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38510 阅读:5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电铁塔组立技术领域,公开了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包括:S1、建立吊装动力学模型,得到控制绳收放系统在距离铁塔塔身不同的安装距离对应的控制绳轴向牵引力数据,并找到小于牵引力阈值的所述控制绳轴向牵引力对应的安装距离,小于牵引力阈值的所述控制绳轴向牵引力对应的安装距离对应的安装位置称为第一安装位置;S2、将所述控制绳收放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处,并分析铁塔的理想吊装策略,使得吊件在起吊过程中与铁塔塔身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距离内。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选择合适的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安装位置,并且能够保持吊件在吊装的过程中与铁塔的塔身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内。塔的塔身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内。塔的塔身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铁塔组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对电力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大,输电铁塔的组立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程,铁塔组立过程中塔片吊装的过程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0003]传统输电铁塔组立时,控制绳收放系统安装位置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场地条件、输电铁塔尺寸和控制绳轴向牵引力等参数进行选择。
[0004]若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安装位置不合适,会导致控制绳的轴向牵引力过大,长期以往,会容易导致控制绳断裂,同时,在吊件吊装的过程中,若起吊速度与控制绳的放线速度不匹配,也会容易导致吊件距离铁塔过远或者过近,若吊件距离铁塔过近,会有剐蹭到铁塔的危险,若吊件距离铁塔过远,会导致控制绳受力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可以选择合适的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安装位置,并且能够保持吊件在吊装的过程中与铁塔的塔身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内。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包括:
[0008]S1、建立吊装动力学模型,得到控制绳收放系统在距离铁塔塔身不同的安装距离对应的控制绳轴向牵引力数据,并找到小于牵引力阈值的所述控制绳轴向牵引力对应的安装距离,小于牵引力阈值的所述控制绳轴向牵引力对应的安装距离对应的安装位置称为第一安装位置;
[0009]S2、将所述控制绳收放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处,并分析铁塔的理想吊装策略,使得吊件在起吊过程中与铁塔塔身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距离内。
[0010]作为优化,S1中,建立吊装动力学模型的具体过程为:
[0011]S1.1、以铁塔的中轴线为y轴,地面为x轴建立坐标系;
[0012]S1.2、在铁塔上依次找取N个点作为检测节点并获取N个所述检测节点的坐标,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0013]S1.3、找出最小安装距离,并以所述最小安装距离为起点,向远离坐标系中心的方向有序间隔设置安装位置;
[0014]S1.4、将吊件进行吊装,并在保证所述吊件与每个所述检测节点的水平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控制绳轴向牵引力的收集;
[0015]S1.5、综合每个所述检测节点的安装位置以及控制绳轴向牵引力,获取最佳的安装位置即为第一安装位置。
[0016]作为优化,所述最小安装距离的计算方法为:
[0017]S1.3.1、假设吊件在空中的倾角姿态与铁塔的塔身的侧面倾角平行,所述铁塔的塔身的侧面倾角为α,所述铁塔的高度为h;
[0018]S1.3.2、所述最小安装距离m
min
=tanα*h。
[0019]作为优化,所述控制绳收放系统中的控制绳对水平面的夹角β不大于45
°

[0020]作为优化,所述控制绳收放系统的最大安装距离
[0021]作为优化,步骤S2中,分析铁塔的理想吊装策略的具体过程为:
[0022]S2.1、将吊件的起吊速度与控制绳的放线速度均设置为a m/s进行仿真,其中,a为正数,再利用ADAMS软件的后处理模块获取所述吊件的重心在起吊过程中相对于铁塔的中心线距离,从而得到所述吊件的重心相对于N个节点的第一距离组;
[0023]S2.2、判断所述第一距离组中的若干第一距离是否在安全距离内,若所述第一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则增大控制绳的放线速度,使所述第一距离在安全距离内;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则减小控制绳的放线速度,使所述第一距离在安全距离内,最终得到理想吊装策略。
[0024]作为优化,所述理想吊装策略为:在吊装初期时,控制绳的放线速度应大于吊件的起吊速度,缩小吊件与铁塔的塔身侧面距离;当吊件与铁塔的塔身侧面距离减小到安全距离的上限后,控制绳的放线速度应逐渐减小,直到小于所述吊件的起吊速度,以此保证吊件的重心始终与已组立铁塔的塔身保持在安全距离的下限以上,且距离不至于过大。
[0025]作为优化,所述安全距离的下限为400mm。
[0026]作为优化,所述安全距离的上限为800mm。
[0027]作为优化,所述铁塔的塔身的侧面倾角α根据铁塔的类型设定。
[002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9]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选择合适的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安装位置,并且能够保持吊件在吊装的过程中与铁塔的塔身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内。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中的吊件与铁塔的塔身相对位置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包括:
[0035]S1、建立吊装动力学模型,得到控制绳收放系统在距离铁塔塔身不同的安装距离对应的控制绳轴向牵引力数据,并找到小于牵引力阈值的所述控制绳轴向牵引力对应的安装距离,小于牵引力阈值的所述控制绳轴向牵引力对应的安装距离对应的安装位置称为第一安装位置;
[0036]S2、将所述控制绳收放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处,并分析铁塔的理想吊装策略,使得吊件在起吊过程中与铁塔塔身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距离内。
[0037]本实施例中,S1中,建立吊装动力学模型的具体过程为:
[0038]S1.1、以铁塔的中轴线为y轴,地面为x轴建立坐标系;
[0039]S1.2、在铁塔上依次找取N个点作为检测节点并获取N个所述检测节点的坐标,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
[0040]S1.3、找出最小安装距离,并以所述最小安装距离为起点,向远离坐标系中心的方向有序间隔设置安装位置;
[0041]S1.4、将吊件进行吊装,并在保证所述吊件与每个所述检测节点的水平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控制绳轴向牵引力的收集;
[0042]S1.5、综合每个所述检测节点的安装位置以及控制绳轴向牵引力,获取最佳的安装位置即为第一安装位置。
[0043]本实施例中,所述最小安装距离的计算方法为:
[0044]S1.3.1、假设吊件在空中的倾角姿态与铁塔的塔身的侧面倾角平行,所述铁塔的塔身的侧面倾角为α,所述铁塔的高度为h;
[0045]S1.3.2、所述最小安装距离m
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建立吊装动力学模型,得到控制绳收放系统在距离铁塔塔身不同的安装距离对应的控制绳轴向牵引力数据,并找到小于牵引力阈值的所述控制绳轴向牵引力对应的安装距离,小于牵引力阈值的所述控制绳轴向牵引力对应的安装距离对应的安装位置称为第一安装位置;S2、将所述控制绳收放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处,并分析铁塔的理想吊装策略,使得吊件在起吊过程中与铁塔塔身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距离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建立吊装动力学模型的具体过程为:S1.1、以铁塔的中轴线为y轴,地面为x轴建立坐标系;S1.2、在铁塔上依次找取N个点作为检测节点并获取N个所述检测节点的坐标,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S1.3、找出最小安装距离,并以所述最小安装距离为起点,向远离坐标系中心的方向有序间隔设置安装位置;S1.4、将吊件进行吊装,并在保证所述吊件与每个所述检测节点的水平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控制绳轴向牵引力的收集;S1.5、综合每个所述检测节点的安装位置以及控制绳轴向牵引力,获取最佳的安装位置即为第一安装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安装距离的计算方法为:S1.3.1、假设吊件在空中的倾角姿态与铁塔的塔身的侧面倾角平行,所述铁塔的塔身的侧面倾角为α,所述铁塔的高度为h;S1.3.2、所述最小安装距离m
min
=tanα*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控制绳收放系统的吊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绳收放系统中的控制绳对水平面的夹角β不大于4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景文川徐源王涛阳建刘虎何朝明王泽贵易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