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5457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包括流槽、井室和井筒。流槽为圆柱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流槽的高度与待安装的管道的外径适配,流槽的底部设有钢筋混凝土底座,流槽的顶面中部通径开设一个深度与流槽的高度相同的U形凹槽。井室为圆筒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室固定在流槽的顶部;井室的顶面设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圆盘形盖板,盖板上开设圆形孔。井筒为圆筒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筒的外径与盖板上的圆形孔的孔径适配,使井筒固定在盖板上的圆形孔上;井筒的顶面设有检查井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预制厂制作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构件,至现场再装配安装成整体,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工程领域,例如铺设地下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时,为便于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施工与维护,就要在直线段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就设置一个检查井,以便于定期检查管道的情况,进行日常的检修和维护。
[0003]目前常用的检查井为模块砖式检查井和现浇混凝土检查井。模块砖式检查井的砌筑过程较为繁琐,需要灌芯和振捣,施工质量控制要求高,易渗漏。现浇混凝土检查井,施工步骤较多,需要钢筋绑扎、支模和浇筑,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其优点在于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预制厂制作的标准化、模块化构件,现场装配安装,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包括流槽、井室和井筒;其中:
[0006]所述流槽为圆柱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流槽的高度与待安装的管道的外径适配,流槽的底部设有钢筋混凝土底座,流槽的顶面中部通径开设一个深度与流槽的高度相同的U形凹槽;
[0007]所述井室为圆筒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室的外径与所述流槽的外径相同,使井室固定在流槽的顶部;井室的顶面设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圆盘形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一圆形孔,
[0008]所述井筒为圆筒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筒的外径与所述盖板上的圆形孔的孔径适配,使井筒固定在盖板上的圆形孔上;井筒的顶面设有检查井盖。
[0009]上述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其中:所述井室的底面与流槽的顶面之间设有一个下部防水橡胶圈;所述井室的顶面与盖板的底面之间设有一个上部防水橡胶圈;所述井筒的底面与盖板的圆形孔的顶面之间设有顶部防水胶圈。
[0010]上述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其中:所述流槽的外表面、井室的外表面、井筒的外表面以及井室盖的顶面上均预埋若干吊耳。
[0011]上述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其中:所述井室的壁厚和井筒的壁厚均为10cm。
[0012]上述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其中:所述检查井盖的材质为球墨铸铁。
[0013]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安装方法,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市政工程管道装配式预制检查井,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将所述流槽吊装到沟槽内检查井的设置位置,使流槽中间的凹槽与管道的走向对准;
[0015]步骤二,先将前后两节管道的端口置于流槽的凹槽内,再将凹槽与两节管道之间的缝隙采用砂浆填充;
[0016]步骤三,先在流槽的顶面安装下部防水橡胶圈,接着将所述井室吊装到流槽的上方,使井室与流槽同轴后,再将井室坐落在下部防水橡胶圈上固定;
[0017]步骤四,先在所述井室的顶面上安装上部防水橡胶圈,接着将盖板吊装到井室的上方,使盖板与井室同轴后,再将盖板坐落在上部防水橡胶圈上固定;
[0018]步骤五,先将井筒吊装到盖板的上方,使井筒与盖板上的圆形孔同轴后,再将井筒下放至圆形孔上固定;
[0019]步骤六,在井筒的顶面上安装检查井盖。
[0020]上述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安装方法,其中:进行步骤五时,在所述盖板的圆形孔上设置顶部防水橡胶圈,使井筒坐落在顶部防水橡胶圈上,或者,所述井筒通过砂浆与盖板的圆形孔固定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的检查井通过流槽、井室和井筒的组合,将管道检查井进行模块化和标准化分割,各部件由预制厂统一标准制作,至现场再装配安装成整体,不受施工环境的影响,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0023]2.本专利技术的检查井的构造简单,一体化的组合安装,整体性好,能有效防渗和防漏;
[0024]3.本专利技术的检查井能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施工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主视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轴向剖视图。
[0028]图中:1流槽;2井室;3井筒;11基础;12凹槽;13流槽吊耳;21井室吊耳;22盖板;23孔洞;24盖板吊耳;25下部防水橡胶圈;26上部防水橡胶圈;27顶部防水橡胶圈;31井筒吊耳;32检查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包括流槽1、井室2和井筒3。
[0031]流槽1为圆柱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流槽1的高度与待安装的管道的外径适配,流槽1的底部设有钢筋混凝土底座11,流槽1的顶面中部通径开设一个深度与流槽1的高度相同的U形凹槽12;流槽1的外表面预埋若干流槽吊耳13。
[0032]井室2为圆筒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室2的外径与流槽1的外径相同,使井室2固定在流槽2的顶部,井室2的底面与流槽1的顶面之间设有下部防水橡胶圈25;井室的外表面预埋若干井室吊耳21;井室2的顶面设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圆盘形盖板22,井室2的顶面与
盖板22的底面之间设有上部防水橡胶圈26;盖板22上开设一圆形孔23;盖板22上固定若干盖板吊耳24;
[0033]井筒3为圆筒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筒3的外径与盖板22上的圆形孔23的孔径适配,使井筒3固定在盖板22上的圆形孔23上,井筒3的底面与盖板22的圆形孔23的顶面之间设有顶部防水胶圈27;井筒3的外表面预埋若干井筒吊耳31;井筒3的顶面设有检查井盖32,该检查井盖23的材质为球墨铸铁。
[0034]井室2的壁厚和井筒3的壁厚均为10cm。
[0035]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安装方法,基于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预制检查井,检查井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步骤一,将流槽1吊装到沟槽内检查井的设置位置,使流槽1中间的凹槽12与管道的走向对准;
[0037]步骤二,先将前后两节管道的端口放置在流槽1的凹槽12内,再将凹槽12与两节管道之间的缝隙采用砂浆填充;
[0038]步骤三,先在流槽1的顶部安装一个防水橡胶圈25,接着将井室2吊装到流槽1的上方,使井室2与流槽1同轴后,再将井室2坐落在流槽1顶面的防水橡胶圈25上,井室2利用自重固定在流槽1上;
[0039]步骤四,先在井室2的顶面安装另一个防水橡胶圈25,接着将盖板22吊装到井室2的上方,使盖板22与井室2同轴后,再将盖板22坐落在井室2顶面的防水橡胶圈25上,盖板22利用自重固定在井室2上;
[0040]步骤五,先将井筒3吊装到盖板22的上方,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包括流槽、井室和井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为圆柱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流槽的高度与待安装的管道的外径适配,流槽的底部设有钢筋混凝土底座,流槽的顶面中部通径开设一个深度与流槽的高度相同的U形凹槽;所述井室为圆筒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室的外径与所述流槽的外径相同,使井室固定在流槽的顶部;井室的顶面设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圆盘形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一圆形孔,所述井筒为圆筒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筒的外径与所述盖板上的圆形孔的孔径适配,使井筒固定在盖板上的圆形孔上;井筒的顶面设有检查井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室的底面与流槽的顶面之间设有一个下部防水橡胶圈;所述井室的顶面与盖板的底面之间设有一个上部防水橡胶圈;所述井筒的底面与盖板的圆形孔的顶面之间设有顶部防水胶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槽的外表面、井室的外表面、井筒的外表面以及井室盖的顶面上均预埋若干吊耳。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室的壁厚和井筒的壁厚均为10cm。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付革沈阳张骏王宏进张文峰袁大英王恒富徐辉俊甘雁飞赵子豪程虎家白晶翟良伟姜维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