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永林专利>正文

一种光盘吸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113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盘吸取器,其结构包括把手、吸取机构、带动把,带动把与吸取机构的上端相连接,吸取机构的顶部与把手的底部相焊接,通过光盘对下接块产生的持续反推力,能够使板面沿着衔接板向上滑动收缩,从而使衔接板能够对通气腔内部的变形块产生挤压,故而使内透孔内部能够被变形的变形块挤压闭合,并且内透孔内部的空气能够被挤出,从而使吸附盘能够对光盘产生吸附力,通过手动按压滑动杆沿着上接盘进行滑动下降,从而使内接吸盘能吸附在桌面上,再通过将滑动杆向上拉起使内接吸盘与桌面分离,从而能够对内接吸盘的上端产生撞击,从而使内接吸盘底部的粉尘能够被振落。从而使内接吸盘底部的粉尘能够被振落。从而使内接吸盘底部的粉尘能够被振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盘吸取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盘
,具体的是一种光盘吸取器。

技术介绍

[0002]光盘吸取器主要是用于对光盘进行吸取移动的设备,通过将光盘吸取器的底部对准光盘吸取器的表面,再通过按压挤压杆,能够使挤压杆将光盘吸取器的内接吸盘内部的空气挤出,从而使光盘吸取器的内接吸盘能够吸附住光盘,从而能够对光盘进行移动,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光盘吸取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0003]由于光盘的中部有一处圆孔,若光盘吸取器吸取的位置覆盖圆孔,则会导致光盘吸取器的内接吸盘内部空气难以排出干净,从而使内部吸盘难以对光盘进行快速吸取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盘吸取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盘吸取器,其结构包括把手、吸取机构、带动把,所述带动把与吸取机构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吸取机构的顶部与把手的底部相焊接;所述吸取机构包括上接盘、内接吸盘、滑动杆、联动块,所述滑动杆与带动把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内接吸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吸取器,其结构包括把手(1)、吸取机构(2)、带动把(3),所述带动把(3)与吸取机构(2)的上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机构(2)的顶部与把手(1)的底部相焊接;所述吸取机构(2)包括上接盘(21)、内接吸盘(22)、滑动杆(23)、联动块(24),所述滑动杆(23)与带动把(3)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内接吸盘(22)的顶部与滑动杆(23)的底部嵌固连接,所述滑动杆(23)与上接盘(21)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联动块(24)的底部与上接盘(21)的上表面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盘吸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盘(21)包括固定块(a1)、下接块(a2)、联固块(a3),所述固定块(a1)的内侧与滑动杆(23)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块(a1)的顶部与联动块(24)的底部相贴合,所述下接块(a2)的上表面与联固块(a3)的底部嵌固连接,所述联固块(a3)与固定块(a1)的内部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盘吸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块(a2)包括板面(a21)、通气腔(a22)、吸附盘(a23)、衔接板(a24),所述衔接板(a24)的上表面嵌固于联固块(a3)的底部位置,所述板面(a21)活动卡合于衔接板(a24)的底部位置,所述通气腔(a22)贯穿于板面(a21)的内部位置,所述吸附盘(a23)的上表面与板面(a21)的底部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盘吸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a23)包括贴合面(b1)、分离条(b2)、接触块(b3),所述接触块(b3)的上表面与板面(a21)的底部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永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