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366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1
一种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包括第一茬克氏原螯虾养殖、第二茬红螯螯虾养殖;在克氏原螯养殖中:3月中旬至4月上旬,投放规格200只/kg~300只/kg的人工繁育虾苗5000只/亩~6000只/亩;放苗后10天内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2%~36%饲料;后期投喂粗蛋白质含量28%~32%饲料;并进行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在红螯螯虾养殖中:6月中旬,放养苗种规格1.0cm/尾~1.5cm/尾,放养密度4000尾/亩~4500尾/亩,一次放足;苗种投放后,前期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2%~35%的适口饲料;养殖中后期粗饲料蛋白含量在30%~32%。本方法可增加养殖户养殖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是一种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现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虾类,是我国特种淡水养殖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之一,养殖面积和产量位列我国淡水甲壳类养殖品种首位。江苏是我国小龙虾主产区之一,更是全国小龙虾第一大消费市场,2021年小龙虾养殖面积达315.33万亩,产量29.74万吨。此外,加工规模持续扩展,餐饮市场异常火爆,呈现一二三产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小龙虾已成为我省水产养殖主导品种之一,小龙虾养殖已成为我省重要抓手,为推进农(渔)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0003]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称澳洲淡水小龙虾,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长尾亚科,拟河虾科,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一种食性广、生长快、营养丰富、养殖效益高的淡水虾类。20世纪90年初初引入我国后,经过30年的发展,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产业不断向外延伸,形成了一个包括种苗生产、成品虾养殖、饲料生产、药物肥料供应和捕捞运输等在内的产业链,成为当地的富民特色产业。
[0004]稻田综合种养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标准生产,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目前应用最多的模式为稻田小龙虾综合种养,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稻一虾”、“一稻两虾”、“一稻三虾”等技术模式,但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在第二茬养殖中,受制于不耐高温习性,产量往往较低,且技术要求高,可操作性不强,推广规模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研究了红螯螯虾的特点,发现,红螯螯虾气温适应性广,生存温度在3℃

37℃,耐低氧,耐运输,当年可上市,价格高,可替代小龙虾第二茬夏季的养殖,增加养殖户养殖效益。
[0006]为了实现以上技术构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步骤包括:1)田间工程、2)第一茬克氏原螯虾养殖、3)水稻种植、4)第二茬红螯螯虾养殖;
[0007]所述步骤1)田间工程中:
[0008]稻田的外围挖沟,得到沟和用于栽种水稻的大田;
[0009]所述步骤2)克氏原螯养殖中:
[0010]2.1)稻田消毒
[0011]稻田改造或水稻收割后带水消毒;
[0012]2.2)种植水草
[0013]稻田消毒7d~10d后移栽水草;沟中水草的栽植面积控制在50%
±
5%;大田中栽植水草的行距8m~10m,株距2m~4m,栽植面积控制在30%
±
5%;
[0014]2.3)苗种质量
[0015]选择优质苗种;
[0016]2.4)放养规格、密度和时间
[0017]3月中旬至4月上旬,投放规格200只/kg~300只/kg的人工繁育虾苗5000 只/亩~6000只/亩。
[0018]2.5)饲料与投喂
[0019]放苗后10天内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2%~36%饲料;后期投喂粗蛋白质含量28%~32%饲料;
[0020]日投饲量占存田虾总量的3%~8%;
[0021]2.6)水质调控
[0022]常温天气条件下,每7d~10d加水1次;
[0023]高温季节,3d~5d加水1次,每次加10cm~20cm,加水后使用生物制剂 (EM菌制剂)1次;
[0024]在连续阴雨天、气压低的情况下,开启增氧机,泼洒抗应激产品,增加水中溶氧,调节pH值,保持养殖期间水体溶氧充足,微碱性,透明度在30cm~40cm;
[0025]2.7)病害防治
[0026]放苗前清除敌害生物和残留虾;
[0027]养殖期间定期消毒水体;
[0028]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黄、维生素C、壳聚糖类免疫增强剂;
[0029]2.8)捕捞上市
[0030]根据虾的生长情况捕捞商品虾;
[0031]所述步骤3)水稻种植
[0032]3.1)稻种选择
[0033]选择适应种植地区的抗水稻良种;
[0034]3.2)插秧时间与方法
[0035]4月下旬至5月中旬育秧,5月下旬至6月中旬移栽;
[0036]每亩栽插穴数不低于1.2万穴;杂交籼(粳)稻每穴2苗,常规粳稻每穴4 苗~5苗;
[0037]移栽后2d~3d,露田通气,循环往复2次~3次;
[0038]3.3)水位控制
[0039]插秧前根据小龙虾生长需求调节水位;
[0040]插秧后,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水位控制在3cm~5cm;
[0041]够苗晒田期,将田面水排干,进行晒烤,轻烤2次,每次3d~5d;
[0042]孕穗期,水位控制在20cm~40cm;
[0043]之后一直保持深水灌溉,或者淹水灌溉;
[0044]高温期间水位控制15cm~20cm;收获前10d排水干田,待田干后收割水稻;
[0045]3.4)病虫害防治
[0046]使用高效低毒药物进行化学除草;使用物理、生物方法控制害虫;施用药剂应保证对虾的安全。
[0047]3.5)收割
[0048]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在10月~12月进行适时收获;收割的秸秆留田;
[0049]所述步骤4)第二茬红螯螯虾养殖;
[0050]4.1)水草种植
[0051]第一茬小龙虾捕净清塘消毒7d~10d后,环沟补种水槽,保持水草覆盖率在40%
±
4%;
[0052]4.2)苗种投放
[0053]6月中旬,放养苗种规格1.0cm/尾~1.5cm/尾,放养密度4000尾/亩~4500 尾/亩,一次放足;
[0054]4.3)饵料投喂
[0055]苗种投放后,前期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2%~35%的适口饲料;养殖中后期粗饲料蛋白含量在30%~32%;
[0056]每天投喂2次,上午适占投喂日总量的30%,下午投日总量的70%,投喂量以2h~3h内吃完为准;
[0057]4.4)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同步骤2.6);
[0058]4.5)捕捞上市
[0059]9月下旬开始,根据虾的生长情况用捕捞商品虾,最后干塘起捕,11月捕捞结束。
[0060]本种养方法解决了“一稻两虾”、“一稻三虾”等技术模式中,克氏原螯虾在第二茬养殖中,受制于不耐高温习性,产量往往较低,且技术要求高,可操作性不强,推广规模较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61]图1是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平面图(以环形沟为例);
[0062]图2是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田间工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双虾轮养综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包括1)田间工程、2)第一茬克氏原螯虾养殖、3)水稻种植、4)第二茬红螯螯虾养殖;所述步骤1)田间工程中:稻田的外围挖沟,得到沟和用于栽种水稻的大田;所述步骤2)第一茬克氏原螯养殖中:2.1)稻田消毒稻田改造或水稻收割后带水消毒;2.2)种植水草稻田消毒7d~10d后移栽水草;沟中水草的栽植面积控制在50%
±
5%;大田中栽植水草的行距8m~10m,株距2m~4m,栽植面积控制在30%
±
5%;2.3)苗种质量选择优质苗种;2.4)放养规格、密度和时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投放规格200只/kg~300只/kg的人工繁育虾苗5000只/亩~6000只/亩;2.5)饲料与投喂放苗后10天内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2%~36%饲料;后期投喂粗蛋白质含量28%~32%饲料;日投饲量占存田虾总量的3%~8%;2.6)水质调控常温天气条件下,每7d~10d加水1次;高温季节,3d~5d加水1次,每次加10cm~20cm,加水后使用生物制剂1次;在连续阴雨天、气压低的情况下,开启增氧机,泼洒抗应激产品,增加水中溶氧,调节pH值,保持养殖期间水体溶氧充足,微碱性,透明度在30cm~40cm;2.7)病害防治放苗前清除敌害生物和残留虾;养殖期间定期消毒水体;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黄、维生素C、壳聚糖类免疫增强剂;2.8)捕捞上市根据虾的生长情况捕捞商品虾;所述步骤3)水稻种植3.1)稻种选择选择适应种植地区的抗水稻良种;3.2)插秧时间与方法4月下旬至5月中旬育秧,5月下旬至6月中旬移栽;每亩栽插穴数不低于1.2万穴;杂交籼稻每穴2苗,常规粳稻每穴4苗~5苗;移栽后2d~3d,露田通气,循环往复2次~3次;3.3)水位控制插秧前根据小龙虾生长需求调节水位;
插秧后,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水位控制在3cm~5cm;够苗晒田期,将田面水排干,进行晒烤,轻烤2次,每次3d~5d;孕穗期,水位控制在20cm~40cm;之后一直保持深水灌溉,或者淹水灌溉;高温期间水位控制15cm~20cm;收获前10d排水干田,待田干后收割水稻;3.4)病虫害防治使用高效低毒药物进行化学除草;使用物理、生物方法控制害虫;施用药剂应保证对虾的安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陈焕根宫金华黄春贵姚国兴冯冰冰盖建军张金昕芦光宇蒋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和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