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动物耳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74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动物耳标,设计畜牧业装备领域。耳标包括公标、母标和耳标固定针;公标上预留有至少一组孔位,耳标固定针的组数不多于孔位的组数;母标包括弹性体和固定件,弹性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体位于公标和固定件之间;各组耳标固定针的尾部分别穿过一组孔位、弹性体后,插入固定体,以使得耳标固定针的尾部无法脱离固定体;耳标固定针的头部被设计为无法穿过公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细针来穿透动物耳部,使得在动物耳部上留下的创口极小,发生耳部感染的概率极低,通过细针刺入固定体,抗拉能力较传统钉头卡接的方式更强,更不容易发生掉标事故。并且,本发的耳标能够自适应的形变,不会压迫动物耳部。不会压迫动物耳部。不会压迫动物耳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动物耳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牧业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创伤小、体积小、可活动、不易脱落的新型动物耳标。

技术介绍

[0002]畜牧业耳标在我国畜牧业养殖、疫情监控、管理、保险、金融贷款等多个方面都具备重大意义,对畜牧业耳标的研究设计也层出不穷,传统耳钉式耳标以及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二维码耳标、RFID耳标等使得畜牧业的智能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目前的二维码耳标,RFID耳标等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易被污损、易发生气密性问题等,不能真正满足迫切的市场和监管需求。
[0003]目前动物耳标产品主要的问题是掉标率高和测温不准的问题,以猪只耳标为例,根据<<承德市动物免疫耳标脱离调查报告>>,猪的掉标率在14%,牛在7.36%,羊在18.8%,如此高的掉标率严重限制了动物耳标的推广和使用。这也使得很多智能器件

如测温器件

也是形同摆设。
[0004]此外,传统耳标(及在此基础上增设智能器件的耳标)的钉头由于需要穿透动物耳部,以及卡入公标限位设施内,尺寸必须设计得较大,通常直径需要达到6mm,这也导致了动物耳部的创口较大,易发感染。并且,耳标还需要设置标签、二维码、智能器件等,耳标整体的体积无法设计得多小,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0005]总的来讲,现有的耳标存在以下不足:
[0006]1:传统耳标体积大,动物活动过程中容易刮蹭或卡到栅栏,导致掉标。
[0007]2:传统耳创口大,容易引起伤口感染。诱发动物相互撕咬耳标,导致掉标或耳标损坏。
[0008]3:传统耳标间距为固定的,动物生长过程中公母标越来越紧,导致动物身体不适,容易诱发耳部伤口感染,最终导致脱标。而现有的具备一定弹性空间的耳标属于通过结构设计实现耳标具有弹性空间的方式,容易老化失灵。
[0009]4:打标过程繁琐,且操作不便,容易打标失败,持续打标体力消耗大,容易打到边缘,形成脱落。
[0010]5:体征监测器件(如测温器件)很难贴紧耳朵测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动物耳标,以对动物耳部造成极小的创口,使耳标整体可小型化设计,减少掉标率,并且使公标和母标间的间距可自适应变化,使得两者一直紧贴动物耳部但不对其造成压迫。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一种新型动物耳标,包括公标、母标和耳标固定针;所述公标上预留有至少一组孔位,所述耳标固定针的组数不多于所述孔位的组数;所述母标包括弹性体和固定件,所述弹
性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公标和所述固定件之间;各组所述耳标固定针的尾部分别穿过一组所述孔位、所述弹性体后,插入所述固定体,以使得所述耳标固定针的尾部无法脱离所述固定体;所述耳标固定针的头部被设计为无法穿过所述公标。
[0014]上述的新型动物耳标,通过耳标固定针来连接公标和母标,耳标固定针通过射入式方式穿透动物耳部,并射入到母标的固定体内实现固定。耳标固定针的尺寸非常细,在动物耳部留下的创口也很小,不易引发感染;同时,使得耳标的整体体积可以设计得很小,而小尺寸的耳标也不易被啃咬或卡住。各组孔位之间相互间隔开,这样,即使多组耳标固定针射入动物耳部,也不会形成大的创口。弹性体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材料的弹性(而不是结构的弹性)来形成公标、母标之间的活动空间,几乎不用担心老化失灵的问题。至于所具备的活动空间,一是防止对动物耳部的压迫,二是在配备智能器件时,体征监测器件可以紧贴动物耳部,实现准确的体征数据采集。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体与所述弹性体之间被设计为保持相对静止。这样设计,可以方便打标时的操作。
[001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体部分或全部包裹于所述弹性体内。
[001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靠所述公标一侧成喇叭状,朝所述公标方向敞口。喇叭状的弹性体具备中空的内腔,公标上的孔位可以对位到该内腔区域,使得动物耳部创口部位不会紧贴弹性体,不易发生感染。
[001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成喇叭状的部分所形成的内腔为非密封结构。非密封的结构可以使得所述的内腔与外界能够形成空气对流,创口不易发生感染。
[0019]进一步的,至少一组所述孔位内设置有介质容纳区。所谓的介质容纳区,即可以容纳介质的区域,该区域可以预设如止血药、消炎药等,便于创口的恢复。
[0020]进一步的,每一组所述耳标固定针至少包括一根针部。针部即穿过孔位、弹性体并进入到固定体的部分,实际上,一根针部即可实现公标和母标之间的连接,并且一或两根帧部也便于耳标的小型化设计。
[0021]进一步的,至少一组所述耳标固定针包括两相互平行的针部,以及与两所述针部一端连接的连接部,两所述针部并排设置。这样,耳标固定针即形成U型结构,两针部射入固定体后,公标无法相对母标旋转,固定效果更佳。
[0022]进一步的,所述公标上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为:从公标的上表面穿过所述公标,绕过公标的部分下表面后,从公标的下表面嵌入所述公标内。
[0023]此方式可以设置高频天线,以获得较远的通信距离。并且,天线绕过公标的下表面,形成了挂钩状的结构,即使天线被拉扯,也很难脱离公标。
[0024]进一步的,所述公标上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布设于所述公标表面。在公标表面布设线圈,不存在凸出的部分,不会发生啃咬的情况。
[002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新型动物耳标,通过细针来穿透动物耳部,使得在动物耳部上留下的创口极小,发生耳部感染的概率极低。
[0027]2、本专利技术通过细针刺入固定体的方式来连接公标和母标,抗拉能力较传统钉头卡接的方式更强,更不容易发生掉标事故。
[0028]3、本专利技术采用细针穿透动物耳部,使得公标和母标的尺寸(即耳标整体尺寸)可以
设计的很小,从而可以降低耳标被啃咬、卡住的概率。
[0029]4、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动物耳标的耳标固定针采用射入式打标方式,具有高效的打标效率。
[0030]5、公标上的孔位和母标弹性件均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使得即使发生拉扯的情况,也可以利用该活动空间减少掉标概率。
[0031]6、本专利技术的耳标具有弹性,能够适应动物耳部的生长而自适应的形变,不会压迫动物耳部。
附图说明
[0032]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动物耳标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动物耳标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动物耳标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4是本图3中天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为公标,11为孔位,12为公标的上表面,13为公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动物耳标,包括公标(1)和母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耳标固定针(3);所述公标(1)上预留有至少一组孔位(11),所述耳标固定针(3)的组数不多于所述孔位(11)的组数;所述母标(2)包括弹性体(21)和固定件,所述弹性体(21)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体(21)位于所述公标(1)和所述固定件之间;各组所述耳标固定针的尾部(3b)分别穿过一组所述孔位(11)、所述弹性体(21)后,插入所述固定体(22);所述耳标固定针的头部(3a)被设计为无法穿过所述公标(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物耳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22)与所述弹性体(21)之间被设计为保持相对静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动物耳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22)部分或全部包裹于所述弹性体(21)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物耳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21)靠所述公标(1)一侧成喇叭状,朝所述公标(1)方向敞口。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利傅渝杨杰周文梁黎光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御智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