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60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所述一体化工装包括底板、摆动气缸、夹线机构和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压线驱动电机、垂直于底板的双螺杆和螺纹连接在双螺杆上的上、下压线夹片,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双螺杆同时转动将上、下压线夹片压紧;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摆动气缸上的带轨气缸、安装在带轨气缸缸体上的固定夹片和安装在带轨气缸活塞端的活动夹片,所述活动夹片在带轨气缸的活塞收缩状态下与固定夹片组成完整的夹线线夹;所述摆动气缸带动带轨气缸左右摆动至与双螺杆垂直或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作业过程的安全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作业时间,从而大大缩减了机器人进行整体配网作业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网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产生活中对电力持续稳定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末端,是保证电力持续供给的关键环节,其可靠性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传统的配电网作业主要由人工进行,大多是工人穿戴绝缘服站立高空绝缘斗中进行剥线、接线作业,部分地区也会使用绝缘操作杆进行配电网带电作业。然而配电网线路通常十分紧凑,相间距离小,作业人员带电作业时易造成短路从而引发人身伤亡等事故。同时,这种作业方式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效率低且作业危险系数高,部分地区配电网线路分布及地理条件恶劣,难以开展相关的带电作业,从而不得不在停电条件下进行线路的检修和维护,这对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的生活体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保证配电网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的同时,为了提高配电网带电作业效率,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配网作业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现有配网作业机器人系统都是使用单独的夹线和压线工装,作业途中需要对工装进行更换,不仅增加了机器人路径规划的难度,也增加了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依据配网作业基本流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可以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工装包括底板、摆动气缸、夹线机构和压线机构,所述摆动气缸和压线机构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压线驱动电机、垂直于底板的双螺杆和螺纹连接在双螺杆上的上压线夹片、下压线夹片,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双螺杆连接,并带动双螺杆同时转动将上压线夹片和下压线夹片压紧;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摆动气缸上的带轨气缸、安装在带轨气缸缸体上的固定夹片和安装在带轨气缸活塞端的活动夹片,所述活动夹片在带轨气缸的活塞收缩状态下与固定夹片组成完整的夹线线夹;所述摆动气缸带动带轨气缸左右摆动至与双螺杆垂直或平行。
[0005]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带轨气缸与双螺杆垂直时,通过带轨气缸缸体上的固定夹片和带轨气缸活塞端的活动夹片共同作用夹持待连接输电线,并在摆动气缸带动带轨气缸摆动至与双螺杆平行时,夹线线夹夹持的待连接输电线连接端位于压线机构的上压线夹片和下压线夹片之间,并通过压线机构与另一根输电线进行压接工作。
[000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线机构还包括垂直安装在底板上的压线支架和压板,所述压板上端通过弹性压杆与压线支架连接,并在弹性压杆的作用下压紧上压线夹片。
[000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双螺杆为两根并排设置的螺杆,每根螺杆底部
固定设有螺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两根螺杆的螺套连接,所述螺套上端卡主下压线夹片;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输出轴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传动齿轮同轴的第二传动齿轮以及分别安装在两个螺套上的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啮合,并在主动齿轮和第一传动齿轮的作用下带动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同时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套和双螺杆转动。
[000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压线夹片为设有两个C型线槽的双槽夹片,下压线夹片为两个单槽夹片,上压线夹片的两个线槽与两个单槽下压线夹片的线槽对应。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板的侧面与压线支架滑动连接,并在弹性压杆的作用下带动压板沿着压线支架上下滑动。
[0010]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不需频繁更换作业工具,在降低机械臂轨迹规划的难度,提升作业过程的安全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作业时间,从而大大缩减了机器人进行整体配网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夹线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夹线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中摆动气缸带动带轨气缸摆动示意图;
[0014]图4和图5是本技术压线状态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技术压线状态侧面示意图。
[0016]图中:500—底板,501—摆动气缸,502—带轨气缸,503—固定夹片,504—活动夹片,505—压线驱动电机,506—双螺杆,507—上压线夹片,508—下压线夹片,509—压线支架,510—压板,511—弹性压杆,512—螺套,513—主动齿轮,514—第一传动齿轮,515—第二传动齿轮,516—第三传动齿轮,517—第四传动齿轮,518—待连接输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6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
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一体化工装包括底板500、摆动气缸501、夹线机构和压线机构,所述底板500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撑,还方便安装到机械手臂上。所述摆动气缸501和压线机构固定安装在底板500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压线支架509、压线驱动电机505、垂直于底板的双螺杆506和螺纹连接在双螺杆506上的上压线夹片507、下压线夹片508,所述上压线夹片507为设有两个C型线槽的双槽夹片,下压线夹片508为两个单槽夹片,上压线夹片507的两个线槽与两个单槽下压线夹片的线槽对应。所述压线支架509垂直安装在底板500上,双螺杆506平行位于压线支架509的旁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工装包括底板(500)、摆动气缸(501)、夹线机构和压线机构,所述摆动气缸(501)和压线机构固定安装在底板(500)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压线驱动电机(505)、垂直于底板的双螺杆(506)和螺纹连接在双螺杆(506)上的上压线夹片(507)、下压线夹片(508),所述驱动电机(505)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双螺杆(506)连接,并带动双螺杆(506)同时转动将上压线夹片(507)和下压线夹片(508)压紧;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摆动气缸(501)上的带轨气缸(502)、安装在带轨气缸(502)缸体上的固定夹片(503)和安装在带轨气缸(502)活塞端的活动夹片(504),所述活动夹片(504)在带轨气缸(502)的活塞收缩状态下与固定夹片(503)组成完整的夹线线夹;所述摆动气缸(501)带动带轨气缸(502)左右摆动至与双螺杆(506)垂直或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轨气缸(502)与双螺杆(506)垂直时,通过带轨气缸(502)缸体上的固定夹片(503)和带轨气缸(502)活塞端的活动夹片(504)共同作用夹持待连接输电线(518),并在摆动气缸(501)带动带轨气缸(502)摆动至与双螺杆(506)平行时,夹线线夹夹持的待连接输电线(518)连接端位于压线机构的上压线夹片(507)和下压线夹片(508)之间,并通过压线机构与另一根输电线进行压接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夹线、压线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机构还包括垂直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旭李劲彬汪涛陈隽陈鑫贺文朋梅义胜吴传奇文雅钦孙双学李胜祖彭欣朱啸林吴鑫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