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及生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741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架及生物反应装置。该支撑架用于支撑培养罐内的生物反应袋,支撑架能够固设于培养罐内壁或生物反应袋外壁,且支撑架设置在生物反应袋与培养罐之间;支撑架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上设有较培养罐内壁隆起的支撑部,支撑部用于将生物反应袋相对于培养罐撑起;上述支撑架,通过相对于培养罐的内壁隆起的支撑部将生物反应袋相对于培养罐撑起,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生物反应袋的褶皱,一方面避免褶皱影响培养液冲刷生物反应袋内壁,增加培养过程中的溶氧效果,另一方面避免因细胞培养液长时间冲刷生物反应袋的褶皱,导致褶皱处发生塑性变形并形成容易泄漏的“白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架及生物反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反应装置相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架及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反应袋是一种采用膜材制备的袋装装置,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研究及商业化生产操作中,具体的,能够用于即用型的细胞培养、纯化和流体处理等生产操作。
[0003]充有液体的生物反应袋装入培养罐中,特别是大容量的生物反应袋,不可避免地会在生物反应袋底面的膜材上产生褶皱,对生物反应过程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撑架及生物反应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培养罐内的生物反应袋,所述支撑架能够固设于所述培养罐内壁或所述生物反应袋外壁,且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袋与所述培养罐之间;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较所述培养罐内壁隆起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将所述生物反应袋相对于所述培养罐撑起。
[0006]上述支撑架,通过相对于培养罐的内壁隆起的支撑部将生物反应袋相对于培养罐撑起,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生物反应袋的褶皱,一方面避免褶皱影响培养液冲刷生物反应袋内壁,增加培养过程中的溶氧效果,另一方面避免因细胞培养液长时间冲刷生物反应袋的褶皱,导致褶皱处发生塑性变形并形成容易泄漏的“白点”。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径向截面呈拱形,且所述支撑部的径向截面沿其轴向逐渐减小并由趋向于一点的趋势。
[0008]可以理解的是,径向截面为拱形的支撑部,相较于径向截面存在棱边的支撑部,能够在撑起生物反应袋的同时,避免因自身外表面的棱边挤压生物反应袋导致产生新折痕。此外,支撑部的径向截面沿其轴向逐渐减小并有趋向于一点的趋势,支撑部在轴向方向上,除了径向截面的变化,还有高度的变化,其由大到小过渡的更加平滑,能够进一步减少新折痕的出现。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挡板部,所述挡板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径向尺寸比较大的一端,及/或,所述挡板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径向尺寸比较小的一端。
[0010]可以理解的是,挡板部能够起到机械加强作用,以防止支撑部在使用过程中沿径向卷曲破损或沿投影方向受压变形破损。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部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设于所述支撑部径向尺寸比较大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培养罐的圆柱部相适的弧度。
[0012]可以理解的是,在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生物反应袋会将支撑件推至抵接于培养罐内壁,第一挡板的弧度与培养罐的圆柱部相适,以保证支撑件能够与圆柱部的内壁紧密相抵,以增加支撑架的固定牢靠度。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支撑部之间,且所述过渡部为平面。
[0014]可以理解的是,过渡部能够避免支撑件上形成尖锐的棱边,以免对生物反应袋造成损伤。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部包括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设于所述支撑部径向尺寸比较大的一端,所述第二挡板固设于所述支撑部径向尺寸比较小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培养罐的圆柱部相适的弧度。
[0016]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大幅度提高支撑件的机械强度,避免支撑部在生物反应装置运行过程中由于培养液的冲刷产生形变。此外,在生物反应装置运行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生物反应袋会将支撑件推至抵接于培养罐内壁,第一挡板的弧度与培养罐的圆柱部相适,以保证支撑件能够与圆柱部的内壁紧密相抵,以增加支撑架的固定牢靠度。第二挡板的设置能够避免支撑架出现尖锐处,以防止支撑架戳破生物反应袋。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处于同一曲面,该曲面与所述培养罐的圆台部相对靠近圆柱部一侧的曲面相适。
[0018]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曲面相适使得支撑架能够更加稳固的置于培养罐上,以保证生物反应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支撑架的稳定性。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与所述母扣中的一者固设于所述支撑件,另一者固设于所述生物反应袋或所述培养罐。
[002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子扣和母扣卡接的固定方式,操作简单,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增加了支撑架的泛用性。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粘接固定于所述培养罐或所述生物反应袋;或者,所述支撑件为金属件,所述支撑件焊接固定于所述培养罐;或者,所述支撑件为塑料件,所述支撑件焊接固定于所述生物反应袋。
[002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培养罐、生物反应袋以及上述的支撑架,所述生物反应袋容置于所述培养罐内,所述支撑架固设于所述培养罐内壁或所述生物反应袋外壁,所述支撑架用于将所述生物反应袋相对于所述培养罐撑起。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罐包括圆柱部和圆台部,所述圆柱部连接于所述圆台部的大径端且位于所述圆台部的顶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圆台部相对靠近所述圆柱部的一侧。
[0024]可以理解的是,生物反应袋的褶皱主要出现在圆柱段与圆台段的连接位置,如此设置能够将生物反应袋圆柱段与圆台段的连接位置充分撑开,从而最大化支撑架的褶皱消除效果。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设于所述支撑部相对靠近所述培养罐内壁的一端,所述第二挡板固设于所述支撑部相对靠近所述培养罐内部的一端。
[002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挡板的设置能够增加支撑架与培养罐内壁在抵接时的稳定性;第二挡板的设置能够防止支撑架戳破生物反应袋。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生物反应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培养罐以及支撑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培养罐、生物反应袋以及支撑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支撑架在另一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支撑架在另一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支撑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中X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4中的支撑架沿其中一根母线所在纵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培养罐、生物反应袋以及支撑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培养罐、生物反应袋以及支撑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Y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8]100、支撑架;10、支撑件;11、支撑部;12、挡板部;121、第一挡板;122、第二挡板;13、侧边;14、过渡部;20、固定结构;21、伸长部;22、子扣;23、母扣;200、培养罐;210、圆台部;220、圆柱部;300、生物反应袋;310、焊接边;320、圆柱段;330、圆台段;A、轴向;B、径向;C、投影方向;E、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用于支撑培养罐(200)内的生物反应袋(300),所述支撑架(100)能够固设于所述培养罐(200)内壁或所述生物反应袋(300)外壁,且所述支撑架(100)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袋(300)与所述培养罐(200)之间;所述支撑架(100)包括支撑件(10),所述支撑件(10)上设有较所述培养罐(200)内壁隆起的支撑部(11),所述支撑部(11)用于将所述生物反应袋(300)相对于所述培养罐(200)撑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的径向截面呈拱形,且所述支撑部(11)的径向截面沿其轴向逐渐减小并有趋向于一点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还包括挡板部(12),所述挡板部(12)连接于所述支撑部(11)径向尺寸比较大的一端,及/或,所述挡板部(12)连接于所述支撑部(11)径向尺寸比较小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部(12)包括第一挡板(121),所述第一挡板(121)固设于所述支撑部(11)径向尺寸比较大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挡板(121)具有与所述培养罐(200)的圆柱部(220)相适的弧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还包括过渡部(14),所述过渡部(14)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121)与所述支撑部(11)之间,且所述过渡部(14)为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部(12)包括第一挡板(121)及第二挡板(122),所述第一挡板(121)固设于所述支撑部(11)径向尺寸比较大的一端,所述第二挡板(122)固设于所述支撑部(11)径向尺寸比较小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挡板(121)具有与所述培养罐(200)的圆柱部(220)相适的弧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2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挡板(122)的底部处于同一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搏洋李飙许俊胡福林易帅丁晨唐辉徐江运徐龙渤徐茏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仪盛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