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30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1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座,包括:一凸颈;一承载件,可快拆组地设置于该凸颈;一第一对接单元,余隙配合地设置于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之一,且包含一第一连接头及一第一磁性块;以及一第二对接单元,设置于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另一,并能移除地与该第一对接单元匹配对接,且包含一第二连接头及一第二磁性块;其中,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该第一磁性块与该第二磁性块磁性相吸并彼此对准,借此导引该第一连接头与该第二连接头彼此对正接触而电性连接。此对正接触而电性连接。此对正接触而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座


[0001]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座,特别是二连接头可通过磁性彼此对正接触而电性连接的支撑座。

技术介绍

[0002]TWI730687揭示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主体、一显示器、一架体、一卡扣件、一电子组件及至少一电性连接线。其中,显示器包含一第一组装部及一电性连接部,架体包含一第二组装部及一卡扣部,卡扣件枢接于主体,电子组件配置于主体内,电性连接线连接于电子组件。
[0003]当显示器为一第一状态时,卡扣件卡扣于卡扣部,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组装,显示器相对安装于主体,且电性连接线连接于电性连接部与电子组件之间,因此显示器与电子组件耦接。而当卡扣件与卡扣部解扣,且第一组装部自第二组装部拆卸时,显示器能相对主体转动至一第二状态,并使电性连接线外露于主体,此时可将电性连接线与于电性连接部分离。
[0004]然此种电子装置无法有效的快拆装,且由于在生产及组装时会有公差间隙,因此会造成电性连接线与显示器的电性连接部有难以准确对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座,用以承载一显示器,并包括:一凸颈,实质沿非平行一重力方向的一第一轴线延伸;一承载件,可快拆组地设置于该凸颈,并用以承载该显示器;一第一对接单元,余隙配合地设置于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之一,且包含一第一连接头及一第一磁性块;以及一第二对接单元,设置于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另一,并能移除地沿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一对接单元匹配对接,且包含一第二连接头及一第二磁性块;其中,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该第一磁性块与该第二磁性块磁性相吸并彼此对准,借此导引该第一连接头与该第二连接头彼此对正接触而电性连接。
[0006]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一本体、至少一第一固定件及至少一第一贯孔,所述第一贯孔形成于该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所述第一贯孔并连接至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之一,该第二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二本体,各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具有相连的一杆身及一杆头,所述杆身分别对应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贯孔并螺设于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之一,各所述杆头的直径大于各所述第一贯孔的直径,各所述第一贯孔的直径大于各所述杆身的直径,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该第一本体能相对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之一移动,以与该第二本体组配。
[0007]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本体具有至少一定位凹槽,该第二本体具有至少一定位凸块,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所述定位凸块容设于所述定位凹槽。
[0008]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连接头为一弹簧连接器、一通用串行总线、一高清多媒
体接口或一排线接头,该第二连接头为一弹簧连接器、一通用串行总线、一高清多媒体接口或一排线接头。
[0009]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连接头具有多个第一接脚及一第一主体,该第二连接头具有多个第二接脚及一第二主体,该第一主体卡设于该第一本体,该第二主体卡设于该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接脚贯穿设置于该第一主体,所述第二接脚贯穿设置于该第二主体,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所述第一接脚抵接所述第二接脚。
[0010]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本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槽分别与所述第一贯孔相连通,当该第一固定件将该第一本体连接至该凸颈时,该杆头位于该第一凹陷槽,且该杆身的一部分位于该第一贯孔且一部分位于该第一凹陷槽。
[0011]如前述的支撑座中,所述第一固定件数量为二,所述第一贯孔数量为二,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对应穿设所述第一贯孔,且所述第一贯孔为相互对角设置。
[0012]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对接单元还包含至少一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形成于该第一本体并用以限位该第一磁性块,该第二对接单元还包含至少一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形成于该第二本体用以限位该第二磁性块,防止该第一磁性块及该第二磁性块在彼此磁性连接时脱离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
[0013]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磁性块具有二第一翼,该第二磁性块具有二第二翼,所述第一翼及所述第二翼分别用以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面及所述第二抵接面,且所述第一抵接面及所述第二抵接面用以限位的方向彼此相反。
[0014]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一磁性体,该第二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二磁性体,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该第一磁性体与该第二磁性体磁性相吸并彼此对准。
[0015]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一容置槽及一第一卡槽,该第一磁性体容设于该第一容置槽,该第一磁性块容设于该第一卡槽,该第二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二容置槽及一第二卡槽,该第二磁性体容设于该第二容置槽,该第二磁性块容设于该第二卡槽。
[0016]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一接脚槽,该第一接脚槽位于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一卡槽之间,该第一连接头设于该第一接脚槽,该第二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二接脚槽,该第二接脚槽位于该第二容置槽与该第二卡槽之间,该第二连接头设于该第二接脚槽。
[0017]如前述的支撑座中,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该第一磁性块与该第二磁性块的磁性相反,而该第一磁性体与该第二磁性体的磁性相反。
[0018]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第一磁性块、该第二磁性块、该第一磁性体、该第二磁性体分别是一海尔贝克阵列磁铁。
[0019]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该凸颈包含一渐缩凹槽,该承载件包含一渐缩尾,该渐缩凹槽与该渐缩尾相互匹配。
[0020]如前述的支撑座中,还包括一电子组件,其中,该电子组件与该第一对接单元耦接,当该第一连接头与该第二连接头彼此对正接触而电性连接时,该电子组件运行。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支撑座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支撑座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支撑座中凸颈及第一对接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支撑座中第二对接单元及承载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5及图6为本申请支撑座中第一、二对接单元的不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支撑座中第一、二对接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8A及图8B为本申请支撑座中第一、二对接单元的后视图。
[0028]图9为本申请支撑座中承载件尚未组合至凸颈中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申请支撑座中承载件已组合至凸颈中的剖面示意图。
[0030]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31]1000
ꢀꢀꢀꢀꢀꢀ
支撑座
[0032]2000
ꢀꢀꢀꢀꢀꢀ
显示器
[0033]3000
ꢀꢀꢀꢀꢀꢀ
工作面
[0034]1ꢀꢀꢀꢀꢀꢀꢀꢀꢀ
底盘
[0035]2ꢀꢀꢀꢀꢀꢀꢀꢀꢀ
立柱
[0036]21
ꢀꢀꢀꢀꢀꢀꢀꢀ
开口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座,用以承载一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包括:一凸颈,实质沿非平行一重力方向的一第一轴线延伸;一承载件,可快拆组地设置于该凸颈,并用以承载该显示器;一第一对接单元,余隙配合地设置于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之一,且包含一第一连接头及一第一磁性块;以及一第二对接单元,设置于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另一,并能移除地沿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一对接单元匹配对接,且包含一第二连接头及一第二磁性块;其中,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该第一磁性块与该第二磁性块磁性相吸并彼此对准,借此导引该第一连接头与该第二连接头彼此对正接触而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一本体、至少一第一固定件及至少一第一贯孔,所述第一贯孔形成于该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所述第一贯孔并连接至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之一,该第二对接单元还包含一第二本体,各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具有相连的一杆身及一杆头,所述杆身分别对应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贯孔并螺设于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之一,各所述杆头的直径大于各所述第一贯孔的直径,各所述第一贯孔的直径大于各所述杆身的直径,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该第一本体能相对该凸颈及该承载件其中之一移动,以与该第二本体组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具有至少一定位凹槽,该第二本体具有至少一定位凸块,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所述定位凸块容设于所述定位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头为一弹簧连接器、一通用串行总线、一高清多媒体接口或一排线接头,该第二连接头为一弹簧连接器、一通用串行总线、一高清多媒体接口或一排线接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头具有多个第一接脚及一第一主体,该第二连接头具有多个第二接脚及一第二主体,该第一主体卡设于该第一本体,该第二主体卡设于该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接脚贯穿设置于该第一主体,所述第二接脚贯穿设置于该第二主体,当该第一对接单元与该第二对接单元匹配对接时,所述第一接脚抵接所述第二接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一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槽分别与所述第一贯孔相连通,当该第一固定件将该第一本体连接至该凸颈时,该杆头位于该第一凹陷槽,且该杆身的一部分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晋诚蔡钧祥
申请(专利权)人: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