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头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931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弯头消声器;包括直角消声外壳、弯头框和匀流单元,直角消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消音腔,直角消声外壳的两端设置与消音腔连通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处固定有进气法兰;噪音气流从进气口进入弧形消声通道内,在弧形消声通道内从弯头框的侧壁传播至吸音腔的气流将由第一吸音棉吸收,由于匀流单元包括匀流板,匀流板固定于弧形消声通道的内壁上并位于弧形消声通道靠近出气口的一端,匀流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匀流道,未从弯头框的侧壁穿过的气流将通过匀流道进行匀流后从出气口通出,以提升从出气口所出气流的均匀度,使得弯头消声器的消声效果显著提升。使得弯头消声器的消声效果显著提升。使得弯头消声器的消声效果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头消声器


[0001]本技术涉及消声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弯头消声器。

技术介绍

[0002]弯头消声器是内衬吸声材料的弯头,对声波有显著衰减作用。声衰减由三部分组成:近轴向波在弯头壁的吸收和反射,以及近轴向波的能量在拐弯时转变为斜向波的能量而被吸声材料有效吸收。弯头消声器是在普通消声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弯头消声器不仅可用来减少噪声,又可获得均匀的风速,减少动压损失。
[0003]公告号为CN213334876U的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弯头消声器,包括弯头本体,弯头本体通过设置弯头外壳、隔音板、消音棉、穿孔板和导流板,噪音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到弯头消声器的通风空腔内后,可由导流板导流,穿孔板、消音棉吸收,并由隔音板隔音。
[0004]虽然该弯头消声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噪音,达到一定的消声效果,但其出风的均匀度不足,导致消声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弯头消声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弯头消声器的出风的均匀度不足,导致消声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弯头消声器,包括:
[0007]直角消声外壳,所述直角消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消音腔,所述直角消声外壳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消音腔连通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处固定有进气法兰,所述出气口处固定有滤网;
[0008]弯头框,所述弯头框固定于所述消音腔内,所述弯头框与所述消音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吸音腔,所述吸音腔内填充有第一吸音棉,所述弯头框内设置有弧形消声通道,所述弧形消声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
[0009]匀流单元,所述匀流单元包括匀流板,所述匀流板固定于所述弧形消声通道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弧形消声通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所述匀流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匀流道。
[0010]可选地,各所述匀流道的内壁上均粘有第二吸音棉。
[0011]可选地,所述匀流单元还包括若干均匀间隔的弧形分流板,若干所述弧形分流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弧形消声通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位于所述弧形消声通道的转弯处,各所述弧形分流板之间均分别形成分流道。
[0012]可选地,各所述弧形分流板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均设置有导流尖端,所述导流尖端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分流进入所述分流道内的气流的分流面。
[0013]可选地,所述分流面为曲面。
[0014]可选地,还包括阻音单元,所述阻音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阻音板,两块所述阻音板均固定于弧形消声通道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弧形分流板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两
块所述阻音板之间设置有气流通道。
[0015]可选地,两块所述阻音板的端部均朝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
[0016]可选地,两块所述阻音板均为弧形结构,所述阻音板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面设置有弧形导流面。
[0017]可选地,所述弧形导流面上粘有第三吸音棉。
[0018]可选地,所述出气口处固定有滤网,所述滤网固定于所述直角消声外壳上,用于对从所述出气口流出的气流进行除尘。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弯头消声器有益效果包括:设置有直角消声外壳、弯头框和匀流单元,直角消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消音腔,直角消声外壳的两端设置与消音腔连通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处固定有进气法兰;弯头框固定于消音腔内,弯头框与消音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吸音腔,吸音腔内填充有第一吸音棉,弯头框内设置有弧形消声通道,弧形消声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噪音气流从进气口进入弧形消声通道内,在弧形消声通道内从弯头框的侧壁传播至吸音腔的气流将由第一吸音棉吸收,由于匀流单元包括匀流板,匀流板固定于弧形消声通道的内壁上并位于弧形消声通道靠近出气口的一端,匀流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匀流道,未从弯头框的侧壁穿过的气流将通过匀流道进行匀流后从出气口通出,以提升从出气口所出气流的均匀度,使得弯头消声器的消声效果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弯头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弯头消声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

A线的剖切视图。
[002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4]10—直角消声外壳
ꢀꢀꢀꢀ
11—消音腔
ꢀꢀꢀꢀꢀꢀꢀꢀꢀꢀ
12—进气口
[0025]13—出气口
ꢀꢀꢀꢀꢀꢀꢀꢀꢀꢀ
14—进气法兰
ꢀꢀꢀꢀꢀꢀꢀꢀ
15—滤网
[0026]20—弯头框
ꢀꢀꢀꢀꢀꢀꢀꢀꢀꢀ
21—吸音腔
ꢀꢀꢀꢀꢀꢀꢀꢀꢀꢀ
22—第一吸音棉
[0027]23—弧形消声通道
ꢀꢀꢀꢀ
30—匀流单元
ꢀꢀꢀꢀꢀꢀꢀꢀ
31—匀流板
[0028]32—匀流道
ꢀꢀꢀꢀꢀꢀꢀꢀꢀꢀ
33—第二吸音棉
ꢀꢀꢀꢀꢀꢀ
34—弧形分流板
[0029]35—分流道
ꢀꢀꢀꢀꢀꢀꢀꢀꢀꢀ
36—导流尖端
ꢀꢀꢀꢀꢀꢀꢀꢀ
40—阻音单元
[0030]41—阻音板
ꢀꢀꢀꢀꢀꢀꢀꢀꢀꢀ
42—气流通道
ꢀꢀꢀꢀꢀꢀꢀꢀ
43—弧形导流面
[0031]44—第三吸音棉
ꢀꢀꢀꢀꢀꢀ
361—分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弯头消声器,包括直角消声外壳10、弯头框20和匀流单元30,直角消声外壳10的内部设置有消音腔11,直角消声外壳10的两端设置有与消音腔11连通有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进气口12处固定有进气法兰14;弯头框20固定于消音腔11内,弯
头框20与消音腔11的内壁之间形成吸音腔21,吸音腔21内填充有第一吸音棉22,弯头框20内设置有弧形消声通道23,弧形消声通道23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连通;匀流单元30包括匀流板31,匀流板31固定于弧形消声通道23的内壁上并位于弧形消声通道23靠近出气口13的一端,匀流板3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匀流道32。
[0034]具体地,该弯头消声器设置有直角消声外壳10、弯头框20和匀流单元30,直角消声外壳10的内部设置有消音腔11,直角消声外壳10的两端设置有与消音腔11连通有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进气口12处固定有进气法兰14,出气口13处固定有滤网15;弯头框20固定于消音腔11内,弯头框20与消音腔11的内壁之间形成吸音腔21,吸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头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消声外壳,所述直角消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消音腔,所述直角消声外壳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消音腔连通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处固定有进气法兰;弯头框,所述弯头框固定于所述消音腔内,所述弯头框与所述消音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吸音腔,所述吸音腔内填充有第一吸音棉,所述弯头框内设置有弧形消声通道,所述弧形消声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匀流单元,所述匀流单元包括匀流板,所述匀流板固定于所述弧形消声通道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弧形消声通道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所述匀流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匀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匀流道的内壁上均粘有第二吸音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流单元还包括若干均匀间隔的弧形分流板,若干所述弧形分流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弧形消声通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位于所述弧形消声通道的转弯处,各所述弧形分流板之间均分别形成分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头消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益徐贵元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沪昌防护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