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困人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343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困人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构简单和具有对困电梯里的快速人传输有人在外施救的信号,同时能够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电梯困人检测装置。一种电梯困人检测装置,包括有电梯箱、控制板和红外传感器等,电梯箱内部左右两侧下部的纵向位置均设有控制板,两个控制板底部的纵向位置均设有十二个红外传感器。通过手动对红外传感器进行设定一定的时间,设定的时间相当于是乘坐电梯的人员可在电梯里待的时间设定规范,且当对红外传感器设定完毕后,随之这时红外传感器将处于启动的状态等,便可方便的对电梯困人检测装置进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便利。度上给人们提供了便利。度上给人们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困人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困人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使得电梯几乎成为了每个新建筑的标配,从而导致电梯行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然而随着楼层的增高和人们对效率的要求,电梯的速度变得更快了。与此同时,人们对电梯的安全性问题关注也是越来越多。
[0003]目前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7192518U的一种电梯困人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器和红外传感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信号端通过晶振电路与稳压器相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信号端接收红外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数据端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I/O口还连接有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的信号端与GSM模块相连接,所述GSM模块的控制端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报警器相连接,实现了实时全面地监测电梯的工作状态,一旦电梯出现故障,能自动智能地分析故障源及故障的真伪,依据分析的结果相应地实现与不同的负责人通话,保证被困人员快速地被解救以及维保人员及时有效地进行检修。虽然上述专利能自动智能地分析故障源及故障的真伪,依据分析的结果相应地实现与不同的负责人通话,保证被困人员快速地被解救以及维保人员及时有效地进行检修,但上述装置在条件不足区域的地方时,使得在使用该装置时,当有人被困电梯里时,无法有效的对外界进行发出信号,与无法有效的对被困电梯里的人传输有人在外施救的信号,从而导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0004]为此,需参考现有技术上的问题来设计一种机构简单和具有对困电梯里的快速人传输有人在外施救的信号,同时能够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电梯困人检测装置,从而达到优化上述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在上述装置在条件不足区域的地方时,使得在使用该装置时,当有人被困电梯里时,无法有效的对外界进行发出信号,与无法有效的对被困电梯里的人传输有人在外施救的信号,从而导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构简单和具有对困电梯里的快速人传输有人在外施救的信号,同时能够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电梯困人检测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困人检测装置,包括有电梯箱、控制板、红外传感器、防护壳、固定块、扭簧、防尘盖、玻璃窗和按钮,电梯箱内部左右两侧下部的纵向位置均设有控制板,两个控制板底部的纵向位置均设有十二个红外传感器,电梯箱内侧纵向位置的下部均设有防护壳,同侧纵向的十二个红外传感器和控制板均位于防护壳的内部,电梯箱内上侧的中部均设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互相靠近的一侧铰接连接有防尘盖,且两个固定块外侧上部的纵向位置均套有两个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块与防尘盖上,两个防尘盖内部的互相靠近右侧均安装有玻璃窗,两个固定块内部互相靠近一侧的中
部均安装有按钮,两个按钮位于两个玻璃窗互相远离的一方。
[0007]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固定架、喇叭、照明灯和防护栏,电梯箱内顶部的中部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外侧的上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六个喇叭,且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照明灯,同时固定架的底部设有防护栏,照明灯位于防护栏的内侧。
[0008]进一步说明,电梯箱的底部设有防滑胶垫。
[0009]进一步说明,电梯箱不锈钢的材质。
[0010]进一步说明,两个防尘盖的中部均开有开口。
[0011]进一步说明,按钮的外侧套有防滑胶套。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手动对红外传感器进行设定一定的时间,设定的时间相当于是乘坐电梯的人员可在电梯里待的时间设定规范,且当对红外传感器设定完毕后,随之这时红外传感器将处于启动的状态等,便可方便的对电梯困人检测装置进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便利。
[0013]2、通过电梯箱中固定架上的喇叭告知被困人员电梯外界已经有人在进行施救了,然而这时红外传感器将同时通过电信号传输对固定架上的照明灯发出信号等,使得被困人员将方便的知晓电梯外界已经有人在进行施救了,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的标记:1_电梯箱,2_控制板,3_红外传感器,4_防护壳,5_固定架,6_喇叭,7_照明灯,8_防护栏,9_固定块,10_扭簧,11_防尘盖,12_玻璃窗,13_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电梯困人检测装置,现参照图1、图2和图4,包括有电梯箱1、控制板2、红外传感器3、防护壳4、固定块9、扭簧10、防尘盖11、玻璃窗12和按钮13,电梯箱1的底部设有防滑胶垫,不易打滑,电梯箱1不锈钢的材质,不易生锈与老化,电梯箱1内部左右两侧下部的纵向位置均焊接有控制板2,两个控制板2底部的纵向位置均焊接有十二个红外传感器3,电梯箱1内侧纵向位置的下部均焊接有防护壳4,同侧纵向的十二个红外传感器3和控制板2均位于防护壳4的内部,电梯箱1内上侧的中部均焊接有固定块9,两个固定块9互相靠近的一侧铰接连接有防尘盖11,且两个固定块9外侧上部的纵向位置均套有两个扭簧10,扭簧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块9与防尘盖11上,两个防尘盖11内部的互相靠近右侧均焊接有玻璃窗12,两个固定块9内部互相靠近一侧的中部均安装有按钮13,两个防尘盖11的中部均开有开口,更好的通过玻璃窗12观测到固定块9里的按钮13,按钮13的外侧套有防滑胶套,更好的对按钮13进行按动,两个按钮13位于两个玻璃窗12互相远离的一方。
[0022]当工作人员对电梯困人检测装置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先将该装置安装到指定位置,且当工作人员对该装置安装到指定位置时,使得工作人员将在对该装置进行连接电源,当对该装置电源连接完毕后,这时工作人员将手动对红外传感器3进行设定一定的时间,设定的时间相当于是乘坐电梯的人员可在电梯里待的时间设定规范,且当对红外传感器3设定完毕后,随之这时红外传感器3将处于启动的状态,如此,当这时有人员使用该装置时,使得乘坐电梯的人员将处于电梯箱1里,且同时乘坐电梯的人员的人体将对电梯箱1里的红外传感器3进行遮挡,当乘坐电梯的人员的长时间处于电梯箱1里时,使得乘坐电梯的人员的人体将长时间对红外传感器3进行遮挡,然后红外传感器3被遮挡到一定时间的同时,使得乘坐电梯人员处于电梯箱1的时间超出红外传感器3中设置的时间时,随之红外传感器3将对电梯箱1里的控制板2发出警报,如此,当电梯箱1里的控制板2感应到红外传感器3发出的警报后,这时电梯箱1里的控制板2将发出信号,且发出信号的同时,发出的信号将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困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梯箱(1)、控制板(2)、红外传感器(3)、防护壳(4)、固定块(9)、扭簧(10)、防尘盖(11)、玻璃窗(12)和按钮(13),电梯箱(1)内部左右两侧下部的纵向位置均设有控制板(2),两个控制板(2)底部的纵向位置均设有十二个红外传感器(3),电梯箱(1)内侧纵向位置的下部均设有防护壳(4),同侧纵向的十二个红外传感器(3)和控制板(2)均位于防护壳(4)的内部,电梯箱(1)内上侧的中部均设有固定块(9),两个固定块(9)互相靠近的一侧铰接连接有防尘盖(11),且两个固定块(9)外侧上部的纵向位置均套有两个扭簧(10),扭簧(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块(9)与防尘盖(11)上,两个防尘盖(11)内部的互相靠近右侧均安装有玻璃窗(12),两个固定块(9)内部互相靠近一侧的中部均安装有按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战良田国辉易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莱茵德尔菲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