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214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前叉、设置到前叉顶端的前叉竖管以及车架头管,前叉竖管穿过车架头管,前叉竖管与车架头管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前叉竖管的下端前侧安装有限位件,车架头管的下端在对应限位件的位置沿车架头管的周向设有弧形限位槽,限位件的第一端与弧形限位槽相配合,前叉竖管可相对车架头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左右转动,前叉竖管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件的第一端抵接到弧形限位槽的左端内壁,前叉竖管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的第一端抵接到弧形限位槽的右端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前叉竖管和车架头管的外观美观,且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不会碰伤骑行者,不易受到外界的冲击,牢固性好。牢固性好。牢固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一般是在车架头管的下端后侧焊接一限位片,在前叉竖管的下端前侧焊接一定位片,通过限位片和定位片的配合,从而限制前叉竖管相对车架头管只能在限位片的左端和右端之间进行左右转动,从而实现自行车的转向限位。但该种结构中,限位片和定位片都是外露的,使得前叉竖管和车架头管的外观不美观,且易碰伤骑行者,并且限位片和定位片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到车架头管的下端后侧、前叉竖管的下端前侧,易受到外界冲击,易出现焊点松动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可使得前叉竖管和车架头管的外观美观,且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不会碰伤骑行者,不易受到外界的冲击,牢固性好。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前叉、设置到所述前叉顶端的前叉竖管以及车架头管,所述前叉竖管穿过所述车架头管,所述前叉竖管与车架头管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前叉竖管的下端前侧安装有限位件,所述车架头管的下端在对应所述限位件的位置沿车架头管的周向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弧形限位槽相配合,所述前叉竖管可相对所述车架头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左右转动,所述前叉竖管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抵接到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左端内壁,所述前叉竖管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抵接到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右端内壁。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叉竖管的下端前侧设有贯穿前叉竖管的下端后侧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安装有连接管,所述限位件安装到所述连接管内,限位件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连接管的靠近所述前叉竖管的下端前侧的一端并与所述弧形限位槽相配合。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为一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螺纹安装到所述连接管内。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为一圆柱状结构,所述圆柱状结构与所述连接管过盈配合。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凸出于所述贯穿孔的两端并位于所述间隙内。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贯穿孔过盈配合。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限位槽所对的圆心角的角度为130度

150度。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限位槽所对的圆心角的角度为146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相对现有技术,限位
件和弧形限位槽没有外露,使得前叉竖管和车架头管的外观美观,且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不会碰伤骑行者,不需要焊接,不易受到外界的冲击,牢固性好,不会出现焊点松动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A

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6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的前叉竖管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0021]图7是图1所示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的前叉竖管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3]请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前叉12、设置到前叉12顶端的前叉竖管14以及车架头管16。前叉12用于安装到前轮的转轴的两端。前叉竖管14的顶端用于通过立管安装车把手。车架头管16的后侧用于焊接车架上管17、车架下管18,如图1所示。前叉竖管14穿过车架头管16,前叉竖管14与车架头管16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0024]前叉竖管14的下端前侧安装有限位件142,车架头管16的下端在对应限位件142的位置沿车架头管16的周向设有弧形限位槽162,限位件142的第一端142a与弧形限位槽162相配合。前叉竖管14可相对车架头管1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左右转动,前叉竖管14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2的第一端142a抵接到弧形限位槽162的左端内壁162a,如图6所示,前叉竖管14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2的第一端142a抵接到弧形限位槽162的右端内壁162b,如图7所示。
[0025]通过上述的结构,在实际应用时,在骑行的过程中,当车把手带动前叉竖管14向左转动到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2的第一端142a抵接到弧形限位槽162的左端内壁162a,如图6所示,当车把手带动前叉竖管14向右转动到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2的第一端142a抵接到弧形限位槽162的右端内壁162b,如图7所示,通过限位件142和弧形限位槽162实现对前叉竖管14的转动位置进行限制,使得前叉竖管14只能在弧形限位槽162的左端内壁162a、右端内壁162b之间进行左右转动,从而实现了自行车的转向限位,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
便,相对现有技术,限位件142和弧形限位槽162没有外露,使得前叉竖管14和车架头管16的外观美观,且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不会碰伤骑行者,不需要焊接,不易受到外界的冲击,牢固性好,不会出现焊点松动脱落的现象。
[0026]优选地,弧形限位槽162所对的圆心角的角度为130度

150度,优选为146度,可以理解地,弧形限位槽162所对的圆心角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0027]本实施例中,前叉竖管14的下端前侧设有贯穿前叉竖管14的下端后侧的贯穿孔,贯穿孔内安装有连接管144,连接管144的两端凸出于贯穿孔的两端并位于间隙内。限位件142安装到连接管144内,限位件142的第一端142a凸出于连接管144的靠近前叉竖管14的下端前侧的一端并与弧形限位槽162相配合。通过设置连接管144来实现安装限位件142,方便安装限位件142,且使得安装的限位件142更牢固,不容易脱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包括前叉、设置到所述前叉顶端的前叉竖管以及车架头管,所述前叉竖管穿过所述车架头管,所述前叉竖管与车架头管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竖管的下端前侧安装有限位件,所述车架头管的下端在对应所述限位件的位置沿车架头管的周向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弧形限位槽相配合,所述前叉竖管可相对所述车架头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左右转动,所述前叉竖管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抵接到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左端内壁,所述前叉竖管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抵接到所述弧形限位槽的右端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竖管的下端前侧设有贯穿前叉竖管的下端后侧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安装有连接管,所述限位件安装到所述连接管内,限位件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连接管的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九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