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46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0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处理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主管道,主管道的下表面连通有多个分管道,分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管道控制装置,管道控制装置包括阀门,阀门用于控制分管道的流通。通过设置主管道和分管道,以及在分管道上设置管道控制装置,可以实现根据污水的污浊程度切换不同位置的污水处理阶段,实现对农村污水的针对性处理,避免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避免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避免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农村等地下排水系统不发达的地区中,处理污水需要考虑人们对方便环保的需求,因此需要会使用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不占用土地的情况下对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将需要处理的污水全部通入污水处理装置中进行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等多个步骤,而一些较为干净的生活污水无需进行一些处理步骤,所以整体全部过滤造成了设备的不必要运行,并不符合环保的观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处理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主管道,主管道的下表面连通有多个分管道,分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管道控制装置,管道控制装置包括阀门,阀门用于控制分管道的流通。
[0006]可选的,管道控制装置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固定在主管道的一侧,连接块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中可滑动地设有安装板。
[0007]可选的,管道控制装置还包括壳体和安装架,壳体固接在连接块的下表面,安装架的一端连接在壳体的一侧,安装架的另一端连接主管道的下表面。
[0008]可选的,管道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活塞、第一弹簧、密封件和支架,第一活塞和密封件设置在壳体中,第一活塞的下表面连接第一弹簧和支架,支架为“U”型结构,密封件与第一弹簧的底端连接,支架的一端穿设在密封件中。r/>[0009]可选的,管道控制装置还包括齿杆和齿轮,齿杆固定连接在支架的另一端的外表面,齿杆与齿轮啮合,阀门卡接在齿轮内并且设置在分管道的一侧。
[0010]可选的,管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第一斜块设置在支架的端部,第二斜块设置在安装板的下表面,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能够进行卡合。
[0011]可选的,管道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弹簧,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固定块,连接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用于带动安装板的移动。
[0012]可选的,包括控制结构,控制结构设置在盖板的一侧并且与管道控制装置连接,控制结构用于控制阀门。
[0013]可选的,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盒,控制盒设置在盖板的一侧,控制盒内设有多个容腔,每个容腔内设有第二活塞。
[0014]可选的,控制结构包括连接管,控制盒的一侧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管道控制装置,第二活塞用于对连接管输送气体。
[001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处理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主管道,主管道的下表面连通有多个分管道,分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管道控制装置,管道控制装置包括阀门,阀门用于控制分管道的流通。通过设置主管道和分管道,以及在分管道上设置管道控制装置,可以根据污水的污浊程度切换不同位置的污水处理阶段,实现对农村污水的针对性处理,避免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污水处理装置整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盖板整体结构图;
[0021]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控制结构整体图;
[0022]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分管道整体图;
[0023]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管道控制装置放大图。
[0024]其中,10、处理装置本体;20、盖板;30、主管道;40、分管道;50、管道控制装置;51、阀门;52、连接块;53、壳体;54、安装架;55、第一活塞;56、第一弹簧;57、密封件;58、支架;59、齿杆;510、齿轮;511、第一斜块;512、第二斜块;513、第一固定块;514、第二固定块;515、第二弹簧;60、安装板;70、控制结构;71、控制盒;72、第二活塞;7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10,处理装置本体10的上端设置有盖板20,盖板20的下表面固定有主管道30,主管道30的下表面连通有多个分管道40,分管道40的一侧设置有管道控制装置50,管道控制装置50包括阀门51,阀门51用于控制分管道40的流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处理装置本体10的上侧设置盖板20,盖板20覆盖处理装置本体10,盖板20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主管道30,需要处理的污水从主管道30中流到分管道4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五个分管道40,可以根据污水需要处理的程度不同,将污水流入不同的分管道40,而且在分管道40上设置有管道控制装置50,在需要时,管道控制装置50开启,使得污水流入特定的单个分管道40,然后进行处理。通过设置主管道30和分管道40,以及在分管道40上设置管道控制装置50,可以根据污水的污浊程度切换不同位置的污水处理阶段,实现对农村污水的针对性处理,避免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
浪费。
[0028]在本实施例中,管道控制装置50包括连接块52,连接块52固定在主管道30的一侧,连接块52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中可滑动地设有安装板60。如图5所示,在主管道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2,连接块52上远离主管道30的一侧设有安装板60,安装板60可以在连接块52内滑动,通过安装板60的移动可以带动与之连接的部件的移动。
[0029]进一步的,管道控制装置50还包括壳体53和安装架54,壳体53固接在连接块52的下表面,安装架54的一端连接在壳体53的一侧,安装架54的另一端连接主管道30的下表面。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壳体53,壳体53与连接块52相连,为了更稳定地固定壳体53,还设置有安装架54,安装架54一端连接壳体53,一端连接主管道30,通过固定的主管道30的稳定作用,使壳体53也稳定地连接在连接块52上。
[0030]更进一步的,管道控制装置50还包括第一活塞55、第一弹簧56、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装置本体(10),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0)的上端设置有盖板(20),所述盖板(20)的下表面固定有主管道(30),所述主管道(30)的下表面连通有多个分管道(40),所述分管道(40)的一侧设置有管道控制装置(50),所述管道控制装置(50)包括阀门(51),所述阀门(51)用于控制所述分管道(40)的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控制装置(50)包括连接块(52),所述连接块(52)固定在所述主管道(30)的一侧,所述连接块(52)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可滑动地设有安装板(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控制装置(50)还包括壳体(53)和安装架(54),所述壳体(53)固接在所述连接块(52)的下表面,所述安装架(5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53)的一侧,所述安装架(5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管道(30)的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控制装置(50)还包括第一活塞(55)、第一弹簧(56)、密封件(57)和支架(58),所述第一活塞(55)和所述密封件(57)设置在所述壳体(53)中,所述第一活塞(55)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6)和所述支架(58),所述支架(58)为“U”型结构,所述密封件(57)与所述第一弹簧(56)的底端连接,所述支架(58)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密封件(57)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控制装置(50)还包括齿杆(59)和齿轮(510),所述齿杆(59)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58)的另一端的外表面,所述齿杆(59)与所述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娇妹于守镇马莉萍潘春梅杨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