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式背光灯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64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2
一种导热式背光灯模组,其中灯条设于壳体内,导光板设于灯条与壳体底部内壁之间,导光板、扩散板依次设于灯条上方;隔离板垂直设于反射板下方;壳体底面入口端通过除尘过滤器一连于气源,出口端连于除尘过滤器二后朝向外侧置空;壳体侧壁内层设有多孔材质的导气框架。借助隔离板与反射板组成的T字形回路腔,形成途径灯条的气流回路,并以此将核心蓄热区域的热量迅速排出外界,以外围导气框架的无缝对接确保光学品质的同时,利用其多孔材质将各层部件的蓄热空气疏导至外界,保护灯条及相邻组件不受蓄热损伤。通过在背光灯狭小结构内增设此类降温功能装置,突破了背光灯工作时间及工作功率的限制,有效提高大功率液晶设备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及使用寿命。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式背光灯模组


[0001]本技术属于显示设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导热式背光灯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背光灯是液晶显示器的光源组件,通过液晶屏对背光灯灯源光线的调制,为用户提供色彩绚丽的视觉图像,是液晶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常规背光灯通常将灯条封装于壳体内部,通过导光板将灯条的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而后通过扩散板将其辐射而出。为确保输出面光源效率及空间结构紧凑性,灯条会夹装于壳体和导光板之间的狭小空间内,经过背光灯的长时间工作,灯条的持续发热会在狭小空间内形成较高的局部温度,使持续工作的时间及最大作业功率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效果展示、广告宣传应用的大功率液晶屏,长期的局部高温还会对灯条及相邻组件造成损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液晶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如果在其内部增加散热装置,不仅引起狭小空间而难以增设部件,而且会造成额外空区令背光灯输出光学品质降低。因此,针对此类蓄热问题,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加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热式背光灯模组,在确保背光灯光学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灯条工作的局部温度,突破背光灯工作时间及功率限制,提高大功率液晶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导热式背光灯模组,包括壳体、灯条、导光板、扩散板、反射板、隔离板、除尘过滤器一、除尘过滤器二、导气框架。其中,所述壳体呈上方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灯条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灯条与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之间的区域,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板依次设于所述灯条上方;所述隔离板垂直设于所述反射板下方,其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反射板、所述壳体内壁形成无缝对接;所述壳体底面分别设有入口端、出口端,两者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两侧;所述入口端通过所述除尘过滤器一连接于气源正压端,所述出口端连接于所述除尘过滤器二,所述除尘过滤器二另一端口朝向外侧置空;所述壳体侧壁内层贴附设有一层多孔材质的所述导气框架,所述导气框架分别与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板的边缘形成无缝对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板上方设有量子膜,其边缘与所述导气框架形成无缝对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量子膜上方设有膜片,其边缘与所述壳体侧壁形成无缝对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灯条通过二个电极棒安装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棒贯穿固定于所述壳体侧壁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气框架材质为多孔透气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气框架外壁与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无缝贴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入口端通过所述除尘过滤器一连接的气源为风机。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利用反射板下方垂直无缝对接的隔离板设置,
令除尘过滤器流过的接近空气从隔离板一端进入壳体腔内,借助隔离板与反射板组成的T字形回路腔,形成途径灯条的气流回路,并以此将核心蓄热区域的热量迅速排出外界,由于在壳体内部仅需设置简易的T形隔离部件即可实现气流路径的大范围覆盖,十分适用于结构紧凑的背光灯装置应用,并以外围导气框架的无缝对接确保光学品质的同时,利用其多孔材质将各层部件的蓄热空气疏导至外界,保护灯条及相邻组件不受蓄热损伤。通过在背光灯狭小结构内增设此类降温功能装置,突破了背光灯工作时间及工作功率的限制,有效提高大功率液晶设备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作业状态示意图。
[0015]图中:1

壳体、1a

入口端、1b

出口端、2

灯条、2a

电极棒、3

导光板、4

扩散板、5

反射板、6

隔离板、7

除尘过滤器一、8

除尘过滤器二、9

导气框架、10

量子膜、11

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导热式背光灯模组2,包括壳体1、灯条2、导光板3、扩散板4、反射板5、隔离板6、除尘过滤器一7、除尘过滤器二8。其中,壳体1呈上方开口的中空壳体1,灯条2通过二个电极棒2a安装固定于壳体1内,电极棒2a贯穿固定于壳体1侧壁上,以此确保灯条2安装与连通电源的稳固性;导光板3设于灯条2与壳体1底部内壁之间的区域,导光板3、扩散板4依次设于灯条2上方;隔离板6垂直设于反射板5下方,其上下端分别与反射板5、壳体1内壁形成无缝对接;壳体1底面分别设有入口端1a、出口端1b,两者分别位于隔离板6的两侧;入口端1a通过除尘过滤器一7连接于气源风机的正压端,出口端1b连接于除尘过滤器二8,除尘过滤器二8另一端口朝向外侧置空,可确保闲置状态时外界尘埃不会进入壳内。壳体1侧壁内层贴附设有一层多孔材质的导气框架9,导气框架9分别与导光板3、扩散板4的边缘形成无缝对接,同时其外壁与壳体1内部形成无缝贴合。通过上述结构,令隔离板6与反射板5在狭小空间内组成T字形回路腔以利于气流传导。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扩散板4上方设有量子膜10,同时量子膜10上方设有膜片11,其中膜片11用以对量子膜10起保护作用,在应用于大功率荧光设备时,由于高功率灯条2强光辐射较大,利用量子膜10隔离紫外线、消除眩光的特性,令背光灯条2对外发出滤除紫外线的光线,从而有效保护观看者的视力,确保大功率荧光设备的实用性。
[0019]在本实施例中,导气框架9为多孔透气钢材质,利用透气钢导气、导热及遮光特性,可在确保背光灯光学品质的同时将各层蓄热空气疏导至外界,其工作原理如下:
[0020]如图2所示,在应用于大功率液晶设备时,通过大功率电极驱动灯条2工作发光,其中朝下光线被反射板5反射,连通朝上光线一齐被导光板3转换成面光源,再通过上方扩散板4对入射光形成光学扩散效果,由量子膜10滤除紫外线并从膜片11处射出,以此为液晶屏提供优质的高功率光源。由于灯条2所需工作功率较大,持续工作后将在反射板5与导光板3之间产生局部高温,此时开启入气口所连接的风机,令外界空气经除尘过滤器一7得到的洁净气体进入图2所示壳体1内部的左下角空腔内,在风机压力作用下令气体朝左(方向依图
2)运动并透入多孔透气钢材质的导气框架9内,由于反射板5上方灯条2所处区域的空区范围较大,透入导气框架9内的气体将从上层区域透出并大量进入灯条2所处层区,在风压作用下朝右吹拂灯条2并再次透入导气框架9的右端区域,借助气流可有效将灯条2层区的蓄热空气带走,并在循环气路的导引下从导气框架9右下角透出,而后向左流动从出口端1b排放至外界,以此将核心蓄热区域的热量迅速排出外界,由于在壳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式背光灯模组,包括壳体、灯条、导光板、扩散板、反射板、隔离板、除尘过滤器一、除尘过滤器二、导气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上方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灯条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灯条与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之间的区域,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板依次设于所述灯条上方,所述隔离板垂直设于所述反射板下方,其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反射板、所述壳体内壁形成无缝对接,所述壳体底面分别设有入口端、出口端,两者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两侧,所述入口端通过所述除尘过滤器一连接于气源正压端,所述出口端连接于所述除尘过滤器二,所述除尘过滤器二另一端口朝向外侧置空,所述壳体侧壁内层贴附设有一层多孔材质的所述导气框架,所述导气框架分别与所述导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新廖延锁赵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