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54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取栓球囊导管。包括一柔性管道;所述管道在靠近头端的位置设置有一球囊,管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管道的尾端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接口以及同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上连接有用于向球囊精准泵入或是泵出造影剂使球囊膨胀或是收缩的压力泵;所述第二腔室贯通管道用于穿设导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力泵向球囊泵入造影剂,能够对球囊扩张或是收缩进行精准调控,适应不同的血管管腔结构,适用范围大幅度提升,安全性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栓球囊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取栓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动脉栓塞是由脱落的栓子堵塞口径与其相近的动脉造成的急症。绝大多数栓子来源于心脏,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伴发心房纤颤,绝大多数栓子嵌塞于腹主动脉末端及其下方的下肢动脉。发病突然,栓塞部位远端的肢体因急性缺血发生剧烈疼痛,病情进展迅速,可很快出现肢体坏疽,预后严重,因此需要紧急处理。自1911年首次施行取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以来,取栓术已有80多年历史。以往采用动脉切开取栓,总有效率约77.6%,1963年后Fogarty带囊导管的应用,简化了手术操作,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有效率(可达94.6%)。Fogarty球囊导管长80cm,管径自F2

F7不等,远端装置设有小乳胶橡皮囊并有一小孔与导管相通,可从导管末端注入少许液体使囊袋充盈。
[0003]操作过程以股动脉及其远端栓子取出术为例,腹股沟切口显露股总、股浅、股深动脉,分别绕过橡皮带,先中等度收紧但不完全阻断血流。在股总动脉上做一长1~1.5cm的纵切口,将F3~F4Fogarty管插入股浅动脉或股深动脉,导管尽量插向远端,然后一手按管壁标明的容量注入生理盐水,另一手在体表按住导管并逐渐拉出导管。栓子即能从动脉切开处取出。
[0004]Fogarty带囊导管能够方便的取出动脉内的栓子,但Fogarty带囊导管也存在一些问题,Fogarty带囊导管是通过手工注射的方式向球囊注射生理盐水,注入的体积无法做到精准控制,球囊膨胀的程度无法精准掌控,实际应用过程中,血管管腔存在粗细变化的情况,球囊在血管管腔内移动过程中,需要随时能够对球囊的直径进行精细化的调整,以此来适应血管管腔的变化。而现有的Fogarty带囊导管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从细管腔进入到粗管腔因为没有及时的调整球囊直径而出现取栓失败的问题,或是从粗管腔进入到细管腔没有及时调整球囊直径出现对血管造成损伤或是难以拉动球囊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取栓球囊导管。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取栓球囊导管,包括一柔性管道;所述管道在靠近头端的位置设置有一球囊,管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管道的尾端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接口以及同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上连接有用于向球囊精准泵入或是泵出造影剂使球囊膨胀或是收缩的压力泵;所述第二腔室贯通管道用于穿设导丝。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所述球囊是套设于管道上且两端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所述球囊是直径与内部压力呈线性关系的顺应性囊状结构。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所述第二腔室设置于管道中心用于穿设导丝;所述第一腔室环绕在第二腔室外侧用于连通第一接口和球囊。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所述第一腔室远离球囊的一端设置有多根支管;所述多根支管沿第一腔室周向等距间隔布置,支管一端连通第一腔室,另一端连通第一接口。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所述多根支管远离球囊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一端与多根支管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接口连通。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还包括固定在管道上靠近第一接口一侧的把手。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还包括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一端连通第二腔室,另一端连通第二接口。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所述第一腔室上连通有6~8根支管。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所述球囊与把手之间的管道的长度为150cm~200cm。
[0016]本技术的优点有:1、本技术通过压力泵向球囊精确泵入或是泵出造影剂,使球囊能够根据血管管腔的大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球囊直径的调整更为精准,既不会在从小管腔进入到大管腔出现球囊直径调整不准确导致的栓子脱落问题,也不会在从大管腔进入到小管腔球囊直径调整不精准对血管管腔造成损伤或是球囊移动困难的问题,球囊直径调整更为精准,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血管管腔,适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安全性也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0017]2、本技术向球囊泵入的是造影剂或是含有造影剂的生理盐水,由于球囊中充填了造影剂,因此可以方便的从体外观察到球囊移动的位置和球囊张开的大小,配合压力泵使用,能够精准的调控球囊的大小,方便操作;
[0018]3、本技术的球囊为两端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方便在血管管腔内移动,对血管的损伤小,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0019]4、本技术的球囊为顺应性囊状结构,球囊直径跟随压力线性增加,方便压力泵的调控,球囊直径的控制更为精确;
[0020]5、本技术在管道内设置两个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第一腔室为环状空腔结构与球囊连通,第二腔室为中空腔室,用于穿设导丝,结构简单且紧凑,方便操作;
[0021]6、本技术在第一接口和第一腔室之间设置有多根支管,多根支管相互等距间隔布置,这样能够确保压力泵泵入第一腔室的造影剂能够很均匀的进入到球囊内,使球囊扩张或是收缩得更加均匀;
[0022]7、本技术通过第一连通管衔接支管和第一接口,方便支管和第一接口的布置,结构简单;
[0023]8、本技术在管道上安装有把手,方便操作人员的握持,操作便利性得到了提升;
[0024]9、本技术在第二接口和第二腔室之间设置第二连通管,方便第二接口和第二腔室之间的衔接,避免出现混淆,操作更加方便;
[0025]10、本技术球囊与把手之间的管道的长度为150cm~200cm,这样的长度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血管取栓手术,适应性好,应用范围广泛。
[0026]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力泵向球囊泵入造影剂,能够对球囊扩张或是收缩进行精准调控,适应不同的血管管腔结构,适用范围大幅度提升,安全性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7]图1:本技术的导管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本技术的球囊与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本技术的支管与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本技术支管与第一连通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1—管道;2—球囊;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第一接口;6—第二接口;7—压力泵;8—支管;9—第一连通管;10—第二连通管;11—把手;12—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栓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柔性管道(1);所述管道(1)在靠近头端的位置设置有一球囊(2),管道(1)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管道(1)的尾端设置有与第一腔室(3)连通的第一接口(5)以及同第二腔室(4)连通的第二接口(6);所述第一接口(5)上连接有用于向球囊(2)精准泵入或是泵出造影剂使球囊(2)膨胀或是收缩的压力泵(7);所述第二腔室(4)贯通管道(1)用于穿设导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是套设于管道(1)上且两端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是直径与内部压力呈线性关系的顺应性囊状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4)设置于管道(1)中心用于穿设导丝;所述第一腔室(3)环绕在第二腔室(4)外侧用于连通第一接口(5)和球囊(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栓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友双东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亚心总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