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72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一钢悬臂、第二钢悬臂,所述第一钢板设置在梁体底部,第二钢板设置桥台台帽侧壁上,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垂直设置;第一钢板固定连接第一钢悬臂,第二钢板固定连接第二钢悬臂,第一钢悬臂与第二钢悬臂交叉垂直;第一钢悬臂与第二钢悬臂的交叉位置分别开设置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正相对应,螺柱穿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螺柱的两端分别设置螺帽,该装置通过螺柱的抗剪能力提高梁体抗倾覆能力,螺柱可起到桥梁限位功能,易于更换,安装、拆卸、维修方便。维修方便。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国内桥梁数量巨大,部分桥梁因地形和空间限制,采用独柱墩结构。为提高独柱墩桥梁抗倾覆能力,加固方式大多采用在桥墩顶部增设盖梁或改为多柱墩,通过增加横向支撑点数量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加固方式相对投资大,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该装置提高了梁体抗倾覆能力,螺柱可起到桥梁限位功能,易于更换,安装、拆卸、维修方便。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一钢悬臂、第二钢悬臂,所述第一钢板设置在梁体底部,第二钢板设置桥台台帽侧壁,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垂直布置;所述第一钢板固定连接第一钢悬臂,所述第二钢板固定连接第二钢悬臂,第一钢悬臂与第二钢悬臂垂直,第一钢悬臂与第二钢悬臂之间有空隙;第一钢悬臂上开设置第一限位孔,第二钢悬臂上开设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正相对应,螺柱穿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螺柱的两端分别设置螺帽。
[0006]优选地,第二钢悬臂的数量为两块,且互相平行,第一钢悬臂设置在两个第二钢悬臂之间,第一钢悬臂与第二钢悬臂之间有空隙。更为优选地,平行的两块第二钢悬臂上均设置第二限位孔,且与第一限位孔相对应,螺柱穿过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
[0007]优选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上均设置加劲肋。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钢板固定连接加劲肋,加劲肋与第一钢悬臂固定连接,有助于固定第一刚悬臂,第二钢板固定连接加劲肋,加劲肋与第二钢悬臂固定连接,有助于第二钢悬臂。
[0008]优选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均为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与梁体的方向一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的短轴大于螺柱的直径,小于螺柱上螺帽的最长尺寸。
[0009]优选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通过锚栓分别连接梁体、桥台台帽。
[0010]优选地,螺柱两端的螺帽与第一钢悬臂、第二钢悬臂之间有空隙。
[0011]优选地,螺柱两端设置有螺纹,中间位置光滑,无螺纹,限位孔中光滑无螺纹。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通过螺柱的抗剪能力提高梁体抗倾覆能力,螺柱可起到桥梁限位功能,限位孔采用椭圆形,螺柱可在限位孔中顺桥向移动,横桥向移动,同时还可以垂直桥向上下移动;螺柱顺桥向大位移,横桥向小位移,能提
供足够的纵向位移,以满足桥梁结构变形的需要,该装置易于更换,安装、拆卸、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钢板和第一钢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钢板和第二钢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螺柱和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钢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中第二钢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第一钢板,2为第二钢板,3为第一钢悬臂,4为第二钢悬臂,5为螺柱,6为锚栓,7为加劲肋,8为梁体,9为桥台台帽,10限位孔,10

1为第一限位孔,10

2为第二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包括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一钢悬臂3、第二钢悬臂4,第一钢板1设置在梁体8底部,第二钢板2设置桥台台帽9侧壁上,第一钢板1与第二钢板2垂直设置;第一钢板1焊接第一钢悬臂3,第二钢板2焊接平行的两块第二钢悬臂4,第一钢悬臂3与第二钢悬臂4垂直,第一钢悬臂3设置在两块第二钢悬臂4之间,第一钢悬臂3与第二钢悬臂4之间有空隙;第一钢悬臂3上开设置第一限位孔10

1,第二钢悬臂4上开设第二限位孔10

2,第一限位孔10

1与第二限位孔10

2正相对应、重叠;螺柱5穿过第一限位孔10

1和第二限位孔10

2,螺柱5的两端分别设置螺帽,螺帽与第二钢悬臂4之间有空隙,可以使得螺柱5横桥向移动;第一限位孔10

1、第二限位孔10

2均为相同的大小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与梁体8的方向一致,第一限位孔10

1、第二限位孔10

2的短轴均大于螺柱5的直径,小于螺柱5上螺帽的最长尺寸(当螺帽外边缘为圆形时,最大尺寸为圆的直径,当时螺帽外边缘为正多边形时,最大尺寸为对角线的长度),使得螺柱5可以在第一限位孔10

1、第二限位孔10

2中顺桥向大位移;螺柱5在第一限位孔10

1、第二限位孔10

2中,可顺桥向移动,横桥向移动,同时还可以垂直桥向上下移动。
[0023]另一种实施方式,螺柱5两端设置有螺纹,中间位置光滑无螺纹,限位孔10中光滑无螺纹。
[0024]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上均设置加劲肋7,第一钢板1焊接加劲肋7,加劲肋7与第一钢悬臂3焊接连接,有助于固定第一刚悬臂3,第二钢板2焊接加劲肋7,加劲肋7与第二钢悬臂4焊接连接,有助于第二钢悬臂4;第一钢悬臂4两侧的第一钢板1上对称设置四块加劲肋7,第二钢悬臂4一侧的第二钢板2上设置两块加劲肋7,平行的两块第二钢悬臂2设置加劲肋7的方向相反。
[0025]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通过锚栓6分别连接梁体8、桥台台帽9,锚栓7一端可以进行预先埋入梁体8、桥台台帽9中,也可以建成桥梁后,将锚栓6一端打入到梁体8、桥台台帽9中,锚栓6另一端穿过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上的孔,穿入螺帽进行固定。
[00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通过螺柱的抗剪能力提高梁体抗倾覆能力,螺柱5可起到桥梁限位功能,限位孔10采用椭圆形,螺柱5可在限位孔10中顺桥向移动,横桥向移动,同时还可以垂直桥向上下移动;螺柱5顺桥向大位移,横桥向小位移,提供足够的纵、横向位移,满足桥梁结构变形需要。除提供抗倾覆能力外,还可实现多向限位,防止纵、横向落梁,该装置易于更换,安装、拆卸、维修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板(1)、第二钢板(2)、第一钢悬臂(3)、第二钢悬臂(4),所述第一钢板(1)设置在梁体(8)底部,第二钢板(2)设置桥台台帽(9)侧壁上,第一钢板(1)与第二钢板(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钢板(1)固定连接第一钢悬臂(3),所述第二钢板(2)固定连接第二钢悬臂(4),第一钢悬臂(3)与第二钢悬臂(4)垂直,第一钢悬臂(3)与第二钢悬臂(4)之间有空隙;第一钢悬臂(3)上开设置第一限位孔(10

1),第二钢悬臂(4)上开设第二限位孔(10

2),第一限位孔(10

1)与第二限位孔(10

2)正相对应,螺柱(5)穿过第一限位孔(10

1)和第二限位孔(10

2),螺柱(5)的两端分别设置螺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悬臂(4)的数量为两块,且互相平行,第一钢悬臂(3)设置在两个第二钢悬臂(4)之间,第一钢悬臂(3)与第二钢悬臂(4)之间有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的多向限位梁体抗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行的两块第二钢悬臂(4)上均设置第二限位孔(10

2),且与第一限位孔(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凯张珠皓马晓松何俊华张凯游长峰田伟杰滕飞赵思岭毛坤高尚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菏泽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