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装置及包括该便携式装置的发送/接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327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腕表10包含在一壳12内的计时机构和一介入部件14,该介入部件14包含一检测/报告在便携式终端1接收的信号的信号接收检测/报告装置50。当在便携式终端1有接收的信号时,各灯101a-101n根据一预定模式被启通/关断。一附加装置204由一包含有该信号接收检测/报告装置30的装置体205,和一在两相对端与装置体205相啮合的连接器206组成。(*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用户携带的便携式装置及包括该便携式装置的发送/接收系统。常规的便携式装置之一,例如,由出版的尚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31322/1984公开的腕表包括一表体,该表体具有通过弹簧杆被啮合至表带的两相对凹入端,一表带贯传过包含有一呼叫振动器的壳,该呼叫振动器通过振动告知用户在便携式电话上接收到一信号。因此,该壳和表带增大了壳区的厚度且导致整体厚度较大。这样,当一用户携带该腕表时,该腕表会干扰他人,妨碍他人的行为且壳会被损坏而使壳内的装置组发生误工作。在壳区中,与用户手腕接触的壳背相对于贯传过该壳的表带背而朝向用户手腕地被提升上去。这样,当表带被绷紧在用户的手腕上时,该壳背将按压用户的手腕以使用户产生不良好的感觉。表带被卷起且一端处的厚度比其它部分厚。尽管这些卷起的端部被插入有对应的弹簧杆,以使该壳不能接近于表体地被配置。这样,不能得到有表体和壳被形成为一单元的感觉的设计,对设计造成了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装置,其抑制了壳区厚度的增大并消除了当该装置被戴上时所给出的不良好的感觉,且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装置,其具有通用性、优异的固定性能和良好的佩戴感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由用户携带的包括一腕表体的便携式装置,其包括戴上装置,用于将该腕表体戴在用户身上;一介入部件,用于将该戴上装置与该腕表体相啮合;及设置在该介入部件中的功能实现装置,用于实现一预定的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提供有该介入部件以将该戴上装置与表体相啮合,只有该介入部件自身的厚度起到一些提升的作用。这样,由于该介入部件的提升所引起的问题被避免且在其它情况下用户手腕戴上该表时所引起的不良好的感觉也被避免。表体可接近于该介入部件地被配置而无任何限制,以便可提供给出表体和包括该装置的介入部件被形成为一单元的感觉的设计。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一其中设置有用于显示数据的显示单元的装置体的便携式装置,其包括戴上装置,用于将所述装置体戴在用户身上;及设置在所述戴上装置上的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用于根据该接收的外部信号报告用户有一接收到的外部信号。该装置体和戴上装置被配置在与用户接触的,用于将该装置体戴在和用户身上的同一平滑表面上(图2B)。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将该装置戴在用户手腕上时,该具有报告用户接收到一外部信号的功能的便携式装置在包含装置体和戴上部件的区域中不会给用户造成不良好的感觉。附图说明图1说明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无线电话系统的整个组成;图2A为该系统中所用的一腕表的透视图;图2B为该腕表的前视图;图3为该无线电话系统中基于TDMA基础的下行基站信号CS和上行电话信号PS的接收和发送的时间图;图4A为一信号接收检测装置的方框图;图4B为一表侧电路的方框图5为由信号接收检测/报告装置执行的信号接收检测过程的流程图;图6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无线电话系统的整个组成;图7A为图6的电话系统中所用的信号接收检测装置的方框图;图7B为图6的电话系统中所用的信号接收报告装置的方框图;图8说明了一ID码输入单元的组成;图9说明了一ID存储器的组成;图10说明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一无线电话系统的整个组成;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所用的导航装置的方框图;图12A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腕表的透视图;图12B为图12A的腕表的后视图;图13A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腕表的透视图;图13B为图13A的腕表的后视图;图14A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腕表的透视图;图14B为图14A的腕表的前视图;图15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例的信号接收报告装置的方框图;图16为控制图15的实施例的报告装置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7A和B各示出了图16的装置的灯的配置;图18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九实施例的信号接收检测装置的方框图;图18B为该第九实施例的信号接收报告装置的方框图;图19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实施例的信号接收报告装置的方框图;图20为用于控制图9的报告装置的过程的流程图;图21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信号接收检测装置的方框图22为该信号接收检测装置的装置体的平面视图;图23为用于控制图22的信号接收检测装置的过程的流程图;图24A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包括一附加装置的腕表的前视图;图24B为图24A的腕表的侧视图;图25为图24A的腕表的附加装置的下壳的底视图;图26为该下壳的平面视图;图27为以图26中的箭头A的方向看到的该下壳的侧视图;图28为以图26中的箭头B的方向看到的该下壳的侧视图;图29为沿图26的线X1-X1截取的截面视图;图30为沿图26的线X2-X2截取的截面视图;图31为图24A的附加装置的上壳的平面视图;图32为该上壳的底视图;图33为以图32中的箭头C的方向看到的该上壳的侧视图;图34为以图31中的箭头D的方向看到的上壳1的侧视图;图35为沿图31的线X3-X3截取的截面视图;图36为沿图32的线X4-X4截取的截面视图;图37为一连接器的平面视图;图38为以图37中的箭头E的方向看到的该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9为以图38中的箭头F的方向看到的该连接器的侧视图;图40为该连接器附连至的一下壳的平面视图;图41为沿对应于图26的线X1-X1的一线截取的组合的上和下壳的截面视图;图42为沿对应于图26的线X2-X2的一线截取的组合的上和下壳的截面视图;图43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实施例的附加装置的壳的平面视图44为沿图43的线X5-X5截取的截面视图;图45为沿图43的线X6-X6截取的截面视图;图46为以箭头G的方向看到的图43的壳的侧视图;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无线电话系统的整个组成。在图1中,参考数字1表示一个人电话;10表示一腕表;50表示一设置在该腕表10上的信号到达检测/报告装置;及40表示一发送下行信号CS给个人电话1并接收来自个人电话1的一上行信号PS以中继通信的无线基站。如图2A中所示,腕表10包括一表体11,表体11的壳12包含有一例如为计时器的表侧电路320。壳12在其上表面上有一显示窗12a,壳12的两相对侧分别在其背表面附近具有通过一表带13和一介入部件14被啮合的对应的凹入端12b和12c。介入部件14采用一空心的不规则四边形,具有一平滑的背表面且具有与表体11基本相同的厚度。该介入部件14具有两相对侧14a和14b,一凸出啮合端14c和另一表带15自该两相对侧14a和14b的下部延伸出来。该介入部件14在其另一侧上具有一槽14d。另一表带15通过介入部件14的凸出啮合端14c在壳12的凹入端12c被啮合。信号接收检测/报告装置50被配置在介入部件14中,带有通过槽14d向外伸出的一通/断开关39。如图2B所示,各元件,也就是,腕表10的表带13、壳12、介入部件14和表带15被配置在同一表面上以使当腕表10戴在用户的手腕上时,与用户的手腕贴紧。又如图2B所示,一场致发光(EL)元件321和一液晶显示(LCD)322被置放在表侧电路320上。壳12具有一伸出端子323,该伸出端子323与介入部件14的端子141相接触。当个人电话1相隔预定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用户携带的包括有腕表体(10)的便携式装置(腕表10,70,80),包括:戴上装置(表带13,15,72),用于将该腕表体戴在用户身上;一介入部件(14,71),用于将所述戴上装置与该腕表体相啮合;及功能实现装置(信号接收 报告装置50,30;电子装置100),设置在所述介入部件中,用于实现一预定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嘉则铃木胜男伊藤修东海林芳一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山形卡西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