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报文发送方法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4663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量报文发送方法及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多个第二无线设备以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方式发送测量报文;第一无线设备接收该多个第二无线设备以OFDMA的方式发送的测量报文。基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方法,每个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的测量报文只占用上行传输带宽的部分子载波,提高了测量报文的功率谱密度,提升了第一无线设备对信道信息的测量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报文发送方法及通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测量报文发送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

Fi),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
th generation,4G)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
th generation,5G)技术的发展,各类无线通信设备已大量部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手机、电脑、无线路由器、智能家居设备、无线传感器及无线路由器等等。这些设备的重要特征是数量庞大、价格低廉、且距离用户非常近。在常见的家庭环境中往往会有十余个甚至上百个无线设备围绕在用户周围。基于这些设备在无线通信过程中的信道信息,可对周围人体动作进行感知或进行其他信息的测量。这种利用信道信息对人体动作进行感知的技术称为无线感知技术。从基本原理上来说,无线感知技术是使用类似“人体雷达”的原理来感知周围人体的。
[0003]例如,以无线感知技术为例,如图1所示,无线感知系统包括第一无线设备101和第二无线设备102。在实际系统中,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也可以并设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中。第二无线设备102收到的无线信号包括直达信号104以及被检测目标103反射回来的反射信号105。当检测目标103运动时,反射信号105会发生变化。这样,第二无线设备102收到的叠加无线信号也会相应产生变化。此时,第二无线设备102会探测到无线链路的信道产生了变化。通常,无线链路的信道在通信协议中被量化表示为信道信息,如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无线信道的变化表现为信道信息的幅度和相位的变化。通过在第二无线设备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随时间的变化可以感知周围是否有人运动,以及具体在做什么动作。因此,该无线感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入侵检测、老人看护、手势识别、呼吸睡眠监测及室内人数统计等应用。
[0004]图2是现有的一种测量报文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以第一无线设备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第二无线设备为站点(Station,STA)1和STA2,测量报文为NDP帧为例。如图2所示,AP获取发送机会TXOP并向STA1和STA2发送空数据报文通告(Null Data Packet Announcement,NDPA)帧,以通知STA1和STA2即将进行信道测量。AP发送NDPA帧之后,AP向STA1和STA2发送NDP帧。STA1和STA2测量该NDP帧,得到信道信息。AP发送拉取(polling)帧。如果STA1满足反馈条件,则STA1在收到polling帧之后,回复确认响应(acknowledgement,ACK)。如果STA2不满足反馈条件,则STA2在收到polling帧之后,不回复确认响应(acknowledgement,ACK)。AP接收到STA1发送的确认响应之后,向STA1发送触发帧,以触发STA1发送NDP帧。STA1接收该触发帧之后,发送NDP帧。AP测量该NDP帧,以得到信道信息。AP根据该信道信息确定感知结果测量结果,或根据该信道信息进行其他信息的测量。触发帧中指示了STA1发送NDP帧的带宽。STA1向AP发送的NDP帧会占用触发帧指示的带宽的所有子载波。在站点总功率约束下,这样会导致每个子载波上的功率谱密度偏低,从而导致接收端信噪比较低,影响信道信息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报文发送方法及通信装置,有利于提高信道信息的测量精度。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报文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触发帧,该触发帧用于触发多个第二无线设备以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方式发送测量报文;第一无线设备接收该多个第二无线设备以OFDMA的方式发送的测量报文。
[0007]基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每个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的测量报文只占用上行传输带宽的部分子载波,提高了测量报文的功率谱密度,提升了第一无线设备对信道信息的测量精度。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触发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在第一种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测量报文所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通过使测量报文所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能够增加测量报文的传输带宽,适用于对测量报文的传输带宽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0009]在第二种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测量报文所占用的资源单元RU。测量报文可占用一个RU或占用多个不连续的RU。测量报文占用一个RU时,测量报文所占用的子载波完全连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测量报文所占用的一个RU时,适用于对测量报文的传输带宽有较低要求的场景。测量报文占用多个不连续的RU时,测量报文所占用的子载波部分连续,适用于对测量报文的传输带宽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测量报文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的方式具体为: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非零子载波的偏移值和相邻的非零子载波之间的间隔,该非零子载波为测量报文占用的子载波。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只需要通过少量的比特就能指示测量报文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指示信息位于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能够灵活地为不同的第二无线设备分别指示测量报文所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触发帧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测量报文的类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测量报文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时,测量报文的类型为占用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的测量报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测量报文占用的RU时,测量报文的类型为占用RU的测量报文。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无线设备可根据实际的需求灵活地为第二无线设备指示用于发送测量报文的资源。例如,在对带宽有较高要求的场景下,第一无线设备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测量报文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在对带宽有较低要求的场景下,第一无线设备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测量报文占用的RU。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触发帧包括公共信息字段,该第二指示信息位于公共信息字段。例如,该公共信息字段包括触发相关公共信息子字段,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位于触发相关公共信息子字段。或者,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位于公共信息字段的其他子字段中。通过使第二指示信息位于公共信息字段中,能够避免在每个用户信息字段中都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触发帧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触发帧类型为无线感知类型。基于该可能的实现方式,能够在无线感知场景下,使每个第二无
线设备发送的测量报文只占用上行传输带宽的部分子载波,提高了测量报文的功率谱密度,提升了第一无线设备对信道信息的测量精度,进而提升了无线感知结果的测量精度。
[0015]可选的,该第三指示信息位于公共信息字段的触发类型子字段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用于触发多个第二无线设备以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方式发送测量报文;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多个第二无线设备以OFDMA的方式发送的测量报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测量报文所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测量报文所占用的资源单元RU。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测量报文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的方式具体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非零子载波的偏移值和相邻的非零子载波之间的间隔,所述非零子载波为所述测量报文占用的子载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位于所述触发帧中的用户信息字段。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测量报文的类型;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测量报文占用的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时,所述测量报文的类型为占用一组频率不连续的子载波的测量报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测量报文占用的RU时,所述测量报文的类型为占用RU的测量报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包括公共信息字段,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位于所述公共信息字段。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触发帧类型为无线感知类型。8.一种测量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二无线设备接收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用于触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以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方式发送测量报文;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以OFDMA的方式向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测量报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辰辰韩霄杜瑞张美红孙滢翔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