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生产线多级加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41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生产线多级加药设备,包括有作为输送用的操作台,容量瓶可置于操作台上进行输送;设置在操作台侧方的二级加药装置,二级加药装置的角度可定向调整,并能随着操作台上的容量瓶的移动速率,实现跟随加药;通过管路与二级加药装置相连的一级加药装置,基于一级加药装置可为二级加药装置输送加药所需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无需停止输送带,能实现跟随加药,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生产线多级加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工生产线多级加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是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在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出液不同添加相应的药剂,来降低粘稠度等问题。在现有生产线中会输送装有石油化工的容量瓶,容量瓶在输送带的带动下移动至特定位置后,输送带停止运动,接着通过加药装置进行加药,等加药完毕后,输送带启动继续输送容量瓶。在上述过程中,存在输送带停止运动后进行加药的阶段,效率较低,若是能在输送带运动过程中进行持续加药,无疑能有效提高生产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工生产线多级加药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化工生产线多级加药设备,包括有:
[0005]作为输送用的操作台,容量瓶可置于操作台上进行输送;
[0006]设置在操作台侧方的二级加药装置,所述的二级加药装置的角度可定向调整,并能随着操作台上的容量瓶的移动速率,实现跟随加药;
[0007]通过管路与所述的二级加药装置相连的一级加药装置,基于所述的一级加药装置可为二级加药装置输送加药所需的药物。
[0008]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操作台包括有输送架,所述的输送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承载用的多个支腿,所述的输送架的内侧设置有弧形内面、外侧设置有弧形外面,且所述的弧形内面的长度小于弧形外面,所述的输送架上设置有输送带,该输送带与输送架相匹配,从而形成外侧长度大于内侧长度的弧形状,所述的输送带由外部电机驱动;
[0009]在所述的输送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内侧挡板、外侧固定设置有外侧挡板,且在所述的内侧挡板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纵向立柱,所述的二级加药装置固定在纵向立柱上,并延伸至输送带的正上方,向下对着输送带。
[0010]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二级加药装置包括有下端固定底座,所述的下端固定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纵向的支撑柱,并在所述的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端座,在所述的上端座上固定设置有纵向板,在所述纵向板上固定设置有横向的第一驱动电机;
[0011]所述的下端固定底座上还设置有纵向的导向柱,在所述的导向柱上套设有可沿导向柱进行纵向的往复移动的行程座,所述的行程座上设置有齿槽,并在所述的齿槽内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齿条,所述的上端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一齿条穿过通孔后连接
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随着第一驱动电机的动作,可带动第一齿条运动,进而带动行程座进行纵向运动,实现纵向位置的可调;
[0012]在所述的行程座的右侧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行程座的下端,并在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的第二齿条延伸至行程座的左侧,所述的行程座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轴座,所述的第一轴座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的第一齿轮盘通过轴销可转动的固定在行程座的左侧,以防止第一轴座掉落;所述的第二齿条连接在第一齿轮盘上,随着第二驱动电机的动作,可带动第二齿条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轴座进行同步的转动,实现横向角度的粗调;
[0013]所述的第一轴座的上端设置有方形块,所述的方形块的内部镂空设置,在所述的方形块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方形块的内部,并在该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三齿条;所述的第一轴座的左侧延伸设置有下端延伸板,在所述的方形块内延伸设置有上端延伸板,所述的上端延伸板和下端延伸板之间形成有夹持腔,在所述的夹持腔内设置有转杆,在所述的上端延伸板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齿轮盘,所述的第二齿轮盘与转杆相固定,所述的第三齿条连接在第二齿轮盘上,随着第三驱动电机的动作,可带动第三齿条运动,进而带动转杆进行同步的转动,实现横向角度的细调;所述的转杆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注入药物的注入管,所述的注入管的下端朝向输送带设置,所述注入管的上端通过连接管路与一级加药装置相连。
[0014]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转杆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形成有挤压腔,所述的注入管位于挤压腔内并由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压固,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0015]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凹陷面,以更好挤压限位注入管。
[0016]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一级加药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的箱体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入层和操作层组成,所述的导入层可与外部管路相接以注入药物,所述的操作层起到截断/联通导入层与二级加药装置之间的通路的作用。
[0017]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操作层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开设有储药腔,所述的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密封齿,在所述的第一密封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密封齿,且在所述的壳体外侧设置有承载柱,在所述的承载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朝上并设置有第一驱动齿,所述的第一驱动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驱动齿,所述的第二驱动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由固定在箱体内的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的第一驱动齿与第一密封齿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一驱动齿可带动第一密封齿运动,所述的第二驱动齿与第二密封齿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第二驱动齿可带动第二密封齿运动;
[0018]所述的第二密封齿上开设有前导入孔,所述的第一密封齿开设有后导入孔,所述的导入层上具有截面宽度小于前导入孔的导出管,所述的导出管的位置呈固定状,通过转动第二密封齿和第一密封齿,来控制前导入孔和后导入孔相对于导出管的位置,当前导入孔和后导入孔均处于导出管的正下方时,可实现药物的持续注入;当前导入孔和/或后导入孔不处于导出管的正下方时,可实现导入层与二级加药装置的截断。
[0019]进一步设置是:在所述的箱体的下端设置有手动控制用的控制阀。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操作台用于输送容量瓶,操作台可连接在前级输送平台和后级输送平台之间,用于保持输送;操作台的上方设置有二级加药装置,二级加药装置的角度可定向调整,并能随着操作台上的容量瓶的移动速率,实现跟随加药;同时设置有为二级加药装置输送加药所需的药物的一级加药装置,实现可持续的加药。
[0022]2、在本专利技术中操作台包括有输送架,并对输送架的结构进行优化,改变现有的直线式的设计,而是改进为弧形内面的长度小于弧形外面的弧形状,弧形内面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纵向立柱,二级加药装置固定在纵向立柱上。由此,纵向立柱固定在弧形内面的内侧能有效利用了该部分的弧形空间进行安装,空间利用率高;同时,还能有效的缩短二级加药装置的运动路径,二级加药装置通过转动即可实现跟随加药,无需额外增加直线式移动的结构,结构更加合理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生产线多级加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作为输送用的操作台(1),容量瓶可置于操作台(1)上进行输送;设置在操作台(1)侧方的二级加药装置(2),所述的二级加药装置(2)的角度可定向调整,并能随着操作台(1)上的容量瓶的移动速率,实现跟随加药;通过管路与所述的二级加药装置(2)相连的一级加药装置(6),基于所述的一级加药装置(6)可为二级加药装置(2)输送加药所需的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线多级加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1)包括有输送架(11),所述的输送架(1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承载用的多个支腿(12),所述的输送架(11)的内侧设置有弧形内面(131)、外侧设置有弧形外面(132),且所述的弧形内面(131)的长度小于弧形外面(132),所述的输送架(11)上设置有输送带(14),该输送带(14)与输送架(11)相匹配,从而形成外侧长度大于内侧长度的弧形状,所述的输送带(14)由外部电机驱动;在所述的输送架(1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内侧挡板(151)、外侧固定设置有外侧挡板(152),且在所述的内侧挡板(15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纵向立柱(20),所述的二级加药装置(2)固定在纵向立柱(20)上,并延伸至输送带(14)的正上方,向下对着输送带(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工生产线多级加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加药装置(2)包括有下端固定底座(21),所述的下端固定底座(21)上固定设置有纵向的支撑柱(22),并在所述的支撑柱(2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端座(23),在所述的上端座(23)上固定设置有纵向板(24),在所述纵向板(24)上固定设置有横向的第一驱动电机(25);所述的下端固定底座(21)上还设置有纵向的导向柱(26),在所述的导向柱(26)上套设有可沿导向柱(26)进行纵向的往复移动的行程座(27),所述的行程座(27)上设置有齿槽(28),并在所述的齿槽(28)内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一齿条(29),所述的上端座(23)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一齿条(29)穿过通孔后连接在第一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上,随着第一驱动电机(25)的动作,可带动第一齿条(29)运动,进而带动行程座(27)进行纵向运动,实现纵向位置的可调;在所述的行程座(27)的右侧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31),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延伸至行程座(27)的下端,并在该第二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齿条(32),所述的第二齿条(32)延伸至行程座(27)的左侧,所述的行程座(27)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轴座(33),所述的第一轴座(33)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盘(34),所述的第一齿轮盘(34)通过轴销可转动的固定在行程座(27)的左侧,以防止第一轴座(33)掉落;所述的第二齿条(32)连接在第一齿轮盘(34)上,随着第二驱动电机(31)的动作,可带动第二齿条(32)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轴座(33)进行同步的转动,实现横向角度的粗调;所述的第一轴座(33)的上端设置有方形块(41),所述的方形块(41)的内部镂空设置,在所述的方形块(4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42),所述的第三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延伸至方形块(41)的内部,并在该第三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三齿条(43);所述的第一轴座(33)的左侧延伸设置有下端延伸板(44),在所述的方形块(41)内延伸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航厉皖成黄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大航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