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汽车手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39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汽车手刹,包括:操作手柄、塑料壳体、操纵杆总成、齿板座、棘齿、拉线接板、以及指示灯总成;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上具有第一铆钉、第二铆钉以及第三铆钉,第一铆钉与第二铆钉上设有限位槽,并且铆接时两者的铆接头相对设置,第三铆钉处的铆接孔设有向内的翻边;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上设有冲压成型的弯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铆钉与第二铆钉铆接相对设置,利用铆钉上的限位槽限制确定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之间的距离,两侧护翼上的弯折部增强其自身的刚性防止变形,从而避免卡死的情况出现。死的情况出现。死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汽车手刹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用汽车手刹。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手刹是汽车上重要的制动总成,汽车正常停车就需要拉手刹,在斜坡上停车更需要拉手刹防止溜车;但手刹也出现过卡死的现象,手刹拉不了或放不下,问题处在手刹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刚性较弱,产生变形卡死齿板座,还有就是铆钉铆接过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耐用汽车手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耐用汽车手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手刹出现卡死情况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汽车手刹,包括:操作手柄;包覆于操作手柄外部的塑料壳体;设置于操作手柄上的操纵杆总成;铆接于操作手柄上的齿板座、棘齿以及拉线接板;以及设置于齿板座上的指示灯总成;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上具有第一铆钉、第二铆钉以及第三铆钉,第一铆钉与第二铆钉上设有限位槽,并且铆接时两者的铆接头相对设置,第三铆钉处的铆接孔设有向内的翻边;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上设有冲压成型的弯折部,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45
°

[0005]进一步地,其上述限位槽的宽度等于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的厚度。
[0006]进一步地,其上述翻边的长度不小于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一。
[0007]进一步地,其上述弯折部在两侧护翼上呈弧线形。
[0008]进一步地,其上述操作手柄外部包覆花纹皮套。
[0009]进一步地,其上述操纵杆总成中的按钮镀铬处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1]本技术的第一铆钉与第二铆钉铆接相对设置,利用铆钉上的限位槽限制确定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之间的距离,两侧护翼上的弯折部增强其自身的刚性防止变形,从而避免卡死的情况出现。
[0012]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汽车手刹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沿A

A方向剖切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沿B

B方向剖切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沿C

C方向剖切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1中沿D

D方向剖切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识
[0020]操作手柄1,塑料壳体2,操纵杆总成3,齿板座4,棘齿5,拉线接板6,指示灯总成7,第一铆钉8,第二铆钉9,第三铆钉10,限位槽11,翻边12,弯折部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2]请参考图1至图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汽车手刹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

A方向剖切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B

B方向剖切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沿C

C方向剖切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沿D

D方向剖切的示意图。一种耐用汽车手刹,包括:操作手柄1;包覆于操作手柄1外部的塑料壳体2;设置于操作手柄1上的操纵杆总成3;铆接于操作手柄1上的齿板座4、棘齿5以及拉线接板6;以及设置于齿板座4上的指示灯总成7;操作手柄1的两侧护翼上具有第一铆钉8、第二铆钉9以及第三铆钉10,第一铆钉8与第二铆钉9上设有限位槽11,并且铆接时两者的铆接头相对设置,第三铆钉10处的铆接孔设有向内的翻边12;操作手柄1的两侧护翼上设有冲压成型的弯折部13,弯折部13的弯折角度为45
°

[0023]限位槽11的宽度等于操作手柄1的两侧护翼的厚度;第一铆钉8与第二铆钉9为尺寸参数相同的铆钉;翻边12的长度不小于操作手柄1的两侧护翼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一;弯折部13在两侧护翼上呈弧线形;操作手柄1外部包覆花纹皮套;操纵杆总成3中的按钮镀铬处理。
[0024]操作手柄1与齿板座4通过第一铆钉8铆接,操作手柄1与棘齿5通过第二铆钉9铆接,操作手柄1与拉线接板6通过第三铆钉10铆接,第一铆钉8限位住外侧护翼,第二铆钉9限位住内侧护翼,第三铆钉10处的翻边12可以限制两侧护翼之间的最小距离,确保两侧护翼之间的零件正常转动。
[0025]本技术的第一铆钉8与第二铆钉9铆接相对设置,利用铆钉上的限位槽11限制确定操作手柄1的两侧护翼之间的距离,两侧护翼上的弯折部13增强其自身的刚性防止变形,从而避免卡死的情况出现。
[0026]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汽车手刹,包括:操作手柄;包覆于所述操作手柄外部的塑料壳体;设置于所述操作手柄上的操纵杆总成;铆接于所述操作手柄上的齿板座、棘齿以及拉线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齿板座上的指示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上具有第一铆钉、第二铆钉以及第三铆钉,第一铆钉与第二铆钉上设有限位槽,并且铆接时两者的铆接头相对设置,第三铆钉处的铆接孔设有向内的翻边;所述操作手柄的两侧护翼上设有冲压成型的弯折部,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4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天工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