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降式排水的混凝土桥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桥面
,具体为一种沉降式排水的混凝土桥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以混凝土为基础建筑的桥面结构以其良好的实用性,深受使用者的推广和使用,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桥面结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0003]如公开号为CN110396926A的一种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及施工方法,该专利技术的防水体系采用采用止水带防止路缘石与桥面沥青铺装层之间渗入雨水,对桥面沥青铺装层和路缘石带来水侵蚀,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桥面结构无法及时对路基内部渗入的雨水等进行排除工作,同时长期在暴晒的情况下,路面的温度较高,不能利用雨天收集的雨水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处理,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0004]现有的混凝土桥面结构承载强度有限,无法改善水泥混凝土的延韧性,使之满足钢桥面铺装变形的需要,导致长期受压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形变或裂缝等不良状态。
[000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混凝土桥面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式排水的混凝土桥面结构,包括预留基质层(1)、填充防护层(2)、蓄液基质层(3)、浮块对接件(14)和连接轴(15),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基质层(1)的上端涂覆设置有填充防护层(2),且填充防护层(2)的上端涂覆设置有蓄液基质层(3),并且蓄液基质层(3)的上端涂覆设置有聚合物柔性材料层(6),所述聚合物柔性材料层(6)的上端涂覆设置有环氧防水基层(4),且环氧防水基层(4)的上端涂覆设置有外置树脂沥青混凝土层(5);所述填充防护层(2)的内端嵌套安装有聚液收集件(7),且聚液收集件(7)的外侧开设有蓄液通孔(8),并且聚液收集件(7)的上端与蓄液基质层(3)的下端相互对接,所述预留基质层(1)的下端开设有导流通孔(9),且导流通孔(9)与聚液收集件(7)的外端相互接通,所述导流通孔(9)的内端粘接连接有海绵密封层(10),且海绵密封层(10)与预留基质层(1)的下端内端相互对接;所述聚液收集件(7)的中端内侧开设有导向槽(11),且导向槽(11)的内端嵌套安装有活动连接件(12),并且活动连接件(12)与聚液收集件(7)的中端内侧相互对接,所述活动连接件(12)的外端对接有第一牵引绳(13),且第一牵引绳(13)沿着聚液收集件(7)的内端延伸,所述聚液收集件(7)的内部嵌套安装有浮块对接件(14),且浮块对接件(14)的末端与第一牵引绳(13)的末端相互对接,所述聚液收集件(7)的内端贯穿安装有连接轴(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排水的混凝土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防护层(2)设置有支撑连接件(201)和横向支撑件(202),且填充防护层(2)的内端嵌套安装有支撑连接件(201),并且支撑连接件(201)的内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撑件(202),同时支撑连接件(201)与外置树脂沥青混凝土层(5)的内端相互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降式排水的混凝土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201)和横向支撑件(20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