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40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准备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对基层进行机械加工形成V字型坡口;然后对基层与覆层的过渡区域进行组对并装配定位焊;接着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基层以及覆层的过渡区域进行焊接;然后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基层焊接预设道数,接着通过埋弧焊接装置采用埋弧焊接工艺对基层进行焊接;接着对覆层以及过渡区域进行清根处理,清根处理深度直至过渡区域表面以下预设范围内;最后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已清根处理的区域以及覆层进行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过渡区域的焊缝稀释,从而保证双相不锈钢覆层的性能,同时可确保焊接处的弯曲性能,避免出现裂纹。纹。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双相不锈钢复合板是以碳钢或低合金钢为基层,双相不锈钢为覆层的金属复合板材,双相不锈钢复合板既有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又有碳钢的高强度和低成本的特点,因此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0003]目前,双相不锈钢复合板采用在两根待焊接的板材连接端加工半X型坡口并组对形成X型坡口,关于X型坡口的焊接形式目前工艺比较成熟,但在反向焊接时,由于过渡层和覆层采用的焊材较少,容易出现焊缝过渡层稀释严重的现象,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在进行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时,可以减少过渡层焊缝稀释,从而保证双相不锈钢覆层的性能,同时可确保焊接处的弯曲性能,避免弯曲过程中出现裂纹。
[0005]通常采用的焊接装置为埋弧焊接小车搭载焊接机头进行埋弧焊接,不利于流线型生产线处理。采用固定埋弧焊机头的形式,通过焊接小车搭载焊接试板,可以在完成焊接之后直接进入流水线的下一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在进行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时,可以减少过渡层焊缝稀释,从而保证双相不锈钢覆层的性能,同时可确保焊接处的弯曲性能,避免弯曲过程中出现裂纹。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08]步骤a、准备双相不锈钢复合板,所述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包括基层以及覆层,所述基层为碳钢或合金钢材质,所述覆层为双相不锈钢材质,对基层进行机械加工出斜面以形成V字型坡口;
[0009]步骤b、确定焊接区域,对待焊表面以及V字型坡口边缘两侧的预设范围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0010]步骤c、对覆层进行组对并保持预设宽度的组对间隙,接着对基层以及覆层的过渡区域进行装配定位焊;
[0011]步骤d、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所述基层以及覆层的过渡区域进行焊接;
[0012]步骤e、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所述基层焊接预设道数,接着通过埋弧焊接装置采用埋弧焊接工艺对所述基层进行焊接;
[0013]步骤f、将双相不锈钢复合板进行翻面,对覆层以及过渡区域进行清根处理,清根处理深度直至过渡区域表面以下预设范围内;
[0014]步骤g、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过渡区域内已清根处理的区域进行焊接;
[0015]步骤h、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覆层进行焊接。
[0016]优选的,在步骤a中,所述的覆层位于V字型坡口的底部,V字型坡口的夹角为60
°±5°
,坡口钝边的厚度与覆层的厚度相等。
[0017]优选的,在步骤b中,采用砂轮机或钢丝刷对待焊表面以及V字型坡口边缘两侧的20mm范围内的表面油污及氧化皮进行清理。
[0018]优选的,在步骤c中,组对间隙为1~2mm,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基层以及覆层的过渡区域进行装配定位焊。
[0019]优选的,在步骤f中,清根处理采用砂轮机打磨深度直至过渡区域表面以下1mm处。
[0020]优选的,在步骤d、步骤g以及步骤h中,焊条电弧焊工艺参数为:焊条直径为3.2mm,焊接电流90~110A,电弧电压20~24V,焊接速度为30~40mm/min,且焊接热输入不大于25kJ/cm,焊缝层间温度<100℃。
[0021]优选的,在步骤e中,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所述基层焊接前两道,焊条电弧焊工艺参数为:焊条直径为3.2mm,焊接电流90~140A,电弧电压20~24V,焊接速度为20~40mm/min,且焊接热输入不大于15kJ/cm,焊缝层间温度<100℃。
[0022]优选的,所述埋弧焊接装置的埋弧焊接机头调整至预设位置固定不动,焊接小车搭载所述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移动完成焊接。
[0023]优选的,在步骤e中,采用埋弧焊接工艺对所述基层进行焊接,埋弧焊接工艺参数为:焊丝直径为1.5~2.5mm,焊接电流240~400A,电弧电压28~32V,焊接速度为25~35mm/min,焊缝层间温度<250℃。
[0024]优选的,所述埋弧焊接装置包括焊接电源、立式悬臂架、数控操作面板、埋弧焊接机头、焊接小车以及焊接平台;其中,
[0025]所述焊接电源的负极与所述双相不锈钢复合板连接,所述焊接电源的正极与所述埋弧焊接机头连接;
[0026]所述立式悬臂架包括纵向悬臂架、横向悬臂架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纵向悬臂架的顶部用于驱动所述横向悬臂架进行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运动;
[0027]所述数控操作面板设于所述横向悬臂架的端部,用于控制所述横向悬臂架的移动位置以及所述焊接电源的工艺参数调整;
[0028]所述埋弧焊接机头包括焊枪、埋弧焊剂输送装置以及送丝装置,固定在所述横向悬臂架的端部位置;
[0029]所述焊接小车包括小车本体、小车驱动组件以及辅助托架,所述小车本体内设有小车驱动组件,小车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并控制小车独立行走,所述辅助托架用于搭载和固定所述双相不锈钢复合板;
[0030]所述焊接平台上设有供所述焊接小车行走的导轨。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0032]1、本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焊接时先焊接基层再直接焊接不锈钢覆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首先对基层以及覆层的过渡区域进行焊接,接着进行基层焊接,清根处理后再一次进对过渡区域内已清根处理的区域进行焊接,采用过渡区域过渡可减少基层对覆层的稀释,保证覆层的耐腐蚀性能。
[0033]2、本专利技术对覆层以及过渡区域进行清根处理,保证了过渡区域的厚度,同时防止覆层及过渡区域的金属不在清根过程中出现渗碳现象,避免覆层因出现脆性相导致耐腐蚀
性能下降。
[0034]3、本专利技术中的坡口钝边厚度与不锈钢覆层的厚度相等,可以保证过渡区域位于基层和覆层之间,使其不因焊接过程中因基层焊缝或过渡区域焊缝厚度过厚,导致覆层余高过高或覆层厚度不足。
[0035]4、本专利技术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基层焊接预设道数,热输入控制在15kJ/cm以下,可以确保焊接接头弯曲性能,避免弯曲过程中出现裂纹,同时可以避免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不因过热而出现相组成变化太大;接着采用埋弧焊接工艺对基层进行焊接,可大大提高焊接效率。
[0036]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埋弧焊接装置,与传统埋弧焊接装置相比,采用焊接小车搭载采用固定埋弧焊机头的形式,通过焊接小车搭载焊接试板,可以在完成焊接之后直接进入流水线的下一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V字型坡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基层以及覆层的过渡区域以及已清根处理的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准备双相不锈钢复合板,所述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包括基层以及覆层,所述基层为碳钢或合金钢材质,所述覆层为双相不锈钢材质,对基层进行机械加工出斜面以形成V字型坡口;步骤b、确定焊接区域,对待焊表面以及V字型坡口边缘两侧的预设范围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步骤c、对覆层进行组对并保持预设宽度的组对间隙,接着对基层以及覆层的过渡区域进行装配定位焊;步骤d、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所述基层以及覆层的过渡区域进行焊接;步骤e、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所述基层焊接预设道数,接着通过埋弧焊接装置采用埋弧焊接工艺对所述基层进行焊接;步骤f、将双相不锈钢复合板进行翻面,对覆层以及过渡区域进行清根处理,清根处理深度直至过渡区域表面以下预设范围内;步骤g、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过渡区域内已清根处理的区域进行焊接;步骤h、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覆层进行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覆层位于V字型坡口的底部,V字型坡口的夹角为60
°±5°
,坡口钝边的厚度与覆层的厚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采用砂轮机或钢丝刷对待焊表面以及V字型坡口边缘两侧的20mm范围内的表面油污及氧化皮进行清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组对间隙为1~2mm,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对基层以及覆层的过渡区域进行装配定位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清根处理采用砂轮机打磨深度直至过渡区域表面以下1mm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反向焊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步骤g以及步骤h中,焊条电弧焊工艺参数为:焊条直径为3.2mm,焊接电流90~110A,电弧电压20~24V,焊接速度为30~4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明张新明张寅徐艳红樊云博张景洲鲍亮亮蒋俊欧阳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