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989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置,包括雾化室、进气管道、排气系统、真空系统、进料系统、主收粉罐和等离子发生系统;雾化室呈横置筒状,端面为圆形,端部和侧壁均设置水冷夹层;进气管道,沿雾化室侧壁环形分布,每个进气管道的出气方向与雾化室侧壁相切;进料系统与排气系统位于雾化室的同侧;主收粉罐位于雾化室下部,用于收集雾化制粉获得的粉末;等离子发生系统与进料系统相对,布置于雾化室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叠加环形气流场,延长粉末飞行轨迹,促进粉末颗粒充分冷却,同时优化雾化室排气系统,对室内压力动态调节的同时,对微细颗粒实现单独收集,避免粉末粘壁及颗粒间粘连,保障细粉收得率和粉末品质。保障细粉收得率和粉末品质。保障细粉收得率和粉末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粉末冶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球形金属粉末是以增材制造为代表的先进粉末近净成形技术的重要原材料,从源头影响成型制件的性能。以增材制造技术为例,目前多采用雾化法制得的球形金属粉末,包括真空感应气雾化(VIGA)、电极感应气雾化(EIGA)、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PREP)、等离子雾化(PA)等。其中,PREP技术制得的粉末具有球形度高、表面质量好,受到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应用的青睐,但细粉收得率低、粉末制造成本高一直是制约该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0003]此外,PREP制粉过程还存在粉末颗粒粘壁、以及颗粒间粘连的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细粉收得率低的问题,大量微细颗粒发生粘连,不仅降低了细粉收得率,也恶化了粉末表面质量和整体球形度。
[0004]通过对现有的生产工艺的分析,粉末粘壁与颗粒间粘连的主要原因包括:1)PREP制粉装置雾化舱内部容积(内径)较小,一般不超过3米,若继续扩大雾化室内径会显著增加设备制造难度和材料成本,且粉末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室、进气管道、排气系统、真空系统、进料系统、主收粉罐和等离子发生系统,其中:所述雾化室呈横置筒状,端面为圆形形状,其端部和侧壁均设置有水冷夹层;所述进气管道,沿雾化室侧壁环形分布,并且每个进气管道的出气方向与雾化室侧壁相切;所述排气系统,与雾化室端部中上区域相连接,并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真空系统相连;所述进料系统,用于向雾化室内输送电极棒料,其与排气系统位于雾化室的同侧;所述主收粉罐位于雾化室下部,用于收集雾化制粉获得的粉末;所述等离子发生系统,用于产生等离子弧并作用于旋转的电极棒料,进行雾化制粉;所述等离子发生系统与进料系统相对,布置于雾化室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为双层不锈钢材质,雾化室内侧壁经抛光处理,粗糙度等级大于等于Ra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为不锈钢材质,由进气口、内腔、出气口、支架组成,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在支架上,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空间构成内腔,出气方向与雾化室侧壁相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进气管道沿雾化室侧壁的多个位置呈环形分布,并且分布的角度范围是270
°
,即主收粉罐上方两侧45
°
范围内不布置进气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进气管道之间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赵博李永华陈梦杰张生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尚吉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