以较弱的收缩力设置自由端侧弹性部件,使得立起襟翼的比折线靠自由端侧的部分,在立起襟翼起立时容易柔软地接触穿着者的肌肤。此外,通过对立起襟翼赋予折痕,使得立起襟翼的比折线靠自由端侧的部分容易面状地接触穿着者的肌肤。另一方面,通过以较强的收缩力设置基部侧弹性部件,使得立
起襟翼的比折线靠基部侧的部分容易合适地起立。因此,本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具有优异的防止侧漏效果且穿着感优异。
[0013]优选地,基部侧弹性部件的根数比自由端侧弹性部件的根数多。由此,能够以比自由端侧弹性部件强的收缩力简便地设置基部侧弹性部件。
[0014]优选地,基部侧弹性部件和自由端侧弹性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比基部侧弹性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长。假如如此地设置基部侧弹性部件,则设置有多根的基部侧弹性部件容易一体地发挥收缩力,立起襟翼容易较高地起立。
[0015]优选地,立起襟翼中,设有三根以上弹性部件作为基部侧弹性部件和自由端侧弹性部件;设置在立起襟翼的弹性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形成为,在自由端侧的间隔距离比在基部侧的间隔距离宽。假如如此地在立起襟翼设置弹性部件,则立起襟翼容易地在基部侧较高地起立,并且在自由端侧容易柔软地接触穿着者的肌肤。
[0016]优选地,基部侧弹性部件配置在比基部靠自由端的附近。假如如此地配置基部侧弹性部件,则立起襟翼通过基部侧弹性部件的收缩力容易较高地起立。
[0017]优选地,自由端侧弹性部件配置在比折线靠自由端的附近。假如如此地设置自由端侧弹性部件,则在立起襟翼起立时,立起襟翼的自由端侧的部分容易面状地接触穿着者的肌肤。此外,通过将自由端侧弹性部件设置在一定程度远离折线的位置,容易地对立起襟翼赋予折线的折痕。
[0018]优选地,立起襟翼形成为从基部朝宽度方向的内侧立起。假如如此地形成立起襟翼,则在立起襟翼起立时,立起襟翼的自由端侧的部分容易向宽度方向的外侧打开并面状地接触穿着者的肌肤,能够提高穿着感。
[0019]优选地,基部侧弹性部件和自由端侧弹性部件配置于在立起襟翼的倒伏状态下整体和吸收体重合的位置。假如如此地配置基部侧弹性部件和自由端侧弹性部件,则通过使吸收性物品在和立起襟翼重合的位置被翻折,可容易合适地对立起襟翼赋予折痕。
[0020]优选地,基部侧弹性部件和自由端侧弹性部件通过粘接剂安装到立起襟翼,基部侧弹性部件的粘接剂量比自由端侧弹性部件的粘接剂量多。由此,立起襟翼的比折线靠基部侧的部分容易合适地起立。另一方面,立起襟翼的比折线靠自由端侧的部分,通过使自由端侧弹性部件的粘接剂量较少,而能够柔软地形成且使向穿着者的肌肤的接触变得柔软。
[0021]吸收性物品可以从朝宽度方向被翻折的状态进一步朝前后方向被翻折。由此,能够紧凑地形成折叠的吸收性物品。
[0022]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在与立起襟翼重合的位置翻折,且基部侧弹性部件以比自由端侧弹性部件更强的收缩力进行设置,因此在使用时,若将在与立起襟翼重合的位置的翻折进行展开,则立起襟翼容易合适地起立,并且立起襟翼的自由端侧容易柔软地接触穿着者的肌肤。因此,可成为具有优异的防止侧漏效果且穿着感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0024]图1表示本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一种示例,表示从肌肤面侧观察到的吸收性物品(尿垫)的俯视图。
[0025]图2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
Ⅱ‑Ⅱ
处的剖视图,表示立起襟翼倒伏的状态。
[0026]图3表示图2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表示立起襟翼起立的状态。
[0027]图4表示将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在宽度方向折成三折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8]图5表示继续将图4所示的吸收性物品在前后方向折成三折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1:吸收性物品;
[0031]2:顶片;
[0032]3:背片;
[0033]4:吸收体;
[0034]5:立起襟翼、5A:基部、5B:自由端;
[0035]6:侧片;
[0036]7:襟翼弹性部件、7A:基部侧弹性部件、7B:自由端侧弹性部件;
[0037]F1、F2:折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技术涉及折叠的吸收性物品,详细地,涉及带型的一次性尿布或者尿垫等在穿着时展开成平面状而使用的、所谓的展开型(Open Type)的吸收性物品,通过将该吸收性物品翻折从而形成折叠的吸收性物品。
[0039]首先,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使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在附图中,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个例子表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吸收性物品,是折叠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且构成为在顶片和背片之间配置有吸收体;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肌肤面侧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立起襟翼,所述立起襟翼具有作为立起起点的基部和作为立起远端的自由端;所述吸收性物品以肌肤面侧为内侧,通过在和所述立起襟翼重合的位置形成的折线朝宽度方向被翻折;所述立起襟翼中,在比所述折线靠所述基部侧设置有基部侧弹性部件,在比所述折线靠所述自由端侧设置有自由端侧弹性部件,所述基部侧弹性部件以比所述自由端侧弹性部件强的收缩力进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侧弹性部件的根数比所述自由端侧弹性部件的根数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侧弹性部件和所述自由端侧弹性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比所述基部侧弹性部件之间的间隔距离长。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起襟翼中,设有三根以上弹性部件作为所述基部侧弹性部件和所述自由端侧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立起襟翼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勇树,武田慎吾,伊藤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宝德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