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军专利>正文

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内壁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939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内壁清淤装置,涉及管道清理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喷射水流进行冲洗,不便于对直径小的管道进行快速稳定清理,影响后续给排水管道排放效果的问题;包括承载支杆;所述承载支杆底部一端安装有定位载块;承载支柱,所述承载支柱安装于承载支杆与承重支柱外侧,同时承载支柱顶部开设有装配顶槽,承载支柱顶部两端安装有稳定支块,承载支柱侧面贯穿开设有装配开孔,且承载支柱底部设置有驱动清理结构;驱动电机带动装配载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切割刀盘进行转动,配合切割侧齿对顽固淤积物进行切割疏松,同时带动安装转座与清理刮块进行转动,对切割疏松的淤积物进行转动刮离。对切割疏松的淤积物进行转动刮离。对切割疏松的淤积物进行转动刮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内壁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清理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内壁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给排水管道工程是输送和分配工业给水和生活饮用水及收集、输送和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的管(渠)道系统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是给排水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整个给排水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它包括管(渠)道系统本身及管(渠)道系统上的各种构筑物工程(如泵站、蓄水池、管桥、闸门井、污水检查井、雨水口等)。
[0003]基于上述,给排水管道内壁容易凝固淤积淤泥等废物,给排水管道主要通过人工喷射水流进行冲洗,但是排水管道内部上附着的淤泥较为牢固,因此人工不便于对直径小的管道进行快速稳定清理,影响后续给排水管道的排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内壁清淤装置,以解决目前主要通过人工喷射水流进行冲洗,不便于对直径小的管道进行快速稳定清理,影响后续给排水管道排放效果的问题。
[0005]本技术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内壁清淤装置的目的与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内壁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支杆(1);所述承载支杆(1)底部一端安装有定位载块(102),承载支杆(1)底部另一端安装有承载支块(103),同时定位载块(102)与承载支块(103)底部安装有承重支柱(104),且承载支杆(1)顶部一端设置有伸缩定位结构;转动支柱(2),所述转动支柱(2)转动套设于承重支柱(104)一端外侧,同时转动支柱(2)外侧转动设置有装配载框(201),且装配载框(201)转动套设于承重支柱(104)外侧,装配载框(201)末端安装有装配转柱(202),同时转动支柱(2)与装配转柱(202)侧面设置有定位支撑结构;承载支柱(3),所述承载支柱(3)安装于承载支杆(1)与承重支柱(104)外侧,同时承载支柱(3)顶部开设有装配顶槽(301),承载支柱(3)顶部两端安装有稳定支块(302),承载支柱(3)侧面贯穿开设有装配开孔(303),且承载支柱(3)底部设置有驱动清理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内壁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杆(1)还包括有:握持筒柱(101)、承载底块(105)、支撑滑柱(106)和限位顶块(107);握持筒柱(101)安装于承载支杆(1)末端;承载底块(105)安装于承载支块(103)底端;支撑滑柱(106)安装于承载支杆(1)顶部一端;限位顶块(107)安装于支撑滑柱(106)末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内壁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定位结构包括有:支撑套柱(108)、滑动开槽(1081)、稳定弹簧(1082)、限位内块(1083)、安装支块(1084)和支撑转珠(1085);支撑套柱(108)套设于支撑滑柱(106)外侧;滑动开槽(1081)开设于支撑套柱(108)内侧;稳定弹簧(1082)设置于滑动开槽(1081)内侧,同时设置于限位顶块(107)顶部;限位内块(1083)安装于滑动开槽(1081)内侧一端;安装支块(1084)安装于支撑套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