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56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坡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坡体中部的抗滑桩,滑坡体上的抗滑桩上方和下方区域各自形成滑坡稳定区和滑坡变形区;在滑坡稳定区设置有截水沟,截水沟两端各自连接有沿滑坡体运动趋势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包括下端的且位于所述滑坡变形区内的排水沟下段,排水沟下段包括沿滑坡体运动趋势方向设置的若干排水沟单元,且使得任意两个排水沟单元首尾相互衔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更好的跨越滑坡变形区,能够更好的避免拉裂破坏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滑坡治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
[0003]滑坡治理时,通常会在滑坡的中部位置设置抗滑桩以防止上部的土体向下运动;并且还会在滑坡上浇筑混凝土明渠排水,以降低滑坡风险。但是由于滑坡部位的抗滑桩下方的土体仍然属于易变形区域。目前国内外滑坡治理工程中所采用的明渠排水结构大多是刚性混凝土结构,此类结构在跨越滑坡变形区时不能适应滑坡沿滑动方向的变形,建成后地表土体沿滑坡滑动方向的变形会导致刚性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的拉裂破坏。
[0004]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的跨越滑坡变形区,能够更好的避免拉裂破坏的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的跨越滑坡变形区,能够更好的避免拉裂破坏的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坡体中部的抗滑桩,滑坡体上的抗滑桩上方和下方区域各自形成滑坡稳定区和滑坡变形区;其特征在于,在滑坡稳定区设置有截水沟,截水沟两端各自连接有沿滑坡体运动趋势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包括下端的且位于所述滑坡变形区内的排水沟下段,排水沟下段包括沿滑坡体运动趋势方向设置的若干排水沟单元,且使得任意两个排水沟单元首尾相互衔接设置。
[0007]这样,上述的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中,在滑坡体上设置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抗滑桩,使得滑坡体上的位于抗滑桩上方的区域相对稳定以形成滑坡稳定区,并且在滑坡稳定区设置截水沟,截水沟能够阻截沿滑坡下流的水,还在截水沟两端连接有整体倾斜向下的排水沟以将水排除避免对整个滑坡体的冲刷。并且滑坡体上的抗滑桩下方的区域形成滑坡变形区,滑坡变形区没有受到抗滑桩的保护,使得滑坡体变形区上的土
体具有滑坡或变形的风险。对应的,使得排水沟下段经过并跨越滑坡变形区,排水沟下段包括沿滑坡体运动趋势方向设置的若干排水沟单元,且使得任意两个排水沟单元首尾相互衔接设置,使得排水沟下段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够,排水沟下段具有的形变能够更好的应付滑坡变形区的变形,能够更好的避免拉裂破坏,更好的保证排水的通常性。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更好的跨越滑坡变形区,能够更好的避免拉裂破坏的优点。
[0008]作为优化,排水沟单元包括上端的搭接端和下端的伸入端,搭接端的宽度尺寸大于伸入端的宽度尺寸设计,并使得任意相邻两个排水沟单元的伸入端能够伸入到对应排水沟单元的搭接端内以完成衔接。
[0009]这样,相邻两个排水沟单元之间的衔接结构更加简单,更加方便施工操作。
[0010]作为优化,在伸入端和搭接端相对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层结构。
[0011]这样,能够更好的避免相邻两个排水沟单元漏水,设计更加合理。
[0012]作为优化,所述密封层结构为沥青玛蹄脂油膏层。
[0013]这样,采用沥青玛蹄脂油膏层密封,效果更好,还具有一定的柔性,更好的应对滑坡变形区产生的形变。进一步的沥青玛蹄脂油膏层的厚度为2cm。
[0014]作为优化,所述排水沟单元为混凝土浇筑成型,且在排水沟单元内布置有钢筋。
[0015]这样,使得排水狗单元具有更好的强度,且更加方便加工制造。
[0016]作为优化,所述排水沟还包括排水沟上段,排水沟上段上下两端各自与截水沟和排水沟下段衔接。这样,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0017]作为优化,排水沟上段和截水沟均为混凝土浇筑得到。
[0018]这样,更加方便排水沟上段和截水沟的加工制造。
[0019]作为优化,所述截水沟整体呈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
[0020]这样,截水沟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能够更好的对滑坡体上的水流截断。
[0021]作为优化,所述滑坡体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30
°

[0022]这样,滑坡体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30
°
,更加方便施工操作,整个结构设计布局更加合理。
[0023]综上所述,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施工操作;相互衔接的排水沟单元能够更好的应对滑坡变形区的变形,能够更好的避免排水沟下段拉裂,能够更好的完成排水。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滑坡体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的排水沟下段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3是图2的A

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
对重要性。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坡体中部的抗滑桩1,滑坡体上的抗滑桩上方和下方区域各自形成滑坡稳定区2和滑坡变形区3;在滑坡稳定区设置有截水沟4,截水沟两端各自连接有沿滑坡体运动趋势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水沟5;所述排水沟包括下端的且位于所述滑坡变形区内的排水沟下段6,排水沟下段包括沿滑坡体运动趋势方向设置的若干排水沟单元7,且使得任意两个排水沟单元首尾相互衔接设置。
[0029]这样,上述的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中,在滑坡体上设置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抗滑桩,使得滑坡体上的位于抗滑桩上方的区域相对稳定以形成滑坡稳定区,并且在滑坡稳定区设置截水沟,截水沟能够阻截沿滑坡下流的水,还在截水沟两端连接有整体倾斜向下的排水沟以将水排除避免对整个滑坡体的冲刷。并且滑坡体上的抗滑桩下方的区域形成滑坡变形区,滑坡变形区没有受到抗滑桩的保护,使得滑坡体变形区上的土体具有滑坡或变形的风险。对应的,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坡体中部的抗滑桩,滑坡体上的抗滑桩上方和下方区域各自形成滑坡稳定区和滑坡变形区;其特征在于,在滑坡稳定区设置有截水沟,截水沟两端各自连接有沿滑坡体运动趋势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包括下端的且位于所述滑坡变形区内的排水沟下段,排水沟下段包括沿滑坡体运动趋势方向设置的若干排水沟单元,且使得任意两个排水沟单元首尾相互衔接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排水沟单元包括上端的搭接端和下端的伸入端,搭接端的宽度尺寸大于伸入端的宽度尺寸设计,并使得任意相邻两个排水沟单元的伸入端能够伸入到对应排水沟单元的搭接端内以完成衔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越滑坡变形区叠式混凝土明渠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伸入端和搭接端相对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层结构。4.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熊启辉吴叔刚李清山尹小彤晏椋桢廖雪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