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486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包括:外管以及设置于外管内的第一内管、第二内管,所述外管为J形且包括上下连接的竖直段和弧形段,所述弧形段在临近下管口处设有负压吸引孔,所述第一内管下端在弧形段内设有充气球囊,所述第二内管下端在弧形段内设有充气管囊,所述充气管囊位于弧形段上负压吸引孔远离下管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内管内设有用于吸液的第三内管,所述第三内管从充气管囊下端穿出且所述充气管囊下端与第三内管管壁周围密封连接。本技术克服了切割胃大弯时管道滑动移位的现象,使手术中操作变得更简单,切割胃大弯更精确,最终使手术更安全,术后减重降糖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指一种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


技术介绍

1、在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过程中,需要使用胃支撑管指示胃大弯、胃底切除范围。减肥术后复胖是减重专业研究的重点,切除胃大弯时,有研究表明,残胃保留过大是术后复胖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得到业内的共识,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减重、降糖效果差,达不到治疗目的;而残胃保留过小则会造成患者术后进食困难,食物无法顺利通过,导致营养不良,并且,容易导致消化道穿瘘或穿孔,引起腹腔感染可能需再次手术。

2、胃是腹腔内空腔脏器,胃腔大而游离,在胃减容手术者,当一般的胃支撑管到达胃腔后,需要麻醉师和术者不断调整支撑管、牵拉胃壁,故造成手术时间延长,由于不断牵拉胃壁容易造成胃壁撕裂,更重要的是不断摆动胃壁,可能造成管道滑脱移位,给手术带来安全隐患。

3、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胃支撑管均为多用途的引流管或替代管,竖直形态的胃支撑管放入时患者食道粘膜极易受伤。

4、现有的胃支撑管直径较为固定(32fr 12mm),采用较粗的管径可实现胃部的良好支撑,但放置时,会经常造成咽喉及食道粘膜的损伤,术后患者反馈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适、出血等症状。

5、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能避免管道滑动移位、改变管径大小且保护患者食道粘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在切割胃大弯时避免管道滑动移位,且可改变管径大小,保护患者食道粘膜。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以及设置于外管内的第一内管、第二内管,

3、所述外管为j形且包括上下连接的竖直段和弧形段,所述弧形段在临近下管口处设有负压吸引孔,

4、所述第一内管下端在弧形段内设有可充气改变球径的充气球囊,所述充气球囊位于弧形段上负压吸引孔临近下管口的一侧,

5、所述第二内管下端在弧形段内设有可充气改变管径的充气管囊,所述充气管囊位于弧形段上负压吸引孔远离下管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内管内设有用于吸液的第三内管,所述第三内管从充气管囊下端穿出且所述充气管囊下端与第三内管管壁周围密封连接。

6、优选的,常态下所述充气管囊内径大于第二内管内径,所述第二内管上设有内径朝充气管囊逐渐增大的过渡段将第二内管与充气管囊连通。

7、优选的,所述充气管囊上端与弧形段上端平齐。

8、优选的,所述第三内管下端管口位于弧形段的负压吸引孔与充气管囊之间、临近负压吸引孔处。

9、优选的,所述竖直部上端设有径向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内管上端、第二内管上端分别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固定穿出。

10、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在第二安装孔下方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内管上端穿出第二内管后从第三安装孔固定穿出。

11、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孔为多个,在弧形部管壁周向间隔布置。

12、优选的,所述外管为两端开口、外管径一致的通管。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技术的胃支撑管头端内部有充气球囊,充气后外管对应处膨胀可使管道锚定,与胃小弯更贴合,不容易滑动移位,减少术中对胃壁过度牵拉,从而避免胃壁损伤、方便术中准确完成胃大弯切割操作。

15、2.本技术的胃支撑管在弯曲部内部还设有充气管囊,充气后可改变外管对应处管径大小,撑起胃壁,方便胃切除手术,减少置管时间。而且常态下外管未充气时管径较小,置入人体时可减小对咽喉及食道粘膜的损伤。

16、3.本技术的胃支撑管在外管头端还设有负压吸引孔,穿过充气管囊的第三内管与负压吸引孔对应,方便医生手术时及时用负压吸引残余的胃液。

17、4.本技术的胃支撑管整体设计以人体食道及咽喉生理结构学为基础,外管采用下端弯曲的j形结构,方便医生在手术操作时更能保护患者的食道粘膜不受损伤。

18、5.本技术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径向对应,第二安装孔下面设置第三安装孔,便于分辨第一内管上端充气口、第二内管上端充气口、第三内管上端负压吸气口,使术中操作更高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0)以及设置于外管(10)内的第一内管(1)、第二内管(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常态下所述充气管囊(5)内径大于第二内管(2)内径,所述第二内管(2)上设有内径朝充气管囊(5)逐渐增大的过渡段(21)将第二内管(2)与充气管囊(5)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囊(5)上端与弧形段(12)上端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管(3)下端管口位于弧形段(12)的负压吸引孔(6)与充气管囊(5)之间、临近负压吸引孔(6)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11)上端设有径向对应的第一安装孔(7)和第二安装孔(8),所述第一内管(1)上端、第二内管(2)上端分别从第一安装孔(7)、第二安装孔(8)固定穿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11)在第二安装孔(8)下方设有第三安装孔(9),所述第三内管(3)上端穿出第二内管(2)后从第三安装孔(9)固定穿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孔(6)为多个,在弧形段(12)管壁周向间隔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为两端开口、外管径一致的通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0)以及设置于外管(10)内的第一内管(1)、第二内管(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常态下所述充气管囊(5)内径大于第二内管(2)内径,所述第二内管(2)上设有内径朝充气管囊(5)逐渐增大的过渡段(21)将第二内管(2)与充气管囊(5)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囊(5)上端与弧形段(12)上端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容手术专用胃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管(3)下端管口位于弧形段(12)的负压吸引孔(6)与充气管囊(5)之间、临近负压吸引孔(6)处。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波熊懿袁琴琴蔡逊周欣汪从军李敏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亚心总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