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60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包含反力架,其锚固于混凝土基座上,在反力架不同高度处至少设有两道横梁;加力架,其与置于混凝土基座上的装配式结构相抵,且其上设有第三横梁和托板;千斤顶,其依靠托板支撑,并置于加力架的横梁和反力架的任一横梁间;使得在千斤顶动作时,通过反力架和加力架联合作用对装配式结构施加荷载;本方案具有结构轻巧、便于对装配式结构施加荷载现场操作,可灵活调节千斤顶施加荷载的角度,适应性强,拆卸方便,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试验荷载施加装置,具体涉及预制装配式挡土墙力学试验荷载施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外预制装配式、组合式结构的不断发展,对装配式、组合式结构的各种力学试验要求也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现阶段装配式、组合式结构的一些试验装置大多价格昂贵、体积笨重、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适用于现场试验。因此,亟待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惠、易于现场施工,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施工以及便于现场环境下试验的开展的荷载施加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以及易于现场施工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包含;
[0006]反力架,其锚固于混凝土基座上,在所述反力架不同高度处至少设有两道横梁;
[0007]加力架,其与置于混凝土基座上的装配式结构相抵,且其上设有第三横梁和托板;
[0008]千斤顶,其依靠所述托板支撑,并置于加力架的第三横梁和反力架的任一横梁间;使得在所述千斤顶动作时,通过反力架和加力架联合作用对装配式结构施加荷载。
[0009]进一步,上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所述反力架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上不同高度处分别设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悬挑横梁;提供千斤顶对装配式结构施加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荷载。
[0010]进一步,上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所述加力架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横梁对应直角处垂直设置,所述托板垂直设置于第三横梁上。
[0011]进一步,上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所述千斤顶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及第三横梁连接处均设有垫片,以及加力架与装配式结构抵接处设有垫片。
[0012]进一步,上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装配式结构上在位于加力架与其抵接处设有限定所述加力架位置的限位件。
[0013]进一步,上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所述限位件为膨胀螺栓。
[0014]进一步,上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在所述第三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千斤顶的底座,所述底座包含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可放置所述千斤顶,所述本体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第一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杆贯穿本体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固定所述千斤顶的底部,所述本体的两侧上端对称固定有第二液压缸,两个第二液压缸位于所述放置槽的两侧,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固定所述千斤顶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千斤顶的形状相
匹配,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若干凹槽,每个所述凹槽设有缓冲机构。
[0015]进一步,上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端固定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凹槽上,每个所述活动底板上固定有一个或两个所述弹簧。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17]1、结构轻巧、便于对装配式结构施加荷载现场操作。
[0018]2、可灵活调节千斤顶施加荷载的角度,适应性强。
[0019]3、拆卸方便,重复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实施例1使用状态主视图;
[0021]图2为加力架的主视图;
[0022]图3为加力架的左视图;
[0023]图4为加力架的俯视图;
[0024]图5为反力架的主视图;
[0025]图6为反力架的左视图;
[0026]图7为反力架的俯视图;
[0027]图8为实施例2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含:混凝土基座1、反力架2、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悬挑横梁23、加力架3、第三横梁31、托板32、千斤顶4、锚固地锚5、加固地锚6、垫片7、底座8、本体81、放置槽82、第一液压缸83、固定压板84、第二液压缸85、固定套86、凹槽87、活动底板88、弹簧89、限位件9。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本方案公开一种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包含反力架2,其锚固于混凝土基座1上,在所述反力架2不同高度处至少设有两道横梁;加力架3,其与置于混凝土基座1上的装配式结构相抵,且其上设有第三横梁31和托板9;千斤顶4,其依靠所述托板32支撑,并置于加力架3的第三横梁31和反力架2的任一横梁间;使得在所述千斤顶4动作时,通过反力架2和加力架3联合作用对装配式结构施加荷载。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所示:混凝土底座8由混凝土经浇筑、养护而成,并在适当位置预埋由光圆钢筋制作的锚固地锚5和加固地锚6,将反力架2充分锚固,防止在加载的过程中反力架2产生整体位移和错位。
[0033]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具体反力架2截面呈直角三角形,采用桁架结构进行设计,整个结构由工字钢和角钢为基本材料制作完成,其上不同高度处分别设有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和悬挑横梁23,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和悬挑横梁23,受力平面的角度也不同,
均可与千斤顶4顶推平面紧密贴合,具有较大的抗弯能力和抗剪能力,使用不同的横梁可为千斤顶4的顶推提供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的反力,反力架2示意通过数个锚固地锚5与混凝土底座8紧紧锚固在一起,为千斤顶43提供一个稳定牢固的反力支撑结构,可将千斤顶4的反力顺利传递至基础,结构可靠,易于制作;悬挑横梁23用于千斤顶4的吊装,以及较大荷载情况下反力架2的加固等,在荷载较大时还可以用钢绞线等通过牵拉加固地锚6与反力架2横梁或者悬挑横梁23进行加固。
[0034]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加力架3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水平、竖直方向,整体结构例如由工字钢和角钢焊接而成;工字钢加力架3的两条直角边与装配式结构紧密支撑,可同时为装配式结构提供沿所试验结构横向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均布荷载,材料普通,结构可靠,易于制作。所述第三横梁31对应直角处垂直设置,所述托板32垂直设置于第三横梁31上。
[0035]千斤顶4与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及第三横梁31连接处均设有垫片7,以及加力架3与装配式结构抵接处设有垫片7,垫片7材料可采用胶木,胶木为柔性材料可起缓冲作用,第三横梁31连接千斤顶4,接受千斤顶4的推力,加力架3抵靠装配式机构,在装配式结构上在位于加力架3与其抵接处设有限定所述加力架3位置的限位件9,限位件9可采用例如膨胀螺栓,千斤顶4采用普通顶推式千斤顶4,行程为20cm,加力架3第三横梁31处焊接有托板32放置千斤顶4,避免由于结构破坏、卸荷时千斤顶4松动而发生千斤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反力架(2),其锚固于混凝土基座(1)上,在所述反力架(2)不同高度处至少设有两道横梁;加力架(3),其与置于混凝土基座(1)上的装配式结构相抵,且其上设有第三横梁(31)和托板(32);千斤顶(4),其依靠所述托板(32)支撑,并置于加力架(3)的第三横梁(31)和反力架(2)的任一横梁间;使得在所述千斤顶(4)动作时,通过反力架(2)和加力架(3)联合作用对装配式结构施加荷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2)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其上不同高度处分别设有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和悬挑横梁(23);提供千斤顶(4)对装配式结构施加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荷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架(3)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横梁(31)对应直角处垂直设置,所述托板(32)垂直设置于第三横梁(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4)与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及第三横梁(31)连接处均设有垫片(7),以及加力架(3)与装配式结构抵接处设有垫片(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结构荷载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配式结构上位于加力架(3)与其抵接处设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镭张戎令杨启豪王立博张振钛刘希源于博张志勇赵锋冯保卫吴艇张乘波张军王阳光石小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