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431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实际车辆中的车架的实际质量,并基于预设算法分别计算出车架对应的弯曲刚度以及扭转刚度;根据车架的实际质量获取到当前实际车辆对应的整车簧下质量,并基于当前实际车辆对应的满载总质量以及整车簧下质量计算出当前实际车辆对应的整车簧上质量;基于车架的实际质量、弯曲刚度、扭转刚度以及整车簧上质量构建出对应的车架质量评估系数,并根据车架质量评估系数评判车架质量属性的高低。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将车辆质量属性的评判由主观评判转变为客观评判,提升了对车架质量属性的评判准确性,同时能够实现不同车架的性能综合科学对比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开发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并且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
[0003]其中,车架是汽车车身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是车身的主体结构。现如今,在车架设计开发的过程中,车架质量属性的高低是评价车架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因此,如何准确的量化车架质量属性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准确的量化车架质量属性的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及系统,以提供一种能够准确的量化车架质量属性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实际车辆中的车架的实际质量,并基于预设算法分别计算出所述车架对应的弯曲刚度以及扭转刚度;根据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获取到当前所述实际车辆对应的整车簧下质量,并基于当前所述实际车辆对应的满载总质量以及所述整车簧下质量计算出当前所述实际车辆对应的整车簧上质量;基于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所述弯曲刚度、所述扭转刚度以及所述整车簧上质量构建出对应的车架质量评估系数,并根据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评判车架质量属性的高低。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别获取到当前实际车辆中的车架对应的实际质量、弯曲刚度以及扭转刚度,并根据获取到的实际质量计算出对应的整车簧下质量,并进一步根据当前车辆的满载总质量以及上述整车簧下质量对应计算出当前车辆的整车簧上质量,最后只需根据整车簧上质量、车架的实际质量、上述弯曲刚度以及上述扭转刚度就能够准确的构建出车架质量评估系数,再根据构建出的车架质量评估系数就能够准确的评判出车辆质量属性的高低。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将车辆质量属性的评判由原有的依靠工作人员的主观评判转变为由车架质量评估系数决定的客观评判,大幅提升了对车架质量属性的评判准确性,同时能够实现不同车架的性能综合科学对比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开发效率,适用于大范围的推广与使用。
[0008]优选的,所述获取当前实际车辆中的车架的实际质量的步骤包括:获取当前所述实际车辆中的车架的尺寸参数,并根据所述尺寸参数在预设程序中构建出一比一的三维车架模型;
对所述三维车架模型赋予对应的材料密度,并根据所述尺寸参数以及所述材料密度计算出所述三维车架模型对应的模型质量,以将所述模型质量设定为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
[0009]优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算法计算出所述车架对应的弯曲刚度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车架设于预设试验台架上,并在所述车架的两侧中心位置处分别设置一伺服电机,以通过所述伺服电机对所述车架的两侧中心施加逐渐增大的载荷,所述载荷具有最大值;通过预设位移传感器分别采集所述车架的两侧中心位置处发生的位移量,并基于所述载荷和所述位移量根据预设公式计算出所述车架对应的弯曲刚度,其中,所述预设公式的表达式为:B
k
=F/Z其中,B
k
表示所述弯曲刚度,F表示所述载荷,Z表示所述位移量。
[0010]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评判车架质量属性的高低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车架质量属性的评判结果生成对应的评判报告,并判断所述评判报告是否满足预设出厂要求;若判断到所述评判报告满足所述出厂要求,则对当前所述车架进行封装处理。
[0011]优选的,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的表达式为:其中,C
m
表示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M
f
表示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T
k
表示所述扭转刚度,B
k
表示所述弯曲刚度,M
A
表示所述整车簧上质量。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架质量属性量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实际车辆中的车架的实际质量,并基于预设算法分别计算出所述车架对应的弯曲刚度以及扭转刚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获取到当前所述实际车辆对应的整车簧下质量,并基于当前所述实际车辆对应的满载总质量以及所述整车簧下质量计算出当前所述实际车辆对应的整车簧上质量;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所述弯曲刚度、所述扭转刚度以及所述整车簧上质量构建出对应的车架质量评估系数,并根据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评判车架质量属性的高低。
[0013]其中,上述车架质量属性量化系统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当前所述实际车辆中的车架的尺寸参数,并根据所述尺寸参数在预设程序中构建出一比一的三维车架模型;对所述三维车架模型赋予对应的材料密度,并根据所述尺寸参数以及所述材料密度计算出所述三维车架模型对应的模型质量,以将所述模型质量设定为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
[0014]其中,上述车架质量属性量化系统中,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车架设于预设试验台架上,并在所述车架的两侧中心位置处分别设置一伺服电机,以通过所述伺服电机对所述车架的两侧中心施加逐渐增大的载荷,所述载荷具有最大值;通过预设位移传感器分别采集所述车架的两侧中心位置处发生的位移量,并基于所述载荷和所述位移量根据预设公式计算出所述车架对应的弯曲刚度,其中,所述预设公式的表达式为:B
k
=F/Z其中,B
k
表示所述弯曲刚度,F表示所述载荷,Z表示所述位移量。
[0015]其中,上述车架质量属性量化系统中,所述车架质量属性量化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车架质量属性的评判结果生成对应的评判报告,并判断所述评判报告是否满足预设出厂要求;若判断到所述评判报告满足所述出厂要求,则对当前所述车架进行封装处理。
[0016]其中,上述车架质量属性量化系统中,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的表达式为:其中,C
m
表示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M
f
表示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T
k
表示所述扭转刚度,B
k
表示所述弯曲刚度,M
A
表示所述整车簧上质量。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架质量属性量化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实际车辆中的车架的实际质量,并基于预设算法分别计算出所述车架对应的弯曲刚度以及扭转刚度;根据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获取到当前所述实际车辆对应的整车簧下质量,并基于当前所述实际车辆对应的满载总质量以及所述整车簧下质量计算出当前所述实际车辆对应的整车簧上质量;基于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所述弯曲刚度、所述扭转刚度以及所述整车簧上质量构建出对应的车架质量评估系数,并根据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评判车架质量属性的高低;基于预设算法计算出所述车架对应的弯曲刚度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车架设于预设试验台架上,并在所述车架的两侧中心位置处分别设置一伺服电机,以通过所述伺服电机对所述车架的两侧中心施加逐渐增大的载荷,所述载荷具有最大值;通过预设位移传感器分别采集所述车架的两侧中心位置处发生的位移量,并基于所述载荷和所述位移量根据预设公式计算出所述车架对应的弯曲刚度,其中,所述预设公式的表达式为:B
k
=F/Z其中,B
k
表示所述弯曲刚度,F表示所述载荷,Z表示所述位移量;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的表达式为:其中,C
m
表示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M
f
表示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T
k
表示所述扭转刚度,B
k
表示所述弯曲刚度,M
A
表示所述整车簧上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实际车辆中的车架的实际质量的步骤包括:获取当前所述实际车辆中的车架的尺寸参数,并根据所述尺寸参数在预设程序中构建出一比一的三维车架模型;对所述三维车架模型赋予对应的材料密度,并根据所述尺寸参数以及所述材料密度计算出所述三维车架模型对应的模型质量,以将所述模型质量设定为所述车架的实际质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质量属性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架质量评估系数评判车架质量属性的高低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车架质量属性的评判结果生成对应的评判报告,并判断所述评判报告是否满足预设出厂要求;若判断到所述评判报告满足所述出厂要求,则对当前所述车架进行封装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祯琦段龙杨黄晖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