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金属油管的滑套式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4532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非金属油管的滑套式封隔器,包括:外筒;同心布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包括第一管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的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之间的球座,所述球座用于与封堵球适配以进行憋压;以及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且用于胀封的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所述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均构造成多层胶筒结构;其中,所述球座的上端部分的内径构造成从端部轴向向内递减,从而形成用于放置封堵球的锥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的侧壁面的纵向截面呈圆弧波浪形结构。浪形结构。浪形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金属油管的滑套式封隔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非金属油管的滑套式封隔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越来越深入,对井下工具的改进是目前增产提效的重要组成部分。井下管柱通常包括依次连接的钻杆、安全接头、水力锚、封隔器、喷砂管、导向器和套管等零部件。其中,对封隔器的结构和材料改进尤为重要。封隔器是试油完井作业的关键工具之一,承担封隔油套环空、保障井筒安全的重任。胶筒是封隔器的核心部件,是密封作用的直接执行者,其在井下的抗高温性能和强度决定着试油完井作业的成败。同样,投球装置对密封和解封能产生极大的影响,也是影响施工效率的重点。目前,对于封隔器来说,国内的相关技术水平主要停留在耐150℃高温、耐压差70MPa,无法满足较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少部分有相关技术突破。现有的封隔器结构和材料较为单一,且改进点主要是在卡瓦上,对封隔器最核心的胶筒等机构改进较小。并且,有很多封隔器也无法适应部分大比重的钻井液环境使用,尤其是对于非金属油管,由于管道本身的特性,采用传统的封隔器,容易出现损坏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金属油管的滑套式封隔器,包括:外筒(1);同心布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的中心管(2),所述中心管包括第一管体(2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的第二管体(22);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之间的球座(3),所述球座用于与封堵球适配以进行憋压;以及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套设在所述中心管上且用于胀封的第一胶筒(5)、第二胶筒(7)和第三胶筒(10),所述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均构造成多层胶筒结构;其中,所述球座的上端部分的内径构造成从端部轴向向内递减,从而形成用于放置封堵球(30)的锥形腔体(31),所述锥形腔体的侧壁面的纵向截面呈圆弧波浪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式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腔体的侧壁面(32)构造成包括至少3段圆弧面(33),以形成所述圆弧波浪形结构,从而使所述球座能够通过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封堵球形成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套式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圆弧面的弧度相同,且从所述锥形腔体的轴向上端沿轴向向内的各段所述圆弧面的圆弧半径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式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筒、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均构造成包括多层沿轴向交替分布的弹性层(51)和支撑层(52),以及包覆在所述弹性层和所述支撑层的径向外侧的外包层(53),所述弹性层和所述支撑层均构造成环状结构,且所述弹性层和所述支撑层的径向外侧抵接所述外包层,径向内侧抵接所述中心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套式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胶筒、所述第二胶筒和所述第三胶筒的下端分别对应设有用于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套(6),且在所述第三胶筒的上端设有连接头(9)和适配器(8)。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滑套式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洋胡国亮曾文广李芳张江江刘斌郭玉洁肖雯雯刘青山陈苗高秋英潘阳秋谭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