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行调节的水耕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4190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耕栽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自行调节的水耕栽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轮一、圆轮二、固定块一和固定块二,当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时,将会通过连接杆带动圆轮一和圆轮二发生旋转,进而将会通过圆轮一和圆轮二带动拉绳一和拉绳二转动,同时由于导轮二和导轮一的设计,将会通过拉绳一和拉绳二带动固定块二和固定块一向上移动,并且将会通过固定块二和固定块一将会带动四个活动板向上移动,使得带动栽培管向上移动,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栽培管进行位置调节,使其便于植物的生长,给操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便利。操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便利。操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行调节的水耕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耕栽培
,具体是一种可自行调节的水耕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耕栽培又称养液栽培,为无土栽培的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完全不需要土壤,而将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依其需要量调配成培养液,供作物吸收利用。
[0003]目前,操作人员在对植被进行栽种的时候,经常需要使用到水耕栽培装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的种植作业,而现有的水耕栽培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尽管可以实现基本栽培效果,但是其在栽种不同品种的植物时,由于生长程度不同,进而导致植物生长至上方的栽培管,使得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不满足操作人员的栽种需求,使其需要进行位置调节,同时在调节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使得不利于操作人员的使用。
[0004]同时,现有的水耕栽培装置在使用时,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栽培管容易发生损坏,进而需要对其进行更换,而在拆卸时较为复杂且消耗时间长,不利于操作人员的使用,进而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行调节的水耕栽培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3),所述支撑杆(2)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和活动板(6),所述固定板(5)的外表面与安装架(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6)的外表面与安装架(3)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活动板(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活动板(6)以两个为一组的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架(3)内部的固定块一(13)和固定块二(14),所述安装架(3)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架(3)并延伸至安装架(3)的外部且外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圆轮一(9)和圆轮二(10),所述圆轮一(9)和圆轮二(10)的外表面分别缠绕有拉绳一(11)和拉绳二(12),所述安装架(3)的内壁分别活动安装有位于固定块一(13)和固定块二(14)上方的导轮一(16)和导轮二(15),所述拉绳一(11)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固定块一(13)和固定块二(14)并延伸至导轮一(16)的外表面且与固定块二(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绳二(12)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块一(13)并延伸至导轮一(16)的外表面且与固定块一(13)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行调节的水耕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0),所述连接块(30)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杆一(17)和安装杆二(18),所述安装杆一(17)和安装杆二(18)的顶部与安装架(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一(17)的外表面均与固定块一(13)和固定块二(14)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安装杆二(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森中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