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650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4
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属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为解决现有TMD在对低频结构竖向振动控制时由于静伸长过大而无法应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目标桥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模态信息,包括频率、振型和模态质量,根据设计通行风速和主梁断面斯托罗哈数确定目标模态的阶数,根据振型向量确定MTMDI各个子TMDI的布置位置,确定各阶模态质量比,根据布置位置的振型值,计算各子TMDI的物理质量,根据梁内安装空间,确定各TMDI的惯性质量,采用基于迭代的MTMDI参数优化方法确定各组MTMDI的最优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大跨度桥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大跨度桥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大跨度桥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边界层中近地风绕过桥梁时,会在主梁迎风侧产生流动分离,并在主梁上下表面产生交替变化的旋涡脱落,当涡脱频率接近或等于结构某一阶自振频率时便会发生涡激共振。涡振是一种带有自激性质的风致限幅振动,并不会像颤振、驰振一样导致桥梁灾难性的破坏,但是由于大跨度桥梁的频率较低,且为密频结构,即使在低风速下,涡激振动容易频繁出现,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并产生长期疲劳问题,降低桥梁的寿命。因此,对大跨度桥梁的涡激振动进行消除或抑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由于涡激振动一般表现为单模态振动,而调谐质量阻尼器(TMD,tuned mass damper)对单模态振动具有突出的控制性能,是大跨度桥梁涡激振动控制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由于TMD的构造特点,其静伸长仅与自身频率有关,即δ=g/ω2,在对大跨度桥梁进行振动控制时,由于频率较低,TMD的静伸长过大,在主梁内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并不适用,往往需要采用额外的措施来限制其静伸长,如杠杆、预应力弹簧等。根据现有研究表明,当TMD的质量比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多个具有不同频率和阻尼比的子TMD组成的MTMD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此外,大跨度桥梁的频率分布密集,存在多阶模态发生涡振的可能,需要对多阶模态进行控制,由于TMD的总质量较大,且大跨度桥梁梁内横隔板分布较为密集,不可避免地需要将大质量TMD分散成多个质量相对较小的子TMD沿桥跨方向布置。但TMD在对低频结构竖向振动控制时由于静伸长过大而无法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TMD在对低频结构竖向振动控制时由于静伸长过大而无法应用的问题,考虑到大跨度桥梁模态密集,存在多阶涡振的可能,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重点在于分布式MTMDI布置位置选取方法和基于迭代的MTMDI参数优化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建立目标桥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模态信息,包括频率、振型和模态质量;
[0008]S2、根据设计通行风速和主梁断面斯托罗哈数确定目标模态的阶数;
[0009]通过斯托罗哈公式计算涡脱频率,通过最大通行风速对应的涡脱频率得出目标模态,
[0010]确定目标模态的阶数N,斯托罗哈公式为:
[0011][0012]f为涡脱频率,St为主梁断面斯托罗哈数,D为主梁高度,U是设计通行风速;
[0013]S3、根据振型向量确定MTMDI各个子TMDI的布置位置;
[0014]S4、确定各阶模态质量比,根据布置位置的振型值,计算各子TMDI的物理质量,根据梁内安装空间,确定各TMDI的惯性质量;
[0015]S5、采用基于迭代的MTMDI参数优化方法确定各组MTMDI的最优参数。
[0016]步骤S5的具体实现为:
[0017]S5.1、不考虑不同模态MTMDI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各组MTMDI进行单独优化,得到各组MTMDI参数初始值;
[0018]S5.2、对各阶目标模态对应的MTMDI进行优化,在对第i阶模态进行优化时,第i组MTMDI的频率、阻尼比为优化变量,其余组MTMDI视为非共振MTMDI,参数保持不变,通过有效质量m
enri
计入其对参数优化的影响,得到更新后的各组MTMDI参数;
[0019]S5.3、计算更新后的MTMDI的频率、阻尼比的偏移和所有MTMDI共同作用时主梁各阶模态动力放大系数幅值的变化,得到三个迭代结果偏移向量,采用二范数来衡量偏移向量的大小;
[0020]S5.4、判断三个迭代结果偏移向量的大小是否小于预设容许值,若不满足,重复步骤S5.2

5.3,若三个结果偏移向量的二范数均小于预设容许值时,输出最优MTMDI参数。
[0021]进一步的,步骤S3具体实现包括如下子步骤:
[0022]S3.1、根据主梁内部构造和实际安装空间限制,确定MTMDI安装的候选位置,并确定候选位置对应的各阶模态振型值;
[0023]S3.2、每阶模态采用一组MTMDI进行控制,每个候选位置仅布置1个TMDI,由低模态向高模态,依据各候选位置振型值的大小,由大到小逐个放置TMDI。
[0024]进一步的,步骤S3.1中根据MTMDI安装的候选位置的坐标,从振型矩阵中提出相应的子矩阵Φ
c
=[φ
c1

φ
ci

φ
cN
],其中φ
ci
为候选位置在第i阶模态振型的振型值;
[0025]步骤S3.2中得到各组MTMDI的布置位置,相应的振型矩阵为Φ
c
的子矩阵其中ψ
si
为第i组MTMDI所在位置对应的振型矩阵,为q
×
N矩阵,q为MTMDI的子TMDI个数,N为目标模态的阶数,上标T为转置。
[0026]进一步的,步骤S3.1主梁内部构造为横隔板分布。
[0027]进一步的,步骤S4具体实现包括如下子步骤:
[0028]S4.1、根据减振需求,确定各阶模态MTMDI的质量比;
[0029]S4.2、根据第i阶模态MTMDI的质量比μ
i
,计算子TMDI的物理质量,计算公式为:
[0030][0031]其中,M
i
为桥梁第i阶模态质量;m
i
为第i组MTMDI中子TMDI的物理质量;q为该组MTMDI的子TMDI个数;为第h个子TMDI所在位置对应的第i阶模态振型值;
[0032]S4.3、根据梁内安装空间,确定TMDI的最大静伸长,从而确定TMDI的惯性质量;第h个子TMDI的实际频率ω
h
和阻尼比ξ
h
分别为
[0055]其中,ω
offset
和ξ
offset
为迭代前后的MTMDI实际频率和阻尼比偏移;DMF
offset
为迭代前后主结构各阶模态动力放大系数幅值的偏移;DMF
k
为第k次迭代后主结构在所有MTMDI作用下的各阶模态动力放大系数幅值,为1
×
N行向量,其中第i个元素定义为:
[0056]DMF
k
(1,i)=max(|H
i
(jω)|)/(1/K
i
)
[0057]采用向量的二范数来衡量偏移向量的大小,向量的二范数定义如下:
[005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目标桥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模态信息,包括频率、振型和模态质量;S2、根据设计通行风速和主梁断面斯托罗哈数确定目标模态的阶数;通过斯托罗哈公式计算涡脱频率,通过最大通行风速对应的涡脱频率得出目标模态,确定目标模态的阶数N,斯托罗哈公式为:f为涡脱频率,St为主梁断面斯托罗哈数,D为主梁高度,U是设计通行风速;S3、根据振型向量确定MTMDI各个子TMDI的布置位置;S4、确定各阶模态质量比,根据布置位置的振型值,计算各子TMDI的物理质量,根据梁内安装空间,确定各TMDI的惯性质量;S5、采用基于迭代的MTMDI参数优化方法确定各组MTMDI的最优参数;步骤S5的具体实现为:S5.1、不考虑不同模态MTMDI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各组MTMDI进行单独优化,得到各组MTMDI参数初始值;S5.2、对各阶目标模态对应的MTMDI进行优化,在对第i阶模态进行优化时,第i组MTMDI的频率、阻尼比为优化变量,其余组MTMDI视为非共振MTMDI,参数保持不变,通过有效质量m
enri
计入其对参数优化的影响,得到更新后的各组MTMDI参数;S5.3、计算更新后的MTMDI的频率、阻尼比的偏移和所有MTMDI共同作用时主梁各阶模态动力放大系数幅值的变化,得到三个迭代结果偏移向量,采用二范数来衡量偏移向量的大小;S5.4、判断三个迭代结果偏移向量的大小是否小于预设容许值,若不满足,重复步骤S5.2

5.3,若三个结果偏移向量的二范数均小于预设容许值时,输出最优MTMDI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实现包括如下子步骤:S3.1、根据主梁内部构造和实际安装空间限制,确定MTMDI安装的候选位置,并确定候选位置对应的各阶模态振型值;S3.2、每阶模态采用一组MTMDI进行控制,每个候选位置仅布置1个TMDI,由低模态向高模态,依据各候选位置振型值的大小,由大到小逐个放置TMD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根据MTMDI安装的候选位置的坐标,从振型矩阵中提出相应的子矩阵Φ
c
=[φ
c1

φ
ci

φ
cN
],其中φ
ci
为候选位置在第i阶模态振型的振型值;步骤S3.2中得到各组MTMDI的布置位置,相应的振型矩阵为Φ
c
的子矩阵其中ψ
si
为第i组MTMDI所在位置对应的振型矩阵,为q
×
N矩阵,q为MTMDI的子TMDI个数,N为目标模态的阶数,上标T为转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主梁内部构造为横隔板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实现包括如下子步骤:S4.1、根据减振需求,确定各阶模态MTMDI的质量比;S4.2、根据第i阶模态MTMDI的质量比μ
i
,计算子TMDI的物理质量,计算公式为:其中,M
i
为桥梁第i阶模态质量;m
i
为第i组MTMDI中子TMDI的物理质量;q为该组MTMDI的子TMDI个数;为第h个子TMDI所在位置对应的第i阶模态振型值;S4.3、根据梁内安装空间,确定TMDI的最大静伸长,从而确定TMDI的惯性质量;第h个子TMDI的实际频率ω
h
和阻尼比ξ
h
分别为分别为其中,m
h
,c
h
,k
h
和b
h
分别为第h个子TMDI的物理质量、阻尼系数、刚度和惯性质量;第h个子TMDI的静伸长为: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MTMDI的大跨度桥梁多阶涡激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1得到各组MTMDI参数初始值X0=[P
10

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振彭思杰孙勇卫学亮吴红林孙永明刘宇张大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