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545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8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及汽车,发动机包括气缸盖和缸体,所述气缸盖设于所述缸体上,所述气缸盖具有上层水套腔、下层水套腔和连通孔,所述下层水套腔位于所述上层水套腔和所述缸体之间,且所述下层水套腔与所述上层水套腔间隔设置,所述上层水套腔和所述下层水套腔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且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气缸盖的外表面。本申请中,下层水套腔与上层水套腔间隔设置且通过连通孔连通,连通孔贯穿气缸盖的外表面,连通孔可从外表面加工,以消除上层水套腔和下层水套腔连接处的毛刺,避免毛刺影响冷却水在上层水套腔和下层水套腔之间流通,使燃烧室和排气结构得到充分冷却,降低气缸盖的热应力,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机的使用寿命。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及汽车


[0001]本申请属于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发动机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的功率密度不断提高,对零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气缸盖作为发动机最为关键的零部件之一,其可靠性与铸造工艺、冷却效果息息相关。采用双层水套能够很好得满足缸盖底面高温区域优先加强冷却的效果,但是双层水套缸盖铸造的工艺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
[0003]现有的发动机,上下层水套连接位置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毛刺,毛刺容易影响冷却水在上下层水套之间流通,甚至可能导致上下层水套之间堵塞,冷却水流通不畅时燃烧室高热区域容易产生水流死区,不满足冷却要求,导致气缸盖开裂,甚至整台发动机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及汽车,以消除上下层水套之间毛刺,避免毛刺影响上下层水套之间冷却水流通。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
[0006]缸体;以及
[0007]气缸盖,设于所述缸体上,所述气缸盖具有上层水套腔、下层水套腔和连通孔,所述下层水套腔位于所述上层水套腔和所述缸体之间,且所述下层水套腔与所述上层水套腔间隔设置;
[0008]其中,所述上层水套腔和所述下层水套腔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且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气缸盖的外表面。
[0009]可选的,所述下层水套腔包括排水流道,所述上层水套腔包括进水流道,所述排水流道和所述进水流道之间设置有隔板结构,所述排水流道和所述进水流道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隔板结构向内凹陷形成所述连通孔。
[0010]可选的,所述排水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进水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连通孔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
[0011]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的流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连通孔的流通面积不同。
[0012]可选的,所述上层水套腔还包括暖风出水口,所述暖风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流道的距离小于所述暖风出水口与所述第四流道的距离,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凹陷深度。
[0013]可选的,所述气缸盖还包括溢气通道,所述溢气通道与所述暖风出水口连通,所述暖风出水口位于所述上层水套腔到所述缸体的最远位置。
[0014]可选的,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连通孔内,所述密封塞与所述隔板结构间隔设置。
[0015]可选的,所述气缸盖还包括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设置在所述上层水套腔和所述下层水套腔之间;
[0016]所述气缸盖还包括燃烧室;
[0017]所述下层水套腔包括进水口、用于冷却所述排气结构和所述燃烧室的第一冷却支路和第一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支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支路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缸体连通。
[0018]可选的,所述下层水套腔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排气结构和所述燃烧室的第二冷却支路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却支路与所述排水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缸体连通。
[0019]可选的,所述下层水套腔包括第一上水口和第二上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一上水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支路连通,所述进水口通过两个所述第二上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却支路连通,两个所述第二上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上水口两侧;
[0020]所述气缸盖和所述缸体之间设置有缸盖垫片,所述缸盖垫片包括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孔连通所述缸体,所述上层水套腔包括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进水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孔连通所述缸体;
[0021]其中,所述第一过水孔的流通面积与所述第一上水口的流通面积正相关,所述第二过水孔的流通面积与所述第二上水口的流通面积正相关。
[002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
[0023]发动机;
[0024]车轮;
[0025]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车轮和所述发动机。
[0026]本申请公开的发动机及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申请中,下层水套腔与上层水套腔间隔设置且通过连通孔连通,连通孔贯穿气缸盖的外表面,因此连通孔可从气缸盖的外表面加工,这样可消除上层水套腔和下层水套腔连接处的毛刺,降低气缸盖的铸造难度,进而可避免毛刺影响冷却水在上层水套腔和下层水套腔之间流通,使燃烧室和排气结构的高温区域得到充分冷却,降低气缸盖的热应力,提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28]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00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3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缸盖内部腔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下层水套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层水套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缸盖与缸体相对的端面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层水套腔和下层水套腔装配示意图。
[003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连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位置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00、上层水套腔;110、进水流道;111、第三流道;112、第四流道;120、暖风出水口;130、第二出水口;140、第一定位孔;
[0040]200、下层水套腔;210、排水流道;211、第一流道;212、第二流道;220、进水口;230、第一冷却支路;240、第一出水口;250、第二冷却支路;260、第二定位孔;
[0041]300、连通孔;310、第一连通孔;320、第二连通孔;
[0042]400、上排气道;410、第一喉口;420、第一排气口;
[0043]500、下排气道;510、第二喉口;520、第二排气口;
[0044]600、燃烧室;
[0045]700、隔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6]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47]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以及气缸盖,设于所述缸体上,所述气缸盖具有上层水套腔、下层水套腔和连通孔,所述下层水套腔位于所述上层水套腔和所述缸体之间,且所述下层水套腔与所述上层水套腔间隔设置;其中,所述上层水套腔和所述下层水套腔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且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气缸盖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水套腔包括排水流道,所述上层水套腔包括进水流道,所述排水流道和所述进水流道之间设置有隔板结构,所述排水流道和所述进水流道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隔板结构向内凹陷形成所述连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进水流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连通孔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的流通面积和所述第二连通孔的流通面积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水套腔还包括暖风出水口,所述暖风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流道的距离小于所述暖风出水口与所述第四流道的距离,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凹陷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还包括溢气通道,所述溢气通道与所述暖风出水口连通,所述暖风出水口位于所述上层水套腔到所述缸体的最远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连通孔内,所述密封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武陈良吴广权占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