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起重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控制器和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495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控制器和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起重机的作业工况;在作业工况为上车作业工况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及在作业工况为下车液驱工况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在满足上车作业工况动力需求的情况下,将部分上车动力传递至下车液驱机构和其他机构,满足多种组合的动力需求,使得上车泵的利用率更高,节省整机空间与成本。间与成本。间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起重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控制器和起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控制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控制器和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起重机执行机构众多,起重机的下车液驱机构需要与上车部分机构和上车超起机构独立的泵也即下车泵提供动力进行驱动,上车部分机构和上车超起机构则需要独立于下车液驱机构的泵也即上车泵提供动力进行驱动,也即上车泵不能为下车液驱机构提供动力,导致起重机上车空间布置紧张以及上车动力利用率不高。下车泵由控制阀直接驱动下车液驱机构,上车泵经电液比例阀组给上车变幅机构、伸缩机构和卷扬机构提供动力,且每个泵所在的液压回路都需要单独的电比例溢流阀调节压力,元件成本较高,起重机在低附着路面及较大坡度路面上的通过性能不高。因此,急需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控制器和起重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控制方法,起重机包括上车部分机构、下车液驱机构、第一变量泵和第二变量泵,上车部分机构包括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第一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一进油口连通,控制方法包括:确定起重机的作业工况;在作业工况为上车作业工况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允许第二变量泵为上车部分机构提供动力并禁止第二变量泵为下车液驱机构提供动力;以及在作业工况为下车液驱工况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允许第二变量泵为下车液驱机构提供动力并禁止第二变量泵为上车部分机构提供动力。
[000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起重机还包括上车动力切换模块,上车动力切换模块包括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连通,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第二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连通。
[000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及控制上车动力切换
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
[000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起重机还包括油箱和电比例溢流阀;其中,上车部分机构还包括第一工作油反馈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反馈油口,第一工作油反馈油口与第一变量泵的反馈油进油口连通,第二工作油反馈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反馈油进油口连通;第一变量泵的泄油口、第二变量泵的泄油口及电比例溢流阀的泄油口分别与油箱连通;电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反馈油进油口连通;上车动力切换模块包括:第一插装阀,第一插装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一插装阀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二插装阀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连通;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一控制阀的泄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一控制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插装阀的控制油口连通;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二控制阀的泄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二控制阀的出油口与第二插装阀的控制油口连通;以及电磁阀,电磁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电磁阀的出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反馈油进油口连通。
[000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第一控制阀处于得电状态以及控制第二控制阀处于失电状态,以使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第一控制阀处于失电状态以及控制第二控制阀处于得电状态,以使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及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
[000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起重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作业工况为上车作业工况的情况下,控制电磁阀处于失电状态,以使第二变量泵所在液压回路构成负载敏感回路;以及在作业工况为下车液驱工况的情况下,控制电磁阀处于得电状态,以使第二变量泵所在液压回路构成恒压回路。
[001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起重机还包括上车超起机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作业工况为上车作业工况或下车液驱工况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上车超起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禁止第二变量泵为上车超起机构提供动力;以及在作业工况为超起工况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上车超起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均处于截止状态,以允许第二变量泵为上车超起机构提供动力并禁止第二变量泵为上车部分机构和下车液驱机构提供动力。
[001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车动力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三出油口,第三出油口与上车超起机构的进油口连通。
[001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上车超起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三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上车超起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之间、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均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三出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
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之间、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之间均处于截止状态。
[001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车动力切换模块还包括:第三插装阀,第三插装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三插装阀的出油口与上车超起机构的进油口连通;以及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三控制阀的泄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三控制阀的出油口与第三插装阀的控制油口连通。
[001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上车超起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第三控制阀处于失电状态,以使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第三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控制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上车超起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包括上车部分机构、下车液驱机构、第一变量泵和第二变量泵,所述上车部分机构包括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起重机的作业工况;在所述作业工况为上车作业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允许所述第二变量泵为所述上车部分机构提供动力并禁止所述第二变量泵为所述下车液驱机构提供动力;以及在所述作业工况为下车液驱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允许所述第二变量泵为所述下车液驱机构提供动力并禁止所述第二变量泵为所述上车部分机构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还包括上车动力切换模块,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包括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所述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及控制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还包括油箱和电比例溢流阀;其中,所述上车部分机构还包括第一工作油反馈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反馈油口,所述第一工作油反馈油口与所述第一变量泵的反馈油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油反馈油口与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反馈油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变量泵的泄油口、所述第二变量泵的泄油口及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的泄油口分别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反馈油进油口连通;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包括:第一插装阀,所述第一插装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插装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插装阀,所述第二插装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插装阀的出油口与所述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连通;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控
制阀的泄油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插装阀的控制油口连通;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泄油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插装阀的控制油口连通;以及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反馈油进油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处于得电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失电状态,以使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所述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下车液驱机构的进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变量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进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处于失电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处于得电状态,以使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处于截止状态以及所述上车动力切换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作业工况为上车作业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磁阀处于失电状态,以使所述第二变量泵所在液压回路构成负载敏感回路;以及在所述作业工况为下车液驱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电磁阀处于得电状态,以使所述第二变量泵所在液压回路构成恒压回路。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还包括上车超起机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作业工况为上车作业工况或下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鹏李怀福胡廷江许俭波李英智徐生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